当前位置:主页>洞箫>洞箫百科>

尺八曲竹魂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0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尺八,竹制,外切口,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

  隋代和唐,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圭、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还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八支唐式尺八。其中一只竹制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

  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并经由当时日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复杂,音色独特而有古味。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宋代以后,随着汉文化的断层,来自民间的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雅乐的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已不见这种古代的乐器了。现在中国流传的竖制竹吹管乐器有箫、南音洞箫(南箫)、广东洞箫等。其与尺八主要区别为箫和广东洞箫等为内挖u型吹口,常封顶盖;南音洞箫(南箫)为内挖v型吹口,不封顶盖。而尺八的吹口是半月型外切吹口。箫与南箫,吹口都与尺八有明显的区别。尺八与箫的开孔也不同,以一尺八寸管尺八为例,其筒音为D,各孔音高为F、G、A、C、D。另外尺八与箫在内径、音色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别。

  随着国际上尺八的流行,以及日本尺八界到中国的寻根,各式尺八逐渐传回中国。

  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融入日本本土。据记载尺八是南北朝末年至唐初(公元581——618年),相当于日本的奈良时代作为演奏唐代的雅乐的乐器而由中国传去的。从隋高祖开皇20年(600年)起,日本圣德太子之时,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往中国,尺八和许多诸如龙笛等中国乐器东传日本。至今日本正仓院还保存有唐制尺八多种。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六孔,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如今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则是镰仓时代(南宋诏熙二年至元朝至顺元年)由日本普化宗的禅宗和尚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禅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习吹奏尺八,回国带回尺八及《虚铃》和《虚空》等尺八曲。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技艺,将尺八吹奏融入修禅,称为吹禅。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传于民间。日本现代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的,一般多为3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有不同的长度尺寸,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常与筝和三味线合奏,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风琴等合作。日本现代尺八改进了内径的变化,使音色更加完美,符合音律。

  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还仍旧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如今,现代尺八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尺八虽起源于中国,但从南宋以后一直被日本人传承和发展,20世纪以后,也是通过日本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在它的故乡中国,已经几乎被遗忘了,国际研究领域也习惯性的把尺八称为"shakuhachi"(日语“尺八”音译),把尺八归为日本的民族乐器。

  2008年7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世界尺八大会上,中国苏州的尺八艺人张听(频伽三昧)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出席了大会,并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选手中获得世界青年尺八大赛总决赛第四名。从此现代国际尺八舞台上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尺八是箫的前身,以竹根制作,中通无底,管体一尺八寸,歌口为外切半月形,正面开四个按孔,背面开一个按孔。尺八的制作非常复杂。需选择较粗,竹纤维紧密,内壁较厚的竹材,因桂竹较适合,因此90%的尺八皆选桂竹(日本称真竹)为材料。

  竹材目挑选也非常有讲究,因歌口必须在竹节上,切各个孔必须在距离竹节特定距离,所以,选用制作尺八的竹材节距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加上一般尺八必须带根部,一片竹林中仅有一两只适合制作尺八。所以尺八的价格也因此增加不少。对于节距离要求,除歌口必须在竹节之外,其他距离为美观要求,并非必须。

  尺八的歌口为外切,而箫为内切,这是箫和尺八的区别之一,购买时请注意。唐代没有内切歌口。歌口切法的不同会造成吹奏技巧的天壤之别。

  竹材挖掘之后经过一定处理,必须存放3年以上,才可以制作尺八。粗胚做好之后,现代尺八需要根据竹材条件进行内壁的填充,以实现内壁达到设计要求的曲线。这个过程是制作尺八的最难之处,由于全部过程为手工完成,在狭小的空间内,用锉刀磨具之类的工具作出完全符合图纸上的曲线是非常需要经验的,好的曲线能让尺八音色更加完美。也会更加好吹。国际上常用的填充材料为生漆+砥石粉的混合物。当然,也有用塑胶作为内壁的新方法。外表需要用古老的生漆做一层薄薄的保护层。而内壁则需要用黑色,或者朱红生漆做保护。

  尺八的声音可高可低。音色可震耳欲聋,也可细腻如丝。这就要求吹奏者有相当的把握能力。尺八的外切口歌口使得尺八与箫相比增加了沉浮技巧(通过抬头低头使得气流角度的改变产生的音高和音色也会改变)。

