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歌剧?
不懂外语的我能否听懂它?
宣叙调和咏叹调是什么?
歌剧演员根据什么选角?
……
以上这些问题
这篇 干货文回答你!
1
请用我能听懂的话告诉我
歌剧到底是什么?
再也不会歌剧与音乐剧傻傻分不清
歌剧(Opera)是一门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剧情的舞台艺术,也就是说歌剧的台词基本上都是唱出来的。歌剧汇集了各个领域的顶尖元素——令人敬畏的美声、管弦乐队现场伴奏、芭蕾舞蹈(尤其是法语歌剧)、绚丽的服装与令人咂舌的布景及灯光、特效。
▼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中的灯光特效
歌剧经常性地和音乐剧弄混淆,这里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区分方法:找麦克风。
有麦克风的——音乐剧(通俗唱法)
没有麦克风的——歌剧(美声唱法)
▼音乐剧的麦克风一般
藏在演员脸颊侧或额上
2
歌剧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
先有故事再谱曲
歌剧首先会有一个台本,在意大利文里写作“libretto”,意为“小书”。小书并不厚,因为唱出里面的每句句子所花的时间是念出来的好几倍。
▼歌剧“小书”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忽略一部歌剧的台本作者。就像我们说莫扎特写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但其实他只写了其中的音乐,台本是由洛伦佐·达·蓬特提供(我们在第9个问题中还会再提到他)。
有了台本后,音乐家为之谱曲,于是我们得到了这部歌剧的总谱——包含这部歌剧中所有音乐的乐谱手册。
▼《罗恩格林》总谱
当你翻开总谱的时候,你会发现总谱被分成几大块,每一个大块就是一幕,而每一幕又由许多场组成,而每一场又由数个音乐段落组成,这些音乐段落都有术语对应,小编挑选了一些你应该知道的放在这里。
- 序曲:开场音乐 -
序曲(Overture)幕布拉开前的开场音乐,只有管弦乐团的演奏,没有人声,奠定整部歌剧的基调。
▼《卡门》序曲▼《费加罗的婚礼》序曲▼《蝙蝠》序曲
- 咏叹调:直抒胸臆 -
咏叹调(Aria),咏叹调是那些你走出剧院后会哼唱的歌曲,它的存在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感情以及炫耀演员的好嗓子。
▼《弄臣》公爵咏叹调《女人善变》▼《图兰朵》卡拉夫王子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 ▼《托斯卡》托斯卡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
- 宣叙调:推动情节 -
宣叙调(Recitative),推进情节发展,没什么旋律,相当于“念白”。
- N重唱:表明关系 -
N重唱(N要替换为数字),为多个人所写的咏叹调,有几个人就叫几重唱。
▼《拉克美》第一幕《花之二重唱》▼《女人心》第一幕三重唱《我的多拉贝拉》
▼《卡门》第二幕五重唱《我们有一个大计划》
- 合唱:烘托气氛 -
合唱(Chorus),剧中合唱队的演唱。
▼《游吟诗人》第二幕《铁匠合唱》▼《纳布科》第三幕合唱《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
- 终场:承上启下-
终场(Finale),每一幕的最后一场戏。
- 全剧终场:震撼人心 -
全剧终场(Finale ultimo),整部剧的大结局。
▼《图兰朵》全剧终场▼《唐·璜》全剧终场
3
不懂外语可以看懂歌剧吗?
剧院是有字幕的啊!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因为外国人也不懂。
歌剧会使用的语言五花八门,包括意大利语(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威尔第的《茶花女》);法语(如梅耶贝尔《法国新教徒》、古诺《浮士德》);德语(如莫扎特《魔笛》、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俄语(如柴可夫斯基《欧根·奥涅金》、鲍罗廷《伊戈尔王》);非常少的英语(如布里顿《比利·巴德》),以及其他各种语言(包括中文)。
▼中文原创歌剧《大汉苏武》
能把上述这些语言都掌握的观众怕是没有吧,所以全世界范围内的歌剧院一般都配有2种滚动字幕,国内通常是中英双语字幕,你只需要在演出过程中时不时瞟一眼就行了。
▼维也纳国家剧院自选字幕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观众席提供6种语言的字幕服务,包括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和日语,观众可以自选,没有中文应该是中国观众去的还不够多。
4
我是从来没听过歌剧的人
我能听懂吗?
不存在从来没听过歌剧的人
我们日常熟知的很多曲目都来源于歌剧。比如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就出自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的合唱。
这里我们罗列了一些你绝对听过的歌剧选曲,也许你对它们的记忆源自《猫和老鼠》,但相信我:
对于歌剧,你远比你自己知道的了解得多
▼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卡门》《斗牛士之歌》 ▼《威廉·退尔》序曲(第8分20秒开始你敢说你没听过?)▼《茶花女》第一幕《饮酒歌》
5
在家也能听歌剧
我为什么还要花钱去剧院?
