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腔 戏曲音乐名词。通常指有着渊源关系的某些剧种所具有的共同音乐特征的腔调而言,包括与腔调密切相关的唱法、演唱形式、使用的乐器和伴奏手法等因素在内。在我国戏曲音乐发展的历史中,曾产生过多种声腔,它们多以产生和流传的地区命名,如海盐腔、昆山腔等。也有以其音乐特征来命名的,如梆子腔、高腔等。某些剧种或腔调在发展和流传过程中,常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又,某些腔调流传到其它地区,与该地区的民间音乐和其它音乐相结合,派生出若千种新的戏曲腔调;这些新的戏曲音乐(其中最主要的是腔调)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却又保留着原先腔调的某些基本特征。原先的腔调和这些派生的各种新的腔调便成为一种声腔系统。
被称作明代“四大声腔”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当时的剧种。它们在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吸收、融合的过程而形成,由于各地区的语言、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及文化传统(包括音乐传统)的不同,各自具有鲜明的音乐特点。其中有些后来便发展衍变为各种声腔系统。属于昆山腔(简称昆腔)系统的有南昆、北昆、湘昆、川昆以及其它各剧种中的昆腔等。属于弋阳腔(简称弋腔)系统的在明代有青阳腔、乐平腔、太平腔、四平腔、京腔等;到清代则发展为各种高腔,有江西高腔、湖南高腔、四川高腔、绍兴高腔、金华高腔(婺剧)、高阳高腔,以及其它剧种中的高腔等。清代中叶盛行起来的-梆子腔,逐渐形成同州梆子、秦腔、蒲州梆子、山西梆子、河北(直隶)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以及其它剧种中的梆子腔等。明、清以来,由北方说唱曲子发展而成的弦索腔系统,有柳子戏、大弦戏、河北丝弦等,以及后来的河南曲剧、眉户剧、北京曲剧等。
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弦索腔被称为清代中叶的“四大声腔”,当时有“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南昆(昆腔)、北弋(高腔)”的说法。清代中叶以后成长发展起来的皮黄腔(西皮、二黄),流传的地区和影响更大,如徽调、汉调、京剧、桂剧的南牝路、川剧的胡琴腔、滇剧的襄阳腔和胡琴腔,以及其它剧种中的皮黄腔等。昆腔、高腔、梆子和皮黄被称为近代中国戏曲的四种主要声腔。
此外,如清末在江苏、浙江各地流传的各种滩黄,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沪剧、锡剧、湖剧、杭剧等。还有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地的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秧歌、落子等,虽然各剧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腔调,但是其中某些剧种的腔调在音乐风格、演出形式以及腔调来源等,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因此,滩黄戏、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秧歌、落子等,也可以看作是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