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升号就是升高半音,那么一个重升记号那就是升高两个半音,也就是一个全音。
×C的概念就是D,但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它从乐理意义上看,和D是不同的。
这就是所谓的同音高不同音级。变化全音也有像上面说的那个E到♯F,也是变化全音。
同理,既然有重升,那就有重降,也就是bb,两个降号写在一起,由于没有这个符号,我用两个b代替。
那么,C到bbE也是变化全音,因为bbE也相当于D,但是表达方式不同,同音高不同音级。
首先从一度说起:

一度的称呼叫做“纯”,一般C到C,D到D这样的一度我们就叫它们“纯一度”。
而,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是用半音来衡量的,那么,C到♯C,提高了一个半音,
我们就叫它“增一度”,至于C到♭C,我们也可以叫它“减一度”。
在学习有关度数的阅历知识时,有一句口诀大家要牢记:
“一四五八都是纯,二三六七有大小。”
意思是,一度、四度、五度、八度我们都叫它们“纯”,
而二度、三度、六度、七度我们都叫它们“大”或“小”。
下面是二度的音程关系。

C到D两个音的音程关系是二度,上面我说过,二度分大小。
所以,二度分为大二度和小二度。
像C到D这样的二度,我们叫做大二度。
像E到F这样的二度,我们叫做小二度。
小二度=半音,E到F就是自然半音。
如果在大二度的基础上再扩大半音,那就叫做“增二度”。
如果在小二度的基础上再减小半音,那就叫做“减二度”。
“增”和“减”,在二三六七度中比较少用,但是也存在毕竟二三六七度主要的是大和小。

三度是由两个二度构成,像上图的三度,是由C到D,D到E两个大二度组成的。
由两个大二度构成的三度,叫做大三度。大三度里面是没有半音的。
但是,


那么,由两个大二度构成的三度,叫做大三度,所以E到♯F是大三度。同理,♭E到F也是大三度。

一四五八都是纯,所以四度也是“纯”的。
四度由一个三度,一个二度构成。
像C到F这样的四度,我们称之为纯四度。
纯四度是由一个大三度,一个小二度构成的。纯四度里面有一个半音。
纯还分增减,所以还有增四度和减四度的存在。
增四度是由一个大三度,一个大二度构成,
例如

在自然音程里也存在一个增四度,那就是F到B,
可以发现,F到B之间没有任何自然半音存在。
增四度里面是没有半音的,所以F到B是增四度。
那么C到♭F也就是减四度,减四度里面是由两个半音的。

一四五八都是纯,所以五度也是“纯”的。
五度是由两个三度构成的。
像C到G这样的五度,我们称之为纯五度。
纯五度是由一个大三度,一个小三度构成的,纯五度里面有一个半音。
纯还分增减,所以还有增五度和减五度的存在。
增五度则是由两个大三度构成,例如

至于减五度,在自然音程里面则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B到F,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上行的B到F中间有BC和EF两个半音,所以是减五度。

二三六七分大小,所以六度是分大和小的。
上图所示的C到A则是大六度,大六度是由一个纯四度,一个大三度构成。
C到F之间有一个半音,是纯四度,F到A中间没有半音是大三度,所以C到A是大三度。
大六度的音响效果也很好听,在很多流行钢琴曲里也经常出现。
那么,小六度则是由一个纯四度,一个小三度构成的。
像C到♭A,C到F是纯四度不用说,F到A本是大三度,但是♭A,缩小了一个半音的音程范围,所以由大三度减小到小三度,就构成了一个小六度。
虽然说二三六七分大小,但是大小两边还有增减。
那么,在大六度的基础上再扩大一个半音,就是增六度。
那么,在小六度的基础上再减小一个半音,就是减六度。
注意:升号并不意味着扩大音程范围,降号也并不意味着缩小音程范围!
例如C到♯A,这个升号代表着扩大一个半音的音程范围,但是如果是♯C到A,则是缩小了一个半音的音程范围;同理,C到♭A代表着缩小一个半音的音程范围,♭C到A则代表着扩大一个半音的音程范围,切记。

