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百科>

浅谈诸城派传承及其演奏风格/刘赤城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04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浅谈诸城派传承及其演奏风格

  刘赤城

  诸城古琴的渊源及两大体系

  “诸城琴派”是我国近代琴坛上一支融古开今,别具一格的古琴艺术流派。“诸城琴派”是指流传于山东诸城地区的古琴曲及其演奏风格。早在二十年代,它的独有曲操《关山月》、《秋风词》、《秋夜长》、《长门怨》等就已流行。

  《梅庵琴谱》是“诸城琴派”现存体系较完整的谱本之一,其中所刊十四曲均系“诸城派”琴曲。

  诸城古琴的祖先系出于“虞山”与“金陵”两派。约在十九世纪初,当时有王溥长和王雩门二人。

  王溥长,字既甫(1807——1886),琴宗虞山派。风格清微淡远。所传十五曲辑为《桐荫山琴谱》(未出版)。

  王雩门,字冷泉(1807——1877),琴宗金陵派。风格绮丽缠绵。所传十八曲辑为:《琴谱正律》(未出版)。两派所辑琴谱有相同之曲,可能二人通过交流转抄的原因。

  诸城古琴由王溥长、王雩门二人分别传授下来。王溥长一支传授中的有王作祯、王露两人。

  王作祯,字心源(1842——1921),自幼从父王溥长学琴。因受过严格训练,琴艺超越其父。当时和金陵派的王雩门被称为“诸城二王”。

  王露,字心葵(1879——1921),受学于王作祯,并吸取各家之长,后曾留学日本学习音乐。由于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又加上勤学苦练,故在琴艺上达到高超的造诣。一时诸城琴坛将他和“诸城二王”并称“琅琊三王”。此时是诸城王姓琴家人才辈出,发展到顶峰时期,也是“诸城琴派”形成的萌芽阶段。1919年在章太炎的推荐下,王露被聘为北京大学古琴导师。詹澄秋为其得意门生。詹澄秋去世后,才逐渐衰落。金陵派王雩门中杰出琴家有王宾鲁。

  王宾鲁,字燕卿(1876——1921),山东诸城人,为王雩门唯一的弟子。他学琴于王雩门而青出于蓝。不仅琴艺深湛,而且大胆创新。在演奏技法上,可称为标新立异的革命者。主要有下列几点:

  1 琴谱注有节拍,可说自王宾鲁始,对琴曲节拍也是一个倡导者。当时琴家对记谱点拍不甚重视,认为弹琴要孤芳自赏,不需要一定的节拍,可以意为之。王宾鲁极力主张要有节拍,才能发挥每一琴曲的内容,传授时才能有一定准绳。所以在当时能数琴齐奏,仅先生一派而已。

  2 改订原谱,大胆运用轮指,这是王宾鲁一大突破。王不满于原谱节奏的呆板,在原谱上适当增加轮指,根据琴曲内容的需要,使乐曲表现更富有生气。如琴曲《平沙落雁》,是三百多年以来最为流行的一首名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发展为六段(或七段、八段)。全曲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始运用泛音演奏的引子曲调,以它舒缓的节奏和恬静清幽的气度,抒写秋高气爽,云程万里,天际开阔的大自然景色。王宾鲁在泛音引子的第五小节的强拍上加了一个轮指,落在重复乐句入慢的句尾上,这一轮指用得恰如其分,犹如画龙点睛,更显得音乐气疏味长。

  《平沙》一曲,是描摹物理之多、寡、聚、散、起、落、飞、鸣的意境,而王宾鲁使用轮指滑奏,便能传出一种天机自然、活泼生动的神情。抚弦动操,真有手挥目送的妙趣。但在轮指这个问题上,当时却遭到不少琴家的攻击指责,认为轮指类琵琶声,有失琴音之大雅。实际上,这是“崇雅排俗”阻碍古琴发展的保守思想。而王宾鲁一派之所以能为广大群众接受,就贵在雅俗共赏。轮指手法古谱早已有之,唐代琵琶与古琴在演奏技法上常相互渗透,关键在于运用上的恰如其分。王宾鲁对轮指的运用是根据不同琴曲的表现内容予以不同的处理。

  3 大胆吸取民歌及民间音乐之营养融化到琴曲之中,发展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山东地方音乐特色的琴曲,并根据琴曲的表现内容与风格特点,在演奏技法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就是王宾鲁独创一格的山东“诸城琴派”,或者说:更有代表性的“诸城派”。

  王宾鲁如何形成“诸城琴派”

  一、 宾鲁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幼年学琴阶段,接触的绝大多数是封建社会上层人物,家庭破落后,生活困难,一度在诸城与济南全靠教琴为生。随着经济情况的改变,他逐渐接近到一部分城市贫民,思想上有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琴当时的清规戒律,即改革古谱。在琴曲中大胆吸取民间音乐的素养,使古琴接近群众。他直接把民间小调改编为琴曲,如《关山月》、《秋夜长》以及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杨柳怨》等。在接近群众的过程中,他亲身体会到群众的音乐喜好,从而直接反映到他琴风上的逐步变革。

