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来源于徽调和汉调。安徽的徽班于清干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进京。汉调艺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早期京剧。百余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其中在演唱和创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如生行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笑侬、刘鸿声、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等;旦行的时小福、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老旦行的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行的何桂山、金秀山、刘永春、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小生的徐小香、王楞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以及戏曲音乐家侯长山、梅雨田、陈彦衡、徐兰沅和杨宝忠等。京剧已成为皮黄声腔中的代表剧种。
京剧的西皮、二黄,是板腔体中发展得比较完整的戏曲腔调。各种板式以原板为基础,通过曲调变化(包括唱腔加花和简化、门增长和缩短)、速度变化(放慢和加快)、节奏和拍子变化(一定拍子变为自由节奏)等等,演化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如谱例一
西皮有导板、回龙、慢板、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包括摇板)等基本板式,及近似慢板(或原板)的快三眼,属于散板类的滚板和节奏鲜明的垛板等。二黄有导板、回龙、慢板、原板、散板(包括摇板)等基本板式,还有快三眼、滚板、垛板以及在起唱的方式上区别于原板(或快三眼)的二黄碰板(顶板)等。由于行当的不同,西皮和二黄的各种板类的唱腔,可以分为大嗓腔(以老生为主,包括花脸和老旦)和小嗓腔(以青衣为主,包括小生)二类,这些唱腔皆系由老生腔演变而成。西皮和二黄都有反调,包括反西皮和反二黄。两者分别由西皮和二黄移低纯四度演变而成(见谱例二)。反西皮有散板(包括摇板)和二六等板式。反二黄有导板、回龙、慢板、原板、散板(包括摇板)及垛板等板式。西皮和二黄的腔调具有不同的感情色采。西皮比较明朗流畅,带有欢快兴奋的特色,常用以表现喜悦、激动、高昂的情绪。二黄比较深沉,带有浑厚凝重的特色,常用以表现回忆、沉思、怀念、感叹和悲愤等情绪。反二黄和反西皮比较低回,带有柔和、阴暗的色彩,常用以表现优伤、悲凉、痛楚等情绪。
在京剧中,除西皮、二黄外,还常用其它一些腔调,插在西皮、二黄中,或单独使用;除昆腔外,尚有以下各种腔调,如南梆子,有导板和原板等,见《霸王别姬》;四平调,又称“平板二黄”或“二黄平板”,有原板和慢板等,见《贵妃醉酒》;反四平调由四平调移低四度演变而成,常在同一唱段中和四平调交替使用,见《生死恨》,吹腔,有一眼板(又称“皮子”、“批子”)、三眼板和散板等,见《奇双会》,高拨子,有导板、垛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等,见《徐策跑城》,唢呐二黄,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等,见《罗成叫关》;南锣,又称锣锣、南锣北鼓、七句半或打枣杆,除每段最后一句随伴奏歌唱外,数它各句均只念不唱,见《打面缸》;娃娃,又称耍孩儿,可唱可不唱,常用于武戏中,见《三岔口》;银纽丝,见传统小戏《探亲家》,花鼓调,包括“凤阳歌”和“鲜花调”等,见传统小戏《打花鼓》;柳枝腔,见传统小戏《小上坟》;琴歌,从昆曲吸收演变而成,见《群英会》;山歌,来自昆曲,常在卖酒、卖鱼、砍樵或放牧时咏唱,见传统小戏《小放牛》,云苏调,可念可唱,见《锯大缸》;滩黄,来自“苏滩”,见传统小戏《荡湖船》。
京剧西皮和二黄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京胡(二黄定弦为sol、re ,反二黄定弦为do 、sol,西皮和反西皮定弦为la 、mi)、京二胡、月琴和三弦。其它腔调的伴奏乐器是:昆腔、吹腔、银纽丝、柳枝腔等以笛子为主;唢呐二黄、南锣、云苏调等以唢呐为主;娃娃用海笛;柳枝腔除用笛子外,并加海笛;高拨子以拨子胡琴为主。京剧的主要打击乐器是鼓板、大锣、小锣和镜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