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由1956年成立的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和1965年并入的哈尔滨艺术学院音乐系发展而来的。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唐学咏、陈德义、张茂林、仇戴天、张权、马瑞图、于忠海、张季让、汪立三、刘施任、蒋祖馨、岳道琏、周柱铨、丁顺训、钱正钧、常肖梅、李兰宗、王孝芹、刘凯等人曾在这里执教,为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支持下,学院取得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2000余所高校中仅有的7所拥有音乐学博士点单位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拥有艺术类博士学位点和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院校。学院还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国家级(B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政府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高校重点专业”、“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群 ”。
目前,学院以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汪立三教授为名誉院长,音乐学家、博士生导师陶亚兵、郁正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有专任教师165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3人,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7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3%,他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和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常肖梅教授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方智诺教授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陶亚兵教授主持的“中国音乐史”教学团队获得省级精品课程,郁正民、马卫星教授主持的“音乐教育学”教学团队连续三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出版教材(含DVD、VCD教学光盘)57部。在学术研究方面,出版学术著作25部,发表学术与教学改革论文300余篇。博士生导师陶亚兵教授先后获得“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在艺术实践方面,青年教师刘臣副教授获得国家“文华声乐”一等奖; 师生先后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2次、银奖5次,国际音乐大赛奖项多次。同时,学院拥有的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军乐团、长笛乐团、舞蹈团、话剧团长期活跃在各类大型活动中,并以专场形式参加历届由文化部主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还与俄罗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以及世界著名音乐家同台演出十余场次;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外音乐学院保持长期的学术和艺术交流;举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4次。
学院设有艺术学、音乐教育、声乐歌剧、民族声乐、管弦、民乐、键盘、舞蹈与戏剧8个专业系,涵盖音乐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3个学科、5个专业、22个方向;设有博士、硕士、学士和中学、小学5个办学层次,在校本科生1816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17人,专业硕士研究生(艺术、教育、农村教育、高校教师)37人,博士研究生12人。
学院还设有2个研究所:“音乐研究所”、“艺术研究所”和7个研究中心:“中俄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基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东北抗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心理治疗中心”、“长笛艺术中心”、“东北民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