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号
号角之声传千古。号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乐器,早在远古时期的人类聚落中,就是人们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远古的号角也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由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等乐器共同组成的铜管乐器家族。
早期的长号是带键的乐器,因为乐器本身外形较长,故而将其译为“长号”。它诞生于欧洲,最早常用在军队或教堂的唱诗班,由于其婉转与嘹亮并存、深沉与粗犷共生的音色,和其近似人声的特性,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人们的喜爱。现代长号是通过七个把位的移动来改变音高,所以我们也称之为“拉管”。长号传入中国后,马友道等著名音乐家结合中国音乐艺术的特色,对长号的演奏加以创新、演绎,在为大众奉献了一批脍炙人口的长号作品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长号、喜爱长号,并走上专业的演奏之路。
近年来,国内的长号教学事业形势喜人,高等院校中的师资力量逐年提升,中小学的长号兴趣课程日渐丰富,各类音乐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为广大长号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那么,在这一背景下,长号教学如何开展?长号演奏者应该如何培养?我们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卷,供同行一起探讨。
长号演奏者的培养
文 | 师鲁嘉
交响音乐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程度。中国人喜爱胡琴、曲笛、唢呐,同样钟情于小提琴、长笛、长号,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现代人审美情趣的重要内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意识。现在许多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去学习一两种乐器演奏,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艺术很美,但学习艺术过程很苦。培养一名合格的演奏者需要持之以恒的苦练和钻研,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我国的铜管事业正处于兴盛发展阶段,需要很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演奏人才。铜管乐器组的圆号、小号、长号以及大号在交响乐队中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一旦把握失当,必然导致乐队表演的全面损伤。因此,如何培养优秀演奏人才便成为各大乐团和专业音乐院校为之努力的重任。
长号,就其管长而言约是小号的两倍,可以看做是一种扩大了的小号。中世纪的tromba是一种很长的小号,意大利语中的“长号”便含此义。现代交响乐队中的长号,有降E调中音、降B调次中音和降B调低音(带F、bG两个变音键)之分。现代长号是唯一使用滑管的铜管乐器,伸缩管在号管中滑动,与带活塞的号类相比,更难达到迅速、精确演奏的要求。长号不同于按十二平均律定音的键盘乐器,要保证音准,需要经过听觉、气息、嘴唇等多方面的训练方能实现。高音区的音准尤其难以掌握,有些年轻的学习者以为靠压气和绷紧嘴唇便能解决高音区的音准问题,但最终呈现的演奏效果却不太理想。长号从初学到成熟演奏是一个漫长的感悟和训练过程,熟练演奏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训练,而这些技术问题是长号演奏者必须面对的。
长号完整的泛音列不是以管子的固定长度为基础,而是取决于比例长度,这也是由长号的构造和声音特性决定的。常用的次中音长号第一把位所发出的泛音列,在第二至第七把位顺次降低半音,可以形成长号的完整音列。不同音区的音质、音色是有所差异的。长号的基础音,即底音(pedaltone),一般只能在第一、二、三把位上奏出,在不用四度活塞时,至多可在第四把位上奏出。基础音缺乏亮度,暗哑、不够清晰,多用中弱与中强的力度吹奏;第二泛音带有破裂感,弱奏暗淡,强奏却很辉煌;第三泛音至第六泛音的音色光泽、嘹亮,强奏时富于威力,弱奏时音色柔和、丰满、如歌;第八泛音的声音效果亦如此,但更富圆号的内涵音色;第九泛音,尤其是第十泛音的发音十分沉闷,通常情形下,少有威力,难得独立表现。长号若使用四度活塞,声音的明快感有所削弱。
如何把握好泛音列不同音区的发声并追求最佳声音效果,最关键的技术要旨在于气息的控制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常碰到学生片面依靠号嘴紧压唇部,这样的气息是“挤”出来的,其声必然紧、窄、刺、闷。管乐演奏与歌唱在气息运用上是相通的,横膈膜的支持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运作不可冲、不可松,需按泛音列声音特点随机而用。长号的气息消耗量颇大,吹奏低音区尤甚,连音的演奏亦有相当大的难度。长号演奏者必须重视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肺活量,为气息的运用提供优异的先决条件。
和声乐、钢琴、提琴、小号、长笛等乐器的学习一样,长号的训练必需循序渐进地使用各类科学编写的教材。音阶练习是基础训练内容,通过音阶练习,学生可以在训练中感悟气息和唇吹的运用,加强对调性、调式等概念的掌握,并接触多种多样的演奏手法。长号的伸缩管在号管中的移动,不如按活塞发音那般敏捷、准确,吹奏音阶特别是自然音阶的经过句时,远不及小号以及圆号那样流畅自如,运用连音从某一音走向另一音,容易为滑音所牵动而显得不够明晰,必须迅速移动伸缩管,力求避免过分的滑音痕迹;断音演奏也不及小号那样干净利落,显得有些迟钝。尤其是高、低音区的音域大跳,原本就是长号及其他铜管乐器的弱项,很难在第八、九、十泛音之后自由地转向最低音G、F或E。
要顺利完成演奏,仅靠唇部的变化是不够的,还需气息的恰当运用;双吐、三吐并非全靠舌尖的灵活运动,气息的有度运用以及喉部的关照起着重要作用,除独奏曲的特殊需要外,在乐队中必须慎用双吐、三吐,乃至不用。以上这些练习的重要性,不仅学生难以重视,即便是成熟的演奏家也会时有疏忽。
在音与音的连接中,需尽力淡化滑音。只有在少数特殊音乐风格(如爵士音乐)的演奏中,滑奏依然被当成一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演奏手法。滑奏技术涉及到气息运用、唇部喉部自然流畅的控制以及号管的操控。在哈恰图良(Aram Il'yich Khachaturian)的《马刀舞曲》中,长号不仅有连续的快速半音阶下行乐句,还有不少下滑音演奏。通过长期的训练,技术娴熟的演奏者驾轻就熟地完成乐曲的呈现与诠释,在演奏中升腾出强烈的情感,从而演奏出一些看似无法胜任的曲子。从长号演奏角度讲,级进滑音的音程越小,能被演奏的可能性越大。比如演奏小二度级进滑音时,可以将泛音从某一把位伸至相邻的把位,连续的半音滑音也是同样的道理。关键在于演奏者如何把握好号管和气息以及音乐的分寸感。
在演奏舒展的旋律时,长号不及小号、圆号那般从容流利。但有时在全乐队或是铜管组其他乐器共同参与下,长号雄壮开阔的声音穿透于舞台四周,超越于全乐队音响建筑之上,别有奇功。当然,长号擅长的还是高亢激昂的音调、抒情柔和的乐句演奏,这些演奏往往令乐队更加神采奕奕、意气风发、温文尔雅。
从初学,到能在交响乐队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长期的钻研过程。不仅要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还要勤于聆听、分析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和交响思维能力。知识面愈宽,音乐感悟力愈强。优秀的演奏者不仅要精通本专业技术,还需了解其他乐器的性能;不仅要提高独奏能力,还需要在重奏训练中,提高与其他乐器、与全乐队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唯有如此,方能在持久的艺术实践中把自己铸造成交响音乐演奏的优秀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