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音乐本无缘,是音乐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音乐,音乐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个性。我就是作为音乐的一名虔诚的信徒和热忱的传教士。”