  古典尺八由于只有5个孔。使得有部分音必须配合沉浮才可吹出。所以沉浮是尺八的最大魅力之一。也是考证尺八演奏者水平的重要指标。

尺八曲竹魂介绍

  尺八可分为唐尺八、地无尺八,一节切尺八和现代尺八四种。一、唐尺八 外切式吹口,六孔,并可根据需要选择凤眼的有无。指法与洞箫同,并且跟洞箫一样用调区分不同长度,常用的唐尺八有G调、F调、E调。对于习惯六孔与八孔指法的朋友,只需要熟悉尺八的外切式吹口,就可非常方便的吹奏乐曲了。二、地无尺八 外切式吹口,五孔,前四后一,无凤眼。地无尺八一般用于古典流派本曲独奏,因此既可要求绝对音准,也可只要求相对音准。常用的为一尺八寸,也可随意取一段竹管进行制作,不必刻意要求长度。古管的制作方法,较现代管更加简单,古管的孔距为平均距离,内壁不做修正,所以地无尺八没有音准可言,却靠人为通过沉浮修正音高。

  三、一节切尺八 外切式吹口,五孔,一节切尺八是虚无僧在古管尺八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只有统一长度。(右图为一节切尺八)四、现代尺八 也称现代管、补土管。外切式吹口,五孔,现代尺八是在宋尺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尺八要求绝对的音准,并对音色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对制作的要求非常高。现代尺八必须对竹管的内腔进行一种被称为“补土调律”的工艺制作(补土管这一名称由此而来),也就是人为的对尺八的内径曲线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尺八的性能达到最佳。

  尺八的歌口部分有牛角镶嵌,由于尺八的歌口为外切口,不同于箫,尺八的尖锐部分为竹肉最软部分,而箫由于是内切口,所以最尖锐部分为坚硬的表皮。因此尺八的歌口非常容易碰坏以及被虫蛀而造成整只尺八报废。古代人为了保护歌口,选用牛角镶嵌在歌口上,既是是碰坏了也可以更换。歌口镶嵌对尺八音色有一定的影响。所选材料有一定考究。

  牛角:音色较温润,是目前最常用的镶嵌材料。

  象牙:高档尺八会选用象牙作为镶嵌材料,音色较硬朗。清脆。

  塑料:音色介于牛角和象牙之间。有逐步取代牛角的趋势。

  古代尺八:明暗流,普化宗的尺八歌口镶嵌一般为倒扇形。

  琴古流:类似倒扇形,形状为倒三角(右图为琴古流镶嵌)、

  都山流:为半圆形。也是保护歌口面积最大,最科学的一种。

  现代尺八通行为五孔,国际上教学、比赛皆为五孔。现代一些尺八制作家也在探索基于五孔尺八的多孔尺八,有七孔、九孔等,都是在五孔基础上加开小孔实现的。民谣和演歌演奏家通常会选用七孔尺八。九孔尺八很少用。五孔尺八,通过掌握相应的技术,可以很容易吹出所有半音阶,演奏所有曲调的音乐,而且能够表现出多孔尺八所不具备的效果。音高与尺寸 现将音高与尺寸列出方便大家了解:

  尺寸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18为1尺8寸)

  音高Bb A Ab G Gb F E Eb D Db C B Bb A Ab G Gb F E Eb D Db C

  与箫最大不同之处 与箫最大不同之处,不单单在孔距,孔数,吹口结构。

  现代尺八对内径曲线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计算科学的完美的共鸣结构。这使得尺八音色更加清脆,明亮并且细腻。

  尺八自唐代传至日本,融入日本本土的尺八,最先是以佛教法器为传播途径。所以,尺八的音乐是和佛教密不可分的。

  日本尺八流派众多,而其源头为“普化宗尺八”。逐渐出现“明暗流”这样的大分支。江户时期,随着普化宗,虚无僧的废除,尺八逐渐走向老百姓。不是僧人也可以学习尺八了。在贵族中逐渐形成了以黑泽琴古为代表的“琴古流”。

  “琴古流”是古典尺八与宫廷音乐的结合产物。其特点为华丽,抑扬顿挫。类似中国的工笔画。近代,随着西方音乐流入东方。产生了以中尾都山为的“都山流”,其特点是吸纳了西方乐器科学的演奏方法,保留了古典尺八的特色。多为演奏民谣和现代音乐。

