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法语: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是一首由著名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于1899年写作的钢琴独奏曲。 当时他在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加布里埃尔·福莱学习作曲。拉威尔也在1910年发表过名为 帕凡 的交响乐版本。该曲演奏时间通常在6-7分钟。
历史
拉威尔描述这首作品为“呼唤小公主灵魂的帕凡舞曲,也许在以前,她曾随着音乐在西班牙的庭落下舞蹈”。帕凡是一支缓慢的、在法庭上跳舞的游行舞曲,在16-17世纪的欧洲大陆曾广受欢迎。
这首很短的古风作品并不向任何历史上任何一位确切的公主致敬,但传达出对西班牙式传统和敏感的感念,这也是与拉威尔同时期作品中大量涌现的相同情感(最具标志性的,克劳德·德彪西,和艾萨克·阿尔班尼士)。 在他其他一些作品如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gnole)和波丽露中也能找到同样的东西。
拉威尔将这首帕凡献给了他的客人,波丽妮雅克夫人(Winnaretta Singer、Princesse de Polignac)。在1900年发布时,曲子仅仅引起很小的关注;直到西班牙钢琴家韦涅斯(Ricardo Viñes) 1902年4月5日的首次演出。 然后作品变得非常流行,虽然拉威尔认为,它“形式不好”,并过度地受到伊曼纽尔·查夫列尔的影响。
拉威尔试图将作品演奏得非常缓慢 – 比差不多任何其它现代的诠释都慢 - 据他的传记作者本杰明·伊夫里说。批评者 Emile Vuillermoz 抱怨说拉威尔演奏的这首作品“说不出有多慢”。 然而,作曲家并不为彻夜不休的批评所动。在查尔斯·乌尔蒙的表演结束后,拉威尔提醒他,曲子叫“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不是“献给公主的要死的帕凡舞曲”。当作曲兼指挥家玛挪亚·雷德特德斯科(Manoah Leide-Tedesco)问到怎样理解曲名“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拉威尔轻轻一笑,答道:“你以为?标题和内容没有一点关系,我只是喜欢这几个词,恰好放在这。就是这样。”
赏析
【拉威尔:死公主的孔雀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年轻时的拉威尔,在一次欣赏罗浮宫美术馆时,被一位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凯斯所画的年轻公主肖像所深深吸引,遂而引发灵感,写下了《死公主的孔雀舞曲》。
本曲在1899年以钢琴曲形式创作,当时拉威尔还是巴黎音乐院的学生,个人风格并未突显,还留有德布西(C. Debussy)、夏布里耶(A. Chabrier)、马斯奈(J. Massenet)等前期法国音乐家的影子。而德布西之后也知道自身在写作该曲时并未到成熟之时,他承认这首旋律凄美的《死公主的孔雀舞曲》深受夏布里耶的影响,形式上不甚完备。然而,这首在高雅的气氛中带着淡淡忧伤的乐曲,却也在首演之后备受欢迎,成为上层阶级聚集的沙龙中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
1910年,年35岁的拉威尔,将这首曲子改编为管弦乐版本,魔术般的编曲手法,又为该乐曲注入一股更为丰富的生命。(文/陈良玑)
分析
《为已故公主写的帕凡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作于1899年,这首是拉威尔第二首正式出版的钢琴作品。这首钢琴小品虽然精致简洁,却蕴藏了拉威尔最迷人的音乐语言魅力和他标志性的高贵而感性音乐情感 特征。虽然当时成为了最常被演奏的钢琴作品,拉威尔对钢琴独奏原作不是很满意,1910年出版了这首作品的交响乐版本,成为了与《Bolero》一样享誉 至今的经典交响作品。
帕凡舞曲源自欧洲16、17世纪的慢二拍子宫廷舞曲。而曲名中“已故”或“死去”中的字眼并非字面所指。拉威尔表示过他只是认为法文中“死去”这个发音与 帕凡舞曲的发音非常押韵。不过据说拉威尔是因为受到西班牙画家Veláasquez所描绘的小公主肖像所启发,仿佛看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优雅的小公主 在缓缓地跳着高贵的帕凡舞步的美丽画面。因此这首作品并不是为了悼念某夭折公主,而是表达一种对往事怀旧的伤感情怀。
这首作品一共有两个主要旋律,乐曲结构接近ABACA的安排,当中B段和C段是采用了同一个旋律乐思变化出来的两段和声色彩、织体截然不同的段落。第一主 题旋律出现在三次A段落,歌声庄重高雅而透着淡淡孤寂,表现出远古宫廷气氛。另一个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在B段落时表达出无限的哀伤和忧愁,却不失纯真典雅 的气质。这个乐思动机在C段出现时变化多端,丰富的和声变化与鲜明的强弱对比把作品的感情张力高涨到顶点。
对于当时各种单调地为了表现作品中的“怀旧伤感”而速度过慢的演奏版本,拉威尔曾经强调指出,“这是一首为死去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而不是一首献给公主的 已死帕凡舞曲》”(“Pavane for a Dead Princess, not a Dead Pavane for a Prin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