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 — 1893 ,俄国作曲家 ) 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是他又没有看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可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点。柴可夫斯基虽然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可夫斯基于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当时的进步社会思潮给了柴可夫斯基积极的影响。虽然他在政治观点上比较保守,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 60 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在 70 年代末所创作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创作体裁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众多名作。
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交响曲占有突出地位。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六部交响曲和一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一、第二、第三交响曲都创作于 70 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作品。这三部交响曲都具有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可夫斯基的后三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作品,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他的《第四交响曲》写于 1877 — 1878 年,他把该曲献给娜杰日达·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可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一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信心的乐观结局。他的《第五交响曲》创作于 1888 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第六交响曲》创作于 1893 年,此曲完成后,柴可夫斯基接受弟弟的建议,题名为《悲怆》。该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却是悲剧结局。最后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完成于 1885 年,这是根据英国作家乔治·戈登·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感人。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剧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 11 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叶甫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三幕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写于 1877 — 1878 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三幕歌剧《黑桃皇后》写于 1890 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舞剧音乐创作方面,柴可夫斯基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三部舞剧音乐:《天鹅湖》(写于 1875 — 1876 年)、《睡美人》(写于 1888 — 1889 年)和《胡桃夹子》(写于 1891 — 1892 年),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柴可夫斯基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是降 b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写于 1874 — 1875 年)和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写于 1878 年)。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一乐章热情洋溢,第二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部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散发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可夫斯基还创作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器乐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 1869 年)、《 1812 序曲》(写于 1880 年)、《意大利随想曲》(写于 1880 年)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而创作的,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 1812 序曲》是应俄国钢琴家、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之约,为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建成而写的。救主基督大教堂于 1812 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 1812 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可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可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 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写于 1871 年)和《 a 小调钢琴三重奏》(写于 1881 — 1882 年)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可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部作品中可以“接融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 a 小调钢琴三重奏》是柴可夫斯基为悼念他的好友、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二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因此全曲仍具有三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可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可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创作了不少为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写于 1870 年)、《在热闹的舞会上》(写于 1878 年)、《我们曾坐在一起》(写于 1893 年)、《夜》(写于 1893 年)等等。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 19 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俄国作曲家米哈伊尔·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柴可夫斯基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GUANGZHOU ROMANCE MUSICAL INSTRUMENTS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