  二、 从诸城古琴的发展,可以看出,王溥长系的传人,到王作祯、王露为止。在琴技上确有很大提高和发展。但在思想上相对地说,仍比较守旧。因此,对古琴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局限于继承了虞山派的演奏风格。与王宾鲁后来所发展的具有山东民间音乐风味的古琴曲大不相同。足证当时“诸城二王”或“琅琊三王”之称,只是赞其琴艺高超,并不代表琴派。“诸城琴派”之形成,开创于王宾鲁,他同时也是该派的奠定者。

  《梅庵琴谱》的来历

  1911年在康有为的推荐下,王宾鲁被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古琴导师。所传弟子众多,其中徐卓(字立荪)为其入室弟子。徐立荪不但琴艺精妙,且于琴学之研究,古琴之制作,以及对音乐律学方面等都有成就。同门有邵大苏、孙宗彭等,皆为一时之秀。

  古琴大师王宾鲁,于1921年在金陵病故。生前所著《龙吟观琴谱》,欲修改未果,临没以是为恨。徐立荪为了继承遗愿,将其师遗作《龙吟观琴谱》残稿重加编订,易其名为《梅庵琴谱》。这本琴谱在国内外古琴界都很有影响。

  所谓“梅庵”: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校园,位北极阁下,六朝古松郁葱其中,即王宾鲁授琴之所,因以名谱。该谱所刊十四曲是王宾鲁亲手传授给徐立荪的。

  徐立荪为了振兴这一琴派,于一九二九年在南通建立了“梅庵琴社”。因此,“诸城派”之第三代弟子就传到南通。这一代弟子在当时都较全面地掌握了这一琴派的演奏技能并达到一定的功力。

  徐立荪于一九六九年逝世。他是我国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之一,亦是“诸城派”杰出的继承者和代表者。

  诸城派“梅庵琴曲”的演奏风格

  关于诸城派“梅庵琴曲”的风格特点,主要着重在演奏技巧上,形成特有的表现手法。概括地说,以音韵宽厚,奔放洒脱,雄健之中寓有绮丽缠绵之意,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的特点。此外,“梅庵琴曲”在演奏上除了它独具一格的山东地方音乐风格,更讲究气势和神韵,不单谨慎于传达音韵节奏,更重视于反映情意精神。有“初学知传声、再弹识传情、久练得其神”之精湛理论。而力求从音乐表现的角度出发。

  在指法处理上,主要服从琴曲的内容。如同一指法在不同的曲子上有不同的奏法。主要在于深入领会琴曲的内容,再通过灵活的弹奏而充分表现出来。现将诸城派“梅庵琴曲”在演奏风格上独有的表现手法和指法的运用,说明如下:

  (一) 左手吟法是就一定的徽位作上下短距离的急急摆动,上下不出四、五分,用力全在腕部灵活敏捷,以得匀实灵动之机为妙。摆动之多少服从于拍子时间,而摆动的幅度大小则服从于琴曲之内容。

  (二) 左手猱法则多就一定徽位之下方作较大的摆动,如猱穴之悲啼。摆动之幅度较吟稍大而缓,但不超过徽位,以求取音之准确,而摆动的次数则服从于拍子,多则两三摆动,少则仅一摆动,和退复相仿,但韵味确是猱法而不是退复。

  (三) 左手绰、注指法与各派概不相同,为诸城派独有之演奏手法。主要特点是绰注时下指带有回峰手势,如同书写颜体字的回峰笔法相似,以求取音之苍健老辣。诸城派之琴曲含有山东侉腔音调时常用此法。一般绰指起首是从下而上谓之“绰”。而本法起首是趁发声随音猛然先向下而急转向上绰至本位得声,但需动作反映敏捷如出一体,否则就断成两音。注指一般起首是由上而下谓之“注”。本法则与绰指相反而实同。此法虽动作极简单,但取音能恰到好处则极不容易。奏者需手腕功力深厚才能达到运用自如。

  (四) 左手之上下滑动取音最多不超过三至四次。因滑动在四次以上,弦之振动非常微弱,已失去实际演奏效果,徒增不必要的磨擦音,反有损琴韵。即就这一点来说,在古琴中是一个大胆革新的行动。因当时琴家多主张所谓弦外之音,而自鸣淡远,致使闻者莫测高深。古琴流传之不广,此实一大原因。王宾鲁则主张从实际出发,所以听他之琴者,能久听不倦。

  (五) 左手按弦多用肉音,尤其是大指多用节间肉音而很少用甲音。仅五徽以上者方用甲音。所以取音宽宏淳厚,雄浑苍润。五徽以上因音位较高,取音宜清脆明亮,所以必须用甲音。且音位较高,指甲磨擦之音无形消灭。