  随着尺八曲目的不断增多,为便于学习以及区分各个流派的特点。不同流派也会选用自己的曲目作为“本曲”。不同流派不可学习其他流派的曲目。而现代这样的门派界限已经淡薄了。

  在中世时期,主要是筝曲和地歌的曲目改编而来,多与筝和地歌的三味线合奏,成为三曲合奏。之后产生了专门为尺八创作的曲目,成为“本曲”。除了独奏,还有二重奏等多种形式。

  日本尺八最根本的三首曲目:《虚铃》,《虚空》,《雾海篪》(“篪”读chí)

  古典本曲:《鹿之远音》,《鹤之巢笼》,《铃慕》,《一二三钵返》,等

  琴古流:共38首本曲,代表曲目为《鹿之远音》,《巢鹤铃慕》,《六段》等

  都山流:大多为民谣,只有一首古曲为《鹤之巢笼》,其他为《岩清水》,《残月》等

  现代音乐:《远音》(Newages),《侍 something bright》(Rock+POP),《幸魂》、《樱花樱花》(舞曲),《东风》(JPOP)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尺八成了三岛的花草。

  (为什么霓虹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海西人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卞之琳是一个沉思人生哲理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深刻历史意识的诗人,他既注重从广泛的人生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予诗作以普遍性的哲理象征意蕴,同时也把触角伸向复杂深广的文化历史现象,力图透视股金中外文化历史现象的发展流变、兴衰更替的轨迹及其难以言说的规律和复杂的多重因果关系,从而使他的诗作也富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关于这后一点,《尺八》一诗比较典型。《尺八》一诗作于1935年,曾被人誉为卞之琳成熟期的最佳作。所谓“尺八”是一种古管乐器,亦称“萧管”,相传产于印度,至迟在隋唐间已传入中国,唐时有吕才定制为一尺八寸,故有是名。成为汉民族一种常见的乐器。但到宋以后已失传不用,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如今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可以说,一枝小小的尺八象征性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机运的流转与兴替。1935年春,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军事入侵之际,卞之琳因事客居日本。五月的一个夜里,他听到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古代乐器尺八吹奏出犹有唐音遗韵的曲调,感到这“单纯的尺八像一条钥匙”,无意中为自己“开启了一个忘却的故乡”。有仿佛是一个文化的“象征”物,一面“历史的风尘满面的镜子”(卞之琳《沧桑集·尺八夜》)引起作者对人类文化流传变迁和个民族盛衰兴替的深深思索,不久,遂构思创作了《尺八》这首具有深刻历史意识和广泛象征意蕴的抒情诗。

  由于卞之琳一贯精练简约,重含蓄暗示,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风格,加上作者在这首诗里又使用了现代派诗的主体分层、多声音合唱以及省略跳跃等技巧,因此《尺八》是比较艰深的。但其情理结构仍然有迹可循。作者在1936年写的《尺八夜》曾追忆了他旅日经历与构思创作此诗的经过,其中就谈到,他觉得尺八像一条“钥匙”、“镜子”、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而他创作《尺八》,就是“设想一个中土人在三岛夜听尺八,而想到多少年前一个三岛客在长安市夜闻尺八而动乡思,像自鉴于历史的风尘满面的镜子”,因此,诗“虽然名为《尺八》而意不在咏物”,而是别有寄托,借写尺八传达一种“历史意识”(《沧桑集·尺八夜》)。我们参考历史事实,时代背景和卞之琳的自述,再来读《尺八》,则诗的内在情理结构就比较明朗化了。大致说来,《尺八》一诗的情理结构线索是这样的:“海西客”——一个现代中国人(有卞之琳的影子)从日本之西的中国乘坐一艘日本船“长安丸”来到日本东京,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重之日,因此海西客在日本夜半听到“尺八”,不仅起了乡愁,而且引起了更为深沉复杂的思绪,而“长安丸”这个以中国古都命名的日本船名也激发了他的想象。于是他不禁更深一步追溯起尺八的起源于流播史(尺八的流传史又关联着文化的得失与民族机运的兴衰),脑子里遂涌现了一幅这样的历史画面:大概在大唐盛世,当时汉民族文化昌盛、国事强大之时,尺八这种异域乐器已在中土生根开花。当时有一个来自番邦日本的“番客”,在中国都城长安孤馆寄居,既仰慕泱泱大唐帝国文化的发达,又伤感于自己祖国的落后。当他听了雁声,动了乡愁时,幸得临家的尺八声给了他慰藉。第二天遂在繁华的长安市里寻访一支尺八,——这是对文明古国发达文化的学习与追求的象征性表现,并且终于在一艘三桅船东渡回国时把尺八带回到三岛落户。海西客回溯追想起这一幕,再想到千余年后的几天,自己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汉唐苗裔,在日本东京看到在自己祖国已失传的古代文化却“健全地活在异域”,而且也看到昔日落后的“番邦”,如今却崛起成为近代化了的强国,“现在他们的世界,不管中如何干,外总是强……比较上总算是一个升平的世界,至少是一个有精神的世界”(《沧桑集·尺八夜》),而回观一向以文明古国自居的祖国却落后了,文化失落了,人民麻木不自觉。(括号中的两行诗隐约暗示了海西客曾在日本现代都市的霓虹灯间寻觅尺八,也就是寻觅已失传的民族文化,这一层被作者省略了。)

