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钢琴>钢琴百科>

肖邦钢琴作品分析(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9-10-06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谐谑曲

  《谐谑曲》在巴洛克时代已经产生了,那时是指一种轻松愉快三拍子的乐曲,与谐谑——诙谐的本意比较相合。在古典乐派后半期,《谐谑曲》常被用作套曲的第三乐章,用以代替原来通常是《小步舞曲》的第三乐章。开始,也还具有一定谐谑的性质。后来,特别是在贝多芬作品中的《谐谑曲》乐章,已经毫无轻松感,只是保留了三拍子,而强调的是快速的动力性。肖邦的《谐谑曲》,也是三拍子,但他付诸了宏大的构思,多种不同形象的对比,已经完全失去了谐谑这一字眼的原意,并且,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在这新的意义上的《谐谑曲》,肖邦又是第一位开创者。难怪他的《谐谑曲》刚问世时,曾使许多人大为疑惑:这哪里是“谐谑”?

  肖邦的四首《谐谑曲》中被演奏得最多的,是第二号b小调和第三号#c小调。下面介绍一下第二号《b小调谐谑曲》。

  此曲写于1837年,已经是完全成熟的创作时期。曲式结构的骨架是奏鸣曲式,有相当自由的处理。乐曲的第一主题一出场,就象有股魔力把我们吸引住,急快板:

  声音很弱,三连音敏捷而又不安地向上扬起,好象提出“问题”期待着回答。沉默片刻,突然迸发出坚毅的回答,有如对不安问题的藐视。

  第一主题就在这问答之间发展着。经过一段华丽但仍带有不安影子的音流的过渡,引导出第一主题。这是肖邦那魅力非凡、最令人迷醉的抒情主题之一,在左手分解和弦美丽音浪的衬托下,右手愉快地高唱出来:

  这歌声经转调,升上更高的蓝天,那里是万里晴空,再也看不到一丝不安的影子,这是对“不安问题”真正的回答,那就是对幸福的憧憬。两个主题都经过反复之后,进入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开始柔和、宁静,好象阳光和煦。接着,传来有民间牧笛风的曲调:

  音乐仍旧在安祥的情调中,直到中间部分的另一个主题: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二重唱”,出现了不安情绪的轻微骚动,这两个对话的曲调是:

  这个“二重唱”在再现时,变成了情绪激动的辩论。中间部分的第二主题是一片快速华彩性乐段,如同彩虹一样美丽的音流欢快地上下驰聘,彻底清扫了不安情绪的骚动,展现出一片光明。

  中间部分的三个主题都经过了重复后,乐曲再现开始的第一、第二主题。最后结束在光辉的D大调上,表现了肖邦对美好未来的乐观精神。

  叙事曲

  在世界许多民族的民间文学、传说中都存在有“叙事”这种形式,它带有故事性、传奇性和抒情性,还常常有久远性,讲述着从前的事情。在专业音乐中,舒伯特的声乐套曲《魔王》是最早的叙事曲。在器乐独奏中,肖邦的《叙事曲》又是首创。

  肖邦的四首《叙事曲》都是钢琴音乐中的杰作。共同的特点是史诗性、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时是悲剧性)的结合。

  结构形式方面,相当自由。所谓自由,可不是随意;只是说不能用某一种规范去限定。奏鸣曲、三段体、回旋曲和变奏曲的原则,都依音乐内容展开的需要而被应用。

  谈到内容,肖邦的《叙事曲》究竟是依照什么故事为蓝本,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不少人都在研究,却一直没有解开这个谜。据舒曼证明,肖邦曾经告诉他,是受肖邦同乡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启发写成了《叙事曲》,但肖邦并不说明是哪几首诗。那时,肖邦只写了两首《叙事曲》。于是,人们极力寻找哪两首诗能与这两首《叙事曲》的情节吻合。最后,只能找到局部情境的相似,却找不到整体的完全相符。看来,肖邦只是受到与他同样对祖国怀有无限眷恋之情的诗人总的影响,而创作了《叙事曲》,并不是(事实上也不可能)具体地用音乐解释某一首叙事诗。

  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写于1831—1835年之间,是肖邦第一部大型钢琴作品。肖邦自己曾说“我喜欢它胜于一切”。这是一部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作品。那时,正是祖国危难的时刻,这引起的悲剧性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但是,不是《革命练习曲》式的反映,而是由抒情性、史诗性开始,逐渐演化出悲剧性。乐曲开始的引句,把我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并使我们产生某种预感,慢板:

  在史诗性的情调中,开始平静地回忆祖国的往昔,第一主题中板,旋律部分是:

  伴奏是平稳的三拍子的律动。第一主题结束时,仍保持平静回忆的心境。接着是较长的过渡段,音乐渐趋不安、焦急,好象平静的湖面卷起一阵旋风一般。旋风过后,又恢复了平静,第二主题从容出现,它温柔、明媚,也是那种优美得听了一次就难以忘怀的曲调:

  很弱的力度,缓缓而行的律动,音乐保持着静谧,温存。这一乐段结束后,进入一个开始动荡但又很节制的段落。之后是第一主题短暂地在新的调性上出现,随即增强紧张度,进入戏剧性的过渡,当紧张感达到顶点时第二主题出现,但再也不是原来温情柔美的样子了,现在是用宏亮厚重的和弦弹奏上面那个曲调,充满了激情,交织着悲愤,情感的闸门在这里真正打开了,它的冲击力影响到整个后面的发展,音乐波澜壮阔、多彩多姿。除了再现部的开始有短暂的平息外,音乐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性。尾奏长大,节拍变为急速的2/2,整个情绪都被悲剧性淹没了,在震动人心的悲痛中结束全曲。

  第二号《F大调叙事曲》,写于1836—1839年间。乐曲的开头带有田园风味,恬静、纯真,行板:

  …这段安祥的音乐最后消失在一个延长音上。然后,惊慌不安的急板猛然闯入,戏剧性由此展开。结尾并未回到F大调,而是在a小调上结束,留给了我们悲剧性的回味。

  第三号《A大调叙事曲》写于1840—1841年间。与其他三首《叙事曲》不同,这首虽然也有戏剧性,却没有悲剧性。瞬间的忧郁并不少见,而总的性质侧重于明朗、热情、幸福,是对生活中美好感受的反映。乐曲由深情挚爱的问答开始,曲调是,问:

  答: 这次是低音问:

  高音答:

  这两问两答是全曲的核心乐思,也是第一主题。另一个主题的曲调是在F大调上:

  由这个主题引伸出的一个主题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主题经过转调、变奏、改变钢琴织体等等手法,繁衍出巨大优美的诗篇。结尾段里,乐曲开始部分那温情的问答,“成长”为一支满怀豪情的颂歌,光辉地结束全曲。

  第四号《f小调叙事曲》创作于1842年,属于肖邦晚期的作品,带有晚期的一些特点。这是更深遂的思索,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感触和回忆。有时,似乎还流露出某种超然的态度,等等。所以,乐曲的戏剧性更多的表现为复杂的内心冲突。

  乐曲开头的引奏,非常富于诗意的浪漫情调,这时,还预想不到后面音乐的意境,眼前,好象人与大自然和谐地溶为一体。接着,主要主题从容地走来,开始只用单音陈述,尔后,左手用单纯的节奏伴奏起来,主题是行板,曲调是:

  主题带有叙事性,语调忧郁,与和声结合起来,更有悲伤的情感在内。这时我们开始意识到,引奏的平和不过是暂时的。接着,乐曲用丰富的变奏手法,再插入一些对比的因素,赋予了音乐以多种不同的性格,表现出复杂的心绪:它时而明,时而暗,时而虚幻,时而平稳时而激烈,时而象是和解和解脱,时而又渲泄出不平和痛苦。经过充分地展开后,音乐在一个长长的和弦中寂静下来,似乎意味着:一切都成为了往事……突然间,音乐的狂澜奔腾而出,排山倒海,不可遏止,直达乐曲悲剧性的结尾——如同他许多作品的悲剧性结尾一样,并没有失去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圆舞曲

  《圆舞曲》,是肖邦钢琴曲中相对通俗的一类作品。清晰的三拍子节拍,鲜明的旋律,大都是愉快、轻松的情绪,即使有忧郁心情的,也绝无沉重感,更无悲怆之类的紧张性。

  十九世纪初起,交际舞盛行于欧洲各国城市。跳交际舞少不了圆舞曲,所以,圆舞曲作为一种实用的跳舞音乐,十分普遍。于是,音乐家们就开始考虑如何提高圆舞曲的品格,增强其艺术性,在乐队音乐方面,斯特劳斯父子取得巨大成功。钢琴方面,威伯的《邀舞》是第一部高水平的圆舞曲(虽然它不叫圆舞曲),而肖邦又从质和量两方面,将圆舞曲的诗意的、艺术的素质提高到新的水平。