  (六) 右手指法取音既要刚劲有力又要灵发清越。手腕宜平,手指垂直,挑剔进退全用臂力,而加指力之灵活配合。位置以一徽与岳山之中点为主。音既清亮而按散皆宜。

  (七) 关于“伏”即罨下拍煞之法,不限常法,因目的在于分清节拍。不一定右手名、中、食三指一齐出弦伏下,而左右手皆可灵活运用。尤贵乎出之不觉,但又觉节奏分明,而无伏下之痕迹。此为梅庵指法独特之处。

  (八) 无论是左右手指法或两手配合运用,都要做到指到意随,出音果断如同斩钉截铁。以及取音要方中求圆、圆中取方等。皆是梅庵技法之精髓。

  (九) 操奏梅庵琴曲都以一气呵成为主。比较长的乐曲,也常用入慢之法,但还是一气呵成。甚至用必要的少息,都是为了更好的一气呵成。所以给人以结构严谨,琴韵饱满充实之感,使听者能精神集中而久听不倦。在弹奏者能手与指应,指与心应,一呼一吸皆与琴曲相吻合而得心应手,形神俱妙。

  总之,弹奏梅庵诸曲,无论是长曲短曲皆各有特色,需根据每一琴曲的具体内容而灵活发挥演奏上的表现手法。

  以上例举,仅是梅庵琴曲技法中的一部分,这些演奏技法是随着“诸城派”琴曲的形成而发展的。所以,“诸城派”独具一格的那种山东侉腔音调,也正是在琴曲中运用了它特有的演奏技巧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诸城派”与《梅庵琴谱》的发展史源,音乐体系,以及风格特点与表现手法,仅作了极其简略的介绍,远不能概括“诸城琴派”近百年来,在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富有文艺革新的独创精神和别开生面的创造性的经验。

相关文章 推荐

诸城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琴曲简介
人气:222
古琴百科
诸城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琴曲简介
诸城派古琴的起源
人气:215
古琴百科
诸城派古琴的起源
诸城派古琴介绍
人气:208
古琴百科
诸城派古琴介绍
诸城派古琴我哝简介
人气:86
古琴名家
诸城派古琴我哝简介

大家都在看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hǔshng 浒上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浒上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或单写 午 字。按弹得声少息,即上一位有音,速过别弦接弹,这一上的声音名曰浒。取音虽直而...

古琴教程 98 阅读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sǎn 散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散音的散字的减体式。 弹法:左手不按徽位,仅以右手个指弹弦,名为散音。下指不刚不柔,宜在岳山与一徽的中间着弦弹拨,得出中和的音声。...

古琴教程 67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 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 》 年 代: 明(1368-1644) 长 宽 厚: 长 126 宽(额 21,肩 22.5,尾 15)厚 5.5 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琴面呈小蛇腹间冰裂断纹,琴底为小蛇腹...

古琴赏析 86 阅读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du 逗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逗字的减字体式。 弹法:或减作 左按右弹,两指相斗出声,也就是迎按位上之声,注下按位,以当本位之声为逗。与撞法不同,撞...

古琴教程 201 阅读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历来论及古琴, 虞山派是必谈的话题,然综观当今琴坛,甚至延伸到上一辈琴家,只要将他们所弹琴曲和虞山派代表琴谱《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所载曲目加以对照,...

古琴百科 135 阅读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曲谱 274 阅读

古琴的常用材质

古琴的常用材质

历代造琴都重视选材标称琴材为面桐(梧桐)底梓,所谓阴阳材,桐木为阳材,梓木为阴材,琴面板起传音和振动发声作用,故常选质轻而传音良好的桐木;琴底板起托音(匮音...

古琴百科 122 阅读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琴曲结构 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此外还有一些远古的琴曲,从其他音乐体裁移植过来的琴曲,以及专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们又有自己...

古琴教程 193 阅读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206 阅读

琴与萧的绝响

琴与萧的绝响

在我国古代吹管乐器中,箫是最具古典风味,最富文人气质的一种乐器。 早在几千年前,箫就在我国民间流传了。那时的箫均为单管的言箫。 汉代以后,出现一种等管形制的排...

古琴百科 231 阅读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jnf 进复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进复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于按位弹得声后,即上一位有声曰进,随即归本位有声曰复,共得三声。运指先扬后抑,取音连活圆...

古琴教程 69 阅读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虞山派 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这是一个充满变动更替的时代。朝政的紊乱,帝王的荒淫,政教的分离,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得士大夫的心态呈现出躁动和愤激...

古琴百科 371 阅读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古琴视频教学 179 阅读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李凤云(公元 1961 年 ),天津人,现代广陵派女琴家。 李凤云于公元 1976 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 1981 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主修琵琶,并随陈重学琴, 1985 年毕业并留校任...

古琴名家 301 阅读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古琴赏析 11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