二三六七分大小,所以七度也是分大小的。
上图所示的C到B则是大七度,大七度是由一个增四度,一个纯四度构成,
C到F是纯四度,F到B则是增四度,所以构成了一个大七度。
其实我们也并不用特别的死记硬背几度分别是由几度构成的。
一度、二度、三度也基本不用多说,一眼就能分辨的出来。
重要的是四度以后,
一般的“纯”,或“大”的音程中,都有一个半音,
一般的“减”,或“小”的音程中,都有两个半音,
一般的“增”,都没有半音。
我举几个例子来印证上面所说的规律,
纯四度,C到F,有EF一个半音;大六度,C到A,有EF一个半音。
减五度,B到F,有BC和EF两个半音;小六度,C到♭A,有EF和G♭A两个半音。
增四度,F到B,没有半音。
更生动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音程里存在的半音看做-1,如果音程扩大一个半音就+1,结果为0,就说明没有半音了,一般指增音程。
同理,如果音程减小一个半音就-1,结果为-2,意味着有两个半音,一般指减或小。
这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个有趣的方法,很实用。
讲完了这个实用的小方法,后面我所讲的一些我想一些比较聪明的同学都已经会融会贯通了,小七度有两个半音,例如C到♭B,EF是一个,A♭B是一个。

一四五八都是纯,八度也是纯,增,减。
一般的八度都是纯,例如C到C,D到D等。
纯八度不太适用于我上面说的小规律,因为纯八度有两个半音,C到C里,有EF和BC。
在纯八度的基础上扩大一个半音就是增八度,
减小一个半音就是减八度。
- 基本三和弦和七和弦的构成形式
很多初学者弹奏电子琴曲目时都会遇到一个困难,那就是和弦的弹奏。
弹奏和弦能够让伴奏音乐更贴近主旋律,让旋律更动听,所以弹奏和弦是学电子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和弦的种类多种多样,怎么样才能够准确无误的弹奏出相应和和弦呢?
这节课我要来讲述基本三和弦的构成形式,务必要做到看过的人都会学会自己去找和弦,而不是去死记硬背那些丝毫没有生气的和弦。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和弦的定义,我给三和弦下的定义是:由三个有着三度关系的音构成的和弦叫做三和弦。
拿最基本的C和弦举例,

三和弦是最常用的,无论是在钢琴还是在电子琴上,所以初学阶段只要掌握了三和弦,其他的基本没有问题了。
和弦又像音程,也分大、小、增、减。
例如C和弦,就是一个大三和弦,那么,如何区分和弦的大小增减呢?
从构成形式来分析:
大三和弦的下面两个音是大三度,上面两个音是小三度,那么C和弦的构成形式就是,do到mi是大三度,mi到sol是小三度,也就是一个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的构成形式是下面两个音是小三度,上面两个音是大三度,像Dm和弦。

“m”在和弦中指小三和弦,便于区分。
增三和弦的构成形式是上下两组音都是大三度,比如Caug和弦,

减三和弦的构成形式是上下两组音都是小三度,如Ddim和弦,

三和弦很简单,它的构成形式也就这么四种,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背和弦,见到不认识的和弦要学会自己去找,它的名称透露出了它的主音,再根据它名称后面所添加的一些符号或字母就会知道它是一个怎样的和弦,最后在琴键上找到并弹奏即可。
至于七和弦,则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再继续向上增加一个三度。
(下图都是示例用。)
例如CMaj7,

又例如C7,

还有Am7,

CmM7,

Bdim7,

Bm7-5,

以上就是一般相比较而言较常用的和弦,只要在看到和弦的音名,确定了主音后,再根据后面的符号来向上构成相应的和弦,以做到——不去死记硬背,学会自己寻找。
这样才会记得扎实,牢固。
下节:基本调式音阶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