  有人将肖邦《圆舞曲》区分为可实用于跳舞的和不适宜于跳舞用的两类。依我看,他所有的《圆舞曲》都可用于跳舞,而且都是最高雅、最诗意的跳舞音乐,只不过有的更富于华丽技巧的热烈性,有的则倾向于相对安静的抒情性。另一方面,所有的肖邦《圆舞曲》都可作为音乐会的独奏曲目,绝对不是依附于舞蹈而存在的。

  《E大调华丽圆舞曲》写于1831年,名符其实,是华丽、热烈而又优美的舞曲。同样性质的还有,写于1838年的《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同年还有一首《a小调华丽圆舞曲》,这首可是名实不符、丝毫不华丽;相反,是朴素的形式、忧郁的心境,称为“华丽”令人迷惑不解。据说肖邦自己非常喜欢这一首。还有一首《F大调华丽圆舞曲》,也写于1838年,别名《小猫圆舞曲》,是因为一段装饰音的曲调,很象猫在键盘上跳动而得名。八、九年后的1846—1847年间(这时距离肖邦去世只有二、三年了)写了《D大调“小狗”圆舞曲》,此曲还有《一分钟圆舞曲》和《瞬间圆舞曲》的别名。据说当时肖邦和友人乔治·桑同在一客厅里,乔治·桑看到她的小狗正在追逐自己的尾巴团团转,问能不能就这个情景作一乐曲?肖邦立即坐到钢琴前,信手弹出此曲,时间仅一分钟,这就是“一分钟”、“瞬间”名称的由来。实际上,这首《圆舞曲》一分钟是弹不完的。一定是当时肖邦弹奏之后,经过推敲、加工,才最后完成的。同时期的《升c小调圆舞曲》也很著名,略有暗淡的情调。

  写于1835年,直到肖邦逝世后六年的1855年才出版的《降A大调圆舞曲》,又名《离别圆舞曲》,是与好友分别时创作的,曲中寄托了真诚的友情。同年发表的《e小调圆舞曲》写于更早的1829年,兼有活泼、抒情和华贵的风彩,非常可爱。人们纳闷的是这么漂亮的《圆舞曲》不知为什么肖邦生前不肯发表它。

  肖邦《圆舞曲》,没有一首不是优美而又高贵的,也没有一首是难以欣赏的,不必一一介绍。

  即兴曲

  《即兴曲》的形式为舒伯特所首创。肖邦沿用这一形式写了四首《即兴曲》。其中经常被演奏的是第一号《降A大调即兴曲》(1837年)和第四号《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1834年写出,1855年出版)。两相比较,后一首更为听众熟悉,它的中段的优美曲调,早已深入人心。两首乐曲有许多相似之处。曲体上都是三段体加一个尾声。三段体的第三段又都是第一段的再现,即所谓ABA。其中的A段又都是由快速、密集的音符组成的曲曲折折的旋律线,对比的中段也都是优美如歌的抒情段落,请看两首《即兴曲》A段开头的右手:

  《降A大调即兴曲》——

  《幻想即兴曲》——

  如果仔细对照这两个谱例,还会发现,第二小节都是第一小节的重复,第三、四小节都是将前两个短句综合为一个长句。还有,前两个短句都曲折向上,后面的长句又都是先上而后曲折下降。再看中段右手开头的旋律:

  《降A大调即兴曲》:

  《幻想即兴曲》:

  两者都是从容、悠长如同歌唱般的旋律。

  两曲的不同在于色调微妙的差异。拿A段来说,前一首在A大调上,在中音区时,似乎有一个温暖的背景,在高音区时闪耀出明亮的光彩。后一首在c小调上,尤其是左手是用三连音伴随,三连音(每拍三个音)与十六音符(每拍四个音)的结合,形成参差错杂的关系,所以多了一层急切的味道。反之,中段,前一首在f小调上,歌唱之中似有点疑问;后一首在D大调上,是无忧无虑的心情。最后,两首的结尾都有圆满感。尤其是后一首,音乐进入升C大调,丰满、深厚的大三和弦,充满了幸福的温情。

