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刘诗昆赞成强迫学琴。以下是刘诗昆所说:
学习钢琴并不像我们想想的那样,只要孩子的乐感好就可以了 其实,学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坚持学下去的,学了一段不愿学是正常的。我个人观点——孩子不愿意学,也得让他学。因为学琴从来都不是娱乐、消遣或游戏。我要对学琴孩子的家长说:学琴是学业,就像孩子去上学、去完成作业一样。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没兴趣就学不好琴,不如不学。我对家长说:别问孩子,问自己!儿童的心理特征,自然是“来得容易去得快”,他们的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尤其对玩感兴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厌了。此时家长就应该认真对待,家长不管,孩子就学不好。还有的家长觉得弹琴就是文娱活动,培养高雅的情趣,是闲着没事时候的消遣。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也不会坚持督促孩子学琴。如果孩子对写作业没有兴趣怎么办?家长一定不会说“不想写就别写了”,大家会想尽方法让孩子完成作业,而且完成的质量还要好。在这些方面,家长的办法是很多的,拿出同样的办法来对待孩子的学琴,就没有难题了。
由于年龄问题,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因此我说不愿意弹琴的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家长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孩子就能学得好;相反,家长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学习,就无法保证了。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没兴趣的孩子不比有兴趣的孩子学得差,有兴趣的孩子也不比没兴趣的孩子学得好,关键是用在学琴上的时间。或者干脆这样说,哭着练和笑着练,练出的效果没多大分别。所以我对家长说,要用鼓励、引导、奖励,适当加入威严、强制的手段,让孩子学下去。 “没兴趣学不好”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项学业,没兴趣就不可能学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千万别把弹琴当作享受。弹琴就像在车间里干活,是一项既艰苦,又枯燥、乏味、苦闷的工作,与其看到孩子半途而废,莫如事先看清楚这一点,并有足够的信心(不是指孩子,而是指家长),不断督促孩子学成。 弹琴又像是拍电影,坐在电影院里欣赏电影,自然是赏心悦目的事情,然而拍电影的过程又是极度乏味甚至痛苦的。因此家长在孩子不愿意学的时候,“也得让他学”。
(乙)刘诗昆不喜欢钢琴
刘诗昆曾经对媒体说过:“ 我当初学习钢琴就是被父母强制着去的。”刘诗昆回首当年的学琴道路,“任何时候都没有觉得轻松、愉快、享受、消遣”,所谓成果是对社会、对他人而言的。出了名之后,如果问他愿不愿意演出,他的回答是“愿意”,但那是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从一个音乐工作者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的角度,而不是从“兴趣”的角度。以下是另一次接受采访:记者:您对钢琴有兴趣吗?刘诗昆:我对钢琴没有兴趣,到现在也没有兴趣。有兴趣的人未必能成为一名钢琴家,尤其是从事文艺的人,不应只讲兴趣,但欣赏、观赏文化则需要兴趣。记者:如果不是兴趣,那究竟是什么促使你把钢琴当作你的终身职业?刘诗昆:小时候受了这样的教育,学着学着就成了终身职业,没有什么特别因素促使。其实不是每一个学琴的孩子都要成为钢琴家,现在全国90%的琴童学琴都只是把它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已。我认为,成功与否与兴趣没有太大关系,天赋、教育、机会机遇等可能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受到刘诗昆的影响,从而强迫孩子练琴。如果孩子有刘诗昆那样的天赋,可以象刘诗昆一样成名成家,那么不妨立即按刘诗昆的指示办。这种巨大成功带来的巨大满足感是常人无法体验的,牺牲童年的快乐绝对是值得的!如果这孩子并没有刘诗昆那样的天赋,却象刘诗昆那样学琴,那就悲剧了!如果象刘诗昆那样被强制学琴,无法取得刘诗昆那样的成就,却象刘诗昆那样不喜欢钢琴。您的孩子既然没有成名成家,就不需要象刘诗昆那样“为人民服务”,不需要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那这孩子岂不是根本不需要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