  于是,抚今追昔,历史与显示相联系相对照,遂使海西客心底如昔日的番客一样涌起了“不如归去”的呼声(不过其中感慨应有不同),并进一步引起他深沉的历史衰痛与历史沉思:既悲哀于祖国的落后与民族文化的流传失落,更悲哀于国人对于落后与危机的麻木与不自觉,所以诗人才有“海西客想带回去失去的悲哀吗”的反问,以反问来启发人们思考如何继承民族文化,振兴古老祖国的问题。这就是《尺八》一诗的情理结构线索。当然,《尺八》一诗的内在意蕴不限于此,而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既有古国乡邦之思,也有怀古念远之情,即暗叹于日本民族的善于学习不断上进,又悲哀于民族文化的失落与祖国的衰微,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民觉醒起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振兴祖国机运的热望,恐怕还暗喻有对各民族相互学习、促进、和平相处的前景的思索,这样,从纵的层次上,有怀古、写今和对未来的暗示,从横的层次上,又有文化、历史、风土、心理等各个层面。这些不同层面都被作者以“尺八”为辐射核心或联系线索交织叠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从更高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尺八》具体而又象征性地凝聚了诗人对人类文明流转变迁和各民族机运盛衰的深沉思索,在扩大的时空上寄托了诗人对人类未来的潜在希望,这正是卞之琳历史沉思的深刻与博大之处。因为真正的“历史意识虽不必的死骨的迷恋”,也不能单纯地“只看前方”(《沧桑集·尺八夜》),亦不能局限于一个国度一个民族,而应是辨证地广阔地透视古往今来,环顾中外四海,才能达到。由《尺八》可以看出作者真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或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自不待说,而在艺术表现上他又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啊。

相关文章 推荐

洞箫乐曲【茉莉花】简谱
人气:138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茉莉花】简谱
箫谱《月满西楼》影视歌曲
人气:513
洞箫曲谱
箫谱《月满西楼》影视歌曲
洞箫乐曲【橘颂】简谱
人气:152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橘颂】简谱
洞箫乐曲【蜗牛】简谱
人气:202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蜗牛】简谱
洞箫乐谱【神话】简谱
人气:339
洞箫曲谱
洞箫乐谱【神话】简谱
洞箫乐曲【大江东去】简谱
人气:353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大江东去】简谱
洞箫乐曲【如果再回到从前】简谱
人气:268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如果再回到从前】简谱
《如是清静》箫友常吹曲目
人气:116
洞箫曲谱
《如是清静》箫友常吹曲目
箫谱《平湖秋月》独奏曲目
人气:261
洞箫曲谱
箫谱《平湖秋月》独奏曲目
王次恒洞箫教学《滑音训练》视频
人气:155
洞箫视频教学
王次恒洞箫教学《滑音训练》视频
洞箫乐曲【孟姜女】简谱
人气:262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孟姜女】简谱
洞箫十大名曲推荐
人气:317
洞箫曲谱
洞箫十大名曲推荐

大家都在看

琴曲歌辞

琴曲歌辞

【琴曲歌辞白雪歌】贯休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 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斯言如或忘,...