  摇篮曲

  《D大调摇篮曲》

  肖邦只写了这一首《摇篮曲》,完成于1843—1844年间。这又是钢琴艺术的最高杰作之一。它的主题是一条单纯、朴实、然而凝结了无限挚爱情愫的旋律,仿佛是母亲对摇篮里的孩子唱的温柔的歌,左手以一个固定的节奏贯穿全曲,象征着摇篮不停地、平稳地、轻轻、慢慢地摆动:

  音乐十分安静,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刚要入睡的孩子。这时,一幅神圣的图画在我们的想象中显现:崇高、圣洁的母爱之光,温暖着就要进入梦乡的孩子。接着,母亲的歌经过变奏、引伸、漫延,一幅幅美丽的梦幻般的图画接连打开,在那里可以看到月亮的微笑,星光的舞蹈,可以听到微风与树叶说的悄悄话……那是一个没有一粒尘埃的世界。在这里,肖邦天才地运用了非凡的钢琴音乐手法,创造了又一个唯有钢琴才可能有的美丽、高尚、纯洁的音乐境界。

  临到结尾前,音乐回到最初母亲单纯的歌,“梦境”渐渐远去、消失,最后,摇篮停止了摆动,结束的和弦暗示出,孩子真正入睡了。

  乐曲显然是按“摇篮”的主题立意的,但我们在欣赏中所感受到的,就远不是“小孩入睡”这么一件事了,不信你听听试试?

  肖邦的《回旋曲》、《变奏曲》不太为人注意,但他的《f小调幻想曲》和《升F大调船歌》都属于他的杰作之列

相关文章 推荐

提高练琴效率的几个好方法
人气:90
钢琴百科
提高练琴效率的几个好方法
拜厄钢琴练习曲NO.49_拜尔(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练习曲第49首_五线谱
人气:280
钢琴曲谱
拜厄钢琴练习曲NO.49_拜尔(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练习曲第49首_五线谱
马基加洛普舞曲(遗作)Op.posth_肖邦钢琴谱
人气:94
钢琴曲谱
马基加洛普舞曲(遗作)Op.posth_肖邦钢琴谱
孩子为什么要学音乐?这是我听过最权威的解读
人气:193
钢琴百科
孩子为什么要学音乐?这是我听过最权威的解读
德彪西《流浪儿》Debussy:L'Enfant Prodique (4 Hands)_四手联弹_德彪西钢琴乐谱
人气:79
钢琴曲谱
德彪西《流浪儿》Debussy:L'Enfant Prodique (4 Hands)_四手联弹_德彪西钢琴乐谱
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尼古拉耶娃 Tatiana Nikolayeva)简介
人气:1371
钢琴百科
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尼古拉耶娃 Tatiana Nikolayeva)简介
张学友歌曲《李香兰》钢琴谱五线谱
人气:960
钢琴曲谱
张学友歌曲《李香兰》钢琴谱五线谱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_佚名 词曲_钢琴即兴伴奏歌曲五线谱
人气:146
钢琴曲谱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_佚名 词曲_钢琴即兴伴奏歌曲五线谱
4 Mazurkas, Op 67-1-2-3-4_玛祖卡_肖邦钢琴谱
人气:161
钢琴曲谱
4 Mazurkas, Op 67-1-2-3-4_玛祖卡_肖邦钢琴谱
我现在才开始学会不会太晚了?
人气:84
少儿钢琴
我现在才开始学会不会太晚了?
学乐器千万别有技术无素养,音乐是培养人不是培养音乐家
人气:68
钢琴百科
学乐器千万别有技术无素养,音乐是培养人不是培养音乐家
Laputa - Castle in the Sky_宫崎骏动画作品选曲
人气:186
钢琴曲谱
Laputa - Castle in the Sky_宫崎骏动画作品选曲

大家都在看

用低价电子琴代替钢琴练习的严重危害

用低价电子琴代替钢琴练习的严重危害

关注 今天,娃的平衡车骑友们在河边约骑,宝妈们照例坐在长椅上一边聊天。其中一个宝妈说她家娃最近喜欢上钢琴,就想先在网上买个便宜的电子琴,让孩子先练习。等娃学个所以然,真的...

钢琴百科 120 阅读

钢琴到底是刚学就买还是学会了再买?

钢琴到底是刚学就买还是学会了再买?

钢琴是现在买还是学会了再买? 相比起其他乐器钢琴的价格较为昂贵,对不少家庭来讲并不是想买就买。许多家长在孩子刚学琴时机会为此纠结不已。 会有家长担心:孩子学了两天就不学了,...