歌剧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激动人心的表演
当你身处剧院时,你能更沉浸于歌剧所营造的时代与世界。“异域风情”一直是歌剧的一个关键词,故事的发生地越是遥远神秘,其布景、服装、特效就越引人入胜。
▼大都会版《指环》的火山
比如2000年在上海体育场上演的歌剧《阿依达》,其中“凯旋”一场,埃及大军与埃塞俄比亚作战得胜,带着战利品班师回朝。当时特批从上海野生动物园借来了狮子、大象、骆驼、蟒蛇等各种动物来表现凯旋的盛况(威尔第自己在台本里标注了这一场他需要哪些动物,甚至包括孔雀)。
你幻想的一切在歌剧的舞台上都有可能实现,当你置身剧院,你被美妙绝伦的声音和雄浑瑰丽的景物环绕,这就是剧院带给你的体验。
▼挪威国家歌剧院版《罗恩格林》
▼大都会版《水仙女》打造一个带湖的森林
▼威斯巴登国家剧院版《波西欧米亚人》安置了旋转木马
6
歌剧中年轻美貌的角色凭什么都由胖子来演?
歌剧的角色由声音分配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歌剧演员为什么普遍都很胖,第二个是声种。
第一个问题
我们曾在以前的
推送中探讨过
复习请戳这里
声种是个德文术语(Fach),把人的嗓音大致分为6种: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歌剧的声音按音色又分为两种:抒情的和戏剧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不同声种的人
适合演哪类角色
- 女高音(Soprano)-
绝大多数的女高音都属于抒情女高音,她们的嗓音甜美圆润,通常饰演讨人喜欢的傻白甜邻家女孩。比如《波西米亚人》中的咪咪、《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浮士德》中的玛格丽特。
戏剧女高音的声音更加“气壮山河”,更容易盖过管弦乐队的声音,她们通常饰演命运跌宕起伏的大女角。比如《图兰朵》中的图兰朵、《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
▼抒情女高音《后宫诱逃》康斯坦斯《无尽的折磨》▼戏剧花腔女高音《魔笛》夜后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
- 女中音(Mezzo-soprano)-
抒情女中音经常饰演青春期的男孩,这类角色又称为“马裤角色”。比如《玫瑰骑士》中的奥塔维安,《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凯鲁比诺。
戏剧女中音的存在通常是为了陪衬纯洁的女高音,她们一般会饰演风流女子以及造成女高音悲苦命运的角色。比如《卡门》中的卡门、《阿依达》中的安妮丽丝。
▼戏剧女中音《卡门》卡门《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
▼抒情女中音《玫瑰骑士》奥塔维安与苏菲《这是一场梦,不可能是真的》
- 女低音(Contralto)-
女低音非常稀少,通常分配给她们的角色是女仆及祖母,偶尔也有一些非常刺激的角色,比如《假面舞会》中的女巫、《卢克丽霞受辱记》中的卢克丽霞。
▼黑人女低音玛丽安·安德森演唱《死神与少女》▼英国女低音凯瑟琳·费丽尔演唱《悼亡儿之歌》
- 男高音(Tenor)-
抒情男高音适合扮演纯情王子、浪漫少年这样的角色,比如《魔笛》中的王子、《波希米亚人》中的鲁道夫。
戏剧男高音的角色在爱情方面更难自我控制,情感炽烈宣泄。比如《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游吟诗人》中的曼里科。
▼抒情男高音《波西米亚人》鲁道夫咏叹调《冰凉的小手》
▼戏剧男高音《阿依达》拉达梅斯《圣洁的阿依达》
- 男中音(Baritone)-
抒情男中音通常扮演诙谐的角色,比如《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费加罗、《魔笛》中的帕帕根诺。
戏剧男中音比较难找,他们会饰演一些反派(但不限于反派),比如《托斯卡》中的斯卡尔皮亚、《弄臣》里的里格莱托。
▼抒情男中音《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快给城里的大忙人让路》
▼戏剧男中音《假面舞会》雷纳托咏叹调《你玷污了我的灵魂》
- 男低音(Bass)-
男低音是人类嗓音的最低音,通常扮演老人(包括老国王角色),偶尔也会扮演魔鬼,比如《浮士德》中的魔鬼。
▼ 《唐·卡洛》菲利普国王咏叹调《我只愿睡在我的龙床上》
▼“低音之王”费多尔·夏里亚宾演唱《夫人,请看这张名单》
注意:以上只是大致分类。
7
歌剧为什么都那么长?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只看瓦格纳吧
▼
瓦格纳长达十余个小时的歌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
实际上,非常多的歌剧加上中场休息后也就3个小时左右,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还要195分钟呢!有些歌剧则由于太短,不得不和其它作品打包上演。比如普契尼的“三合一”歌剧就是由《外套》、《修女安洁丽卡》、《贾尼·斯基基》三部组成的歌剧套装。
▼《贾尼·斯基基》中著名的咏叹调《啊,我亲爱的爸爸》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纪录,世界上最短的歌剧《忒休斯的拯救》只有7分37秒。
8
去剧院看歌剧应该穿什么?