洞箫百科 156 阅读

陈正生谈律管和吹律方法

陈正生谈律管和吹律方法

音律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科学。音律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涉及律制的生律方法,同时还涉及黄钟等十二律的绝对音高,这以《虞书》同律度量衡的记载为证。同律度量衡虽然...

洞箫百科 198 阅读

几个练箫坏习惯,任意一条就足以让你学箫之路变得崎岖难行.....

几个练箫坏习惯,任意一条就足以让你学箫之路变得崎岖难行.....

练箫过程中,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不察觉或不了解而形成一些坏习惯。这些习惯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练箫效率,甚至因此而造成学习无法再进一步,从而造成半途而废。 今天,小编总结了练箫...

洞箫百科 139 阅读

竹子存储多久可以用来做箫?

竹子存储多久可以用来做箫?

竹子阴干多久可以用来做箫? 编者按: 不少箫友在后台留言,询问我们有关于洞箫的问题,其中有一些关于洞箫制作的问题,为此我们新增一个专栏系列文章,由著名洞箫制作人贺兰原老师来...

洞箫百科 163 阅读

洞箫的平行管和曲线管之争

洞箫的平行管和曲线管之争

这个话题前段时间,一度被人提起以及讨论,还有不少箫友分享了很多视频和文章,想问问我的观点,因为年底很忙很忙,一直没有时间,小编一直催我大概说一说。今天晚上饭食有点油腻,...

洞箫百科 254 阅读

详解洞箫选材及整完整的制作过程

详解洞箫选材及整完整的制作过程

采竹:适合造洞箫的竹材范围甚广,常用的竹种有桂竹,石竹,孟宗竹,四方竹,紫竹,白竹,玉屏竹等等。好的竹子生长在气温较冷及贫瘠的山区,肥沃多水的地方生长的竹子因不够坚硬,...

洞箫百科 149 阅读

品萧的艺术

品萧的艺术

一、清虚与淡远--箫性 我国古代文化,无一不受道家的影响,清虚淡远正是道家所推祟的最高精神境界。照字面上理解,清是清静无为的意思,虚是虚无缥缈,具有一定的浪漫想...

洞箫百科 164 阅读

笛和箫有什么不同?

笛和箫有什么不同?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篪、籥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也...

洞箫百科 103 阅读

箫的起源与发展

箫的起源与发展

相传为舜所造。竖吹。现今所称箫,指单管箫。 唐代以前指多管箫,即排箫。 单管箫的管体一般呈圆柱形,通常有68个侧指孔,吹奏时,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箫...

洞箫百科 4026 阅读

浅谈中国洞箫的学习与练习丨习箫干货分享

浅谈中国洞箫的学习与练习丨习箫干货分享

一、学习中国洞箫在不同阶段应确立的观念 1、入门时确立坚持学习的观念:入门时都有很多困惑,很多不解的问题,困惑的是什么是优美的音色?什么时候能吹一首曲子?我吹的对不对?这些...

洞箫百科 105 阅读

你是一个合格的箫者吗?

你是一个合格的箫者吗?

不管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正确的方法和是让人更加有序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作为一个箫者,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规则,需要注意一...

洞箫百科 73 阅读

品箫的艺术

品箫的艺术

一、清虚与淡远--箫性 我国古代文化,无一不受道家的影响,清虚淡远正是道家所推祟的最高精神境界。照字面上理解,清是清静无为的意思,虚是虚无缥缈,具有一定的浪漫想...

洞箫百科 126 阅读

品萧的艺术

品萧的艺术

一、清虚与淡远--箫性 我国古代文化,无一不受道家的影响,清虚淡远正是道家所推祟的最高精神境界。照字面上理解,清是清静无为的意思,虚是虚无缥缈,具有一定的浪漫想...

洞箫百科 123 阅读

学箫心得分享

学箫心得分享

自2022年12月份自学洞箫至今,已快五个月了。 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每天练习时长都在两小时以上,所以吹箫已经成为了目前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只是练箫,还要花不少时间在网上看...

洞箫百科 198 阅读

教你DIY一支属于自己的洞箫

教你DIY一支属于自己的洞箫

有不少箫友,有自己动手的兴趣和愿望,想要自己动手做一支洞箫,觉着十分有意义,也很有意思。有时候,时间充裕,精力够的情况下,我也会在一些机构举办DIY洞箫的活动课,但是都是人...

洞箫百科 7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