钢琴百科 123 阅读

钢琴专业与业余有什么不同?

钢琴专业与业余有什么不同?

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以为既然是业余,似乎一切都可以不那么正规。于是,不符合规范的触键,不准确的节奏,不正确的分句,不好听的音色,不好的音乐表现等等,以为都是可...

钢琴百科 103 阅读

练琴练到头晕眼花 还是不见成效 怎么办?

练琴练到头晕眼花 还是不见成效 怎么办?

第一招、每天的坚持积累 许多技术,没有磨练过程是掌握不了的。而这种磨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练琴时间一定要连贯,每天都要弹、每天都要不断积累对琴的感觉,今天心血来...

钢琴百科 188 阅读

钢琴一些练习法

钢琴一些练习法

一、慢练 1 确定指法。 2 确定分句。 3 确定基本的动作走向。 4 确定困难地方的弹奏方法。 二、分解细部练习 1 分手练。 2 分声部练。 3 分乐句练。 三、把感觉练顺 1 低指贴键...

钢琴百科 153 阅读

钢琴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钢琴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万事开头难,如何尽快地掌握弹奏方法,下面是我在钢琴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一、练习手指的支撑力 对陌生的钢琴,首先应该让孩子们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在琴...

钢琴百科 119 阅读

我们到底有没有误解车尔尼?

我们到底有没有误解车尔尼?

曾经看过唐哲老师写的一篇微信文章《还车尔尼清白》。原文很短,引用在此: 车尔尼练习曲就看怎么看和怎么弹,车尔尼都是技术也是片面的观点,音乐就看演奏者如何去挖掘。要记住:...

钢琴百科 171 阅读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曲目及相关知识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曲目及相关知识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 -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二卷 Friedrich Gulda - Bach: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2 条码:0028944654524 编号: 演奏:Friedrich Gulda, piano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钢琴 厂牌:Dec...

钢琴百科 265 阅读

世界钢琴品牌大全

世界钢琴品牌大全

第一组:最高质量的演奏级钢琴 这组琴的目标客户是想要最好的质量又能买的起的人。它们用最好的材料,生产过程强调手工劳动和细节的精细化。它们不辞辛劳地执行先进的设计,对于质量...

钢琴百科 519 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学钢琴?这个趋势的背后是什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学钢琴?这个趋势的背后是什么?

据网络媒体调查25~60岁的成年人最想花钱学习的技能除了英语和做菜之外,就是钢琴和吉他。 现在越来越多的琴行开始招收成人学生,甚至出现了很多专门为成人学生成立的培训机构。 这种现...

钢琴百科 118 阅读

学钢琴,努力就是最大的天赋

学钢琴,努力就是最大的天赋

01、贝多芬每天练琴八小时 贝多芬四岁开始练琴,严厉的父亲要求他每天练习钢琴和小提琴8个小时以上。不论寒暑,即便成名之后也是如此,并努力地提高他的钢琴演奏技巧。 据说每次练琴时...

钢琴百科 72 阅读

学音乐的N个理由

学音乐的N个理由

有人说学音乐没用 不伦不类又没前途 今天就来给大家正儿八经讲下 学音乐有用的N个理由 平衡左右脑发展 我们的左右手管辖着不同边的大脑,简单的说左右手一起运用就是左右脑一起运用,...

钢琴百科 66 阅读

鲍蕙荞:学习钢琴,16岁是个坎儿

鲍蕙荞:学习钢琴,16岁是个坎儿

学习钢琴,16岁是个坎儿 鲍蕙荞在谈到中国琴童的发展前途时深有感触地说 得奖只是少年时代的一个检验,16岁是个坎,而成功迈过这个坎,家长的配合、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鲍蕙荞列...

钢琴百科 159 阅读

学钢琴有意义吗?

学钢琴有意义吗?

学习钢琴,就如同进了音乐学校一样。而且,这还是一所完整的音乐学校。因为这里学到的,将不是单一的、某一侧面的音乐知识;而是要学到构成音乐艺术的所有最主要的基本...

钢琴百科 138 阅读

MIDI键盘与c的区别?

MIDI键盘与c的区别?

作为刚入门的钢琴音乐爱好者来说,购买一架昂贵的钢琴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一是自己只是把钢琴当做爱好来丰富业余生活,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二是钢琴的价格昂贵且占地面积大...

钢琴百科 9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