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学们在曲谱上常常看到“rit’’的标记,这是“渐慢”的表情术语,在演奏时应首先看清是从什么地方开始要求渐慢(rit),是从哪个音、哪个点?有的学生马马虎虎,通常提前渐慢(rit)。
二、要明确是渐漫,不是生硬的突慢。所谓渐慢,要自然、舒服地渐漫,要均匀地、一拍一拍地、逐渐地慢下来。很像一架飞机着陆的过程。初练时,开始渐J漫的比例可以小一点,甚至到不细听就觉察不出来的程度。然后,依据要求渐慢的总长度,逐渐加大渐慢的幅度,直至达到乐曲的要求。一个良好的渐慢,应当是很顺畅,很平坦,很舒服的。
如果所弹奏的乐曲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是不是每个乐段都要渐慢,要根据作品的具体要求和结构特点来确定。短小的乐曲,可以考虑只在全曲结束时有一点点渐慢,这样可以增强结束的感觉。中间段落可不渐慢,使弹奏的作品整体结构紧凑、完整。全曲为十六小节。如果在还没听出个所以然的第八小节就处理成渐慢,会使全曲的印象散、乱,不完整。即便是第十六小节的结尾处,也只能把最后的两个音稍稍拉开一点距离,就足够了。不这样处理,哪怕从倒数第二小节开始渐漫,也会使弹奏留下拖沓的印象。
在多段落构成的乐曲中,可以在段落结束或半终止的地方略有渐慢,但必须是作品标明要求渐慢。中间段落或半终止的渐慢,要有分寸,与全曲结束的渐慢有所区别,幅度不可过大。结尾的渐漫幅度要明显大于中间段,以增强结束感和稳定感。(王效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