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后半开始(1273年)哈布斯波堡王朝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统治了欧洲大部分(现在的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东部、瑞士、意大利北部、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此后约700年间,首都维也纳作为欧洲地区的商业、政治、思想、艺术的“日不落帝国”中心显赫一时。历代的哈布斯波堡君主们力保护对于艺术高度理解的艺术家们、大力发展音乐和绘画。采用宫廷聘用的方式给予艺术家们财政援助,使得欧洲境内的艺术家都集中在维也纳。“音乐”至今仍作为欧洲乃至世界的中心地,学习音乐、热爱音乐之士的憧憬之地的“音乐之都”备受喜爱。
创始人伊格纳茨•贝森朵夫
创始人伊格纳茨•贝森朵夫贝森朵夫公司于1828年创办在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等伟大音乐家辈出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创始人伊格纳茨•贝森朵夫是出生于维也纳的木工师傅,19岁时拜管风琴制造师约瑟夫•布罗德曼为师,据说是其所有弟子中的。凭借其高品质、高水准的制作声名鹊起,1830年奥地利国王授予伊格纳茨•贝森朵夫“皇家钢琴制造师”的头衔,也是位获此头衔的钢琴制造师。
贝森朵夫钢琴介绍
与维也纳音乐家的交流
诞生于音乐之都的贝森朵夫是按照许多大作曲家、尊为巨匠的钢琴家的建议经过不断研究及改良,才产生出称为“维也纳音调”的动听音色。与众多音乐家进行深入交流,其中使贝森朵夫钢琴一举成名的是以激情的超高技巧扬名欧洲的钢琴家弗兰茨•李斯特。李斯特对于钢琴的要求很高,而且他的演奏方式其富有激情,他弹奏完2——3曲的钢琴基本不能再使用。但经受住他激情演奏的钢琴是贝森朵夫。此后,贝森朵夫便与李斯特的名声一同传遍世界。
此后,为了对应音乐厅的大型化及交响乐团的大规模化,贝森朵夫与其他钢琴制造商一样致力于音量增大与乐器强度的课题,虽然演奏家及观众对于“强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贝森朵夫仍继续关注吸引观众心灵的弱音。不迷失于商业洪流,继续坚持精工细作的手工制造。
贝森朵夫钢琴于2013年才将第五万台钢琴完成制作,耀世登场。直至此时,距伊格纳茨·贝森朵夫先生创办之始,已走过整整185周年。现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贝森朵夫工厂每年制造数仅为250台。这是贝森朵夫重视传统的音色、技术,的制作师们放弃大量生产,对每一台钢琴都花费充足的时间从而制造出“艺术品”的表现。一台钢琴的制造工期耗时约62周。之后调音•整音等终调整耗时约8周。这是融入制作者灵魂的事业,也是时至依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缘由所在。
手工艺术的追求
贝森朵夫制作完美乐器的追求始于三角钢琴使用木材的选择。贝森朵夫的三角钢琴主要使用从South-Tirol的Fiemme山谷采伐的桧树、山毛榉和枫木。先将这些木材放置于室外约5年使其干燥,再根据木材的种类及用途放置于干燥室12——15周使其干燥至标准含水量。从一台钢琴开始制作直至完成还需花费1年以上的时间。
演奏出多彩音色的铁板
沉重的铁板经浇铸完成后,在室外放置约半年时间,使其完全失去应力。再将全世界发声好的桧树木胶合成音板。补助铁板、外壳和音板作为发声整体,使用同一木材从而形成一个共鸣体。我们称之为“Resonating box原理”——这是贝森朵夫独有的特点。这个独特构造是将音板的振动扩展到补助铁板,从而增强乐器整体的共鸣度,演奏出更加多彩的音色。
为了使浇铸完成后的铁板完全失去应力,将其放置在室外约半年时间。贝森朵夫的独特做法——使用桧树木砌块制成补助铁板。补助铁板、外壳和音板均是由桧树木制成,使钢琴整体产生共鸣。钢琴整体的85%使用了质量好的桧树木。
弦轴板安装在铁骨上后搭扣200几十根琴弦,之后排入贝森朵夫特制的弦槌板及制音器等机器。将外表美化加工后安装入支架。谨慎精确的将铁板安装入支架。安装决定有效弦长的弦枕钮,精确测量其角度及高度进行调整。低音缠制作是将薄平的钢丝头向内卷,增强了与琴弦的密合度。
使用砝码仔细调整,使键盘触感适中。为了使贝森朵夫演奏出多彩的音色,调整弦槌的松紧和弹性。
凭借好的原材料及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孕育出的贝森朵夫独有哲学而制造出了贝森朵夫钢琴。为了制造出“动人心弦”贝森朵夫钢琴的努力和哲学,正是贝森朵夫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与大家的心声共同印证了——贝森朵夫制造出了世界夸耀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