不要因为衣服吓退你看歌剧的热情
▼《碟中谍5》中女特工穿成这样去看《图兰朵》
在国外观看歌剧时你会发现观众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部分观众穿着休闲装;一部分观众穿着正装:男性穿西服、女性穿连衣裙或套裙;还有一部分观众穿红毯礼服(如果是歌剧首演或义演,那么大部分观众都会这么穿)。所以你无论穿什么都可以找到同类。
对于国内观众而言,如果精心打扮对你来说不是一件麻烦事,甚至你还乐在其中的话,那么就这么做吧。但毕竟去剧院看歌剧需要你坐着不动三个小时,请不要穿让自己不舒服的衣饰。毕竟比起着装的仪式感,投入地享受歌剧和良好的观赏礼仪更为重要。
如果你不想太过休闲又实在不知道应该穿什么,旗袍是个放诸四海皆可行的选择。因为在西方礼仪中,旗袍可以算在红毯礼服的范畴,非常隆重(汉服也可以);而在国内,身着旗袍也不会太过招摇。
9
有哪些著名的歌剧台本作家和音乐家?
三对“黄金搭档”
莫扎特和洛伦佐·达·蓬特
洛伦佐·达·蓬特因勾搭有夫之妇从威尼斯逃到维也纳,假造了一封推荐信称自己是台本作家并认识了莫扎特,不过他们确实一起合作了《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三部大作。后来洛伦佐·达·蓬特因债逃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办了意大利语系(人生也是传奇)。
威尔第和阿里戈·博伊托
阿里戈·博伊托身兼台本作家和作曲家两个工种,歌剧《梅菲斯特费勒》就是他一手包办的作品。不过他和威尔第合作创作了两部彪炳史册的意大利歌剧《奥赛罗》和《福尔斯塔夫》。
理查德·施特劳斯和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
理查德·施特劳斯和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一起工作了23年,一起创作了《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岛》。但抛开工作,俩人的关系并不算好。他们通信30年(其实他们住得不远),却从未用名字称呼过对方。
10
来收歌单吧~
1. 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称得上是历史上第一部成熟的歌剧,推荐加德纳指挥的版本,他赋予这部歌剧强烈的起伏。让我们从这部歌剧的前奏曲(Prologo)及扮演“音乐家”的演唱者唱出的宣叙调进入歌剧的源远流长。
2.古典歌剧的代表作之一推荐莫扎特的《唐·乔万尼》或译作《唐·璜》,其中第二幕的小夜曲“请到我窗前来吧”(Deh!Vieni Alla Finestra)十分上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花花公子的风流成性。弗里乔伊指挥得十分有剧场感。
3.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演出频率虽然不算高,但是它的序曲广为流传,剧情也充满争取自由的信念,是作曲家的代表作。其中的咏叹调“我和他连在一起”(o war ich schon mit dir vereint)表达了女主角费德里奥的勇敢。伯恩斯坦的版本充满火热的力量。
4.马利亚·冯·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与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使用了同一个故事,相对而言前者的艺术价值更高。其中的猎人大合唱“人世间有什么比打猎更快乐”(Was gleicht wohl auf erden dem jargvergnugen)非常雄壮有感染力。库贝利克大师的演绎,朴素而直爽。
5. 作曲家拉莫以精致闻名,他的歌剧兼芭蕾舞剧《殷勒的印第安人》是法国巴洛克歌剧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的舞曲《野人之舞》(Danse des Sauvages)是他最脍炙人口的段落。明科夫斯基的指挥可以说相当有魅力。
6. 贝利尼歌剧《诺尔玛》是美声歌剧的经典之一,其中的咏叹调“圣洁女神”(casta pa)几乎是女高音玛利亚·卡拉斯最具代表性的演唱。
7. 罗西尼同莫扎特类似,最擅长喜歌剧创作,《塞维利亚理发师》和《费加罗婚礼》的剧本也有关联性,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咏叹调“我是城里的大忙人”(largo al factotum)。在阿巴多的棒下,男中音普莱演唱地惬意而畅快。
8. 威尔第名剧众多,《茶花女》流传最广,其中的饮酒歌(libiamo ne'lieti calici)实在太应景,几乎是所有歌剧集锦必收的曲目。罗马尼亚乔治乌的领唱显示了一位交际花出色的调度能力。
9. 普契尼《波西米亚人》是很多人听歌剧的入门作品,故事感人,旋律优美。帕瓦罗蒂与弗雷妮的二重唱“哦,温柔的女孩”(O soave fanciulla)催人泪下。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的协奏恢弘壮丽。
10. 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描绘了一对恋人的生离死别,其中的咏叹调“他微笑时温和而安静”(Mild und leise wie er l?chelt),杰西·诺尔曼的演唱在卡拉扬如梦如幻的伴奏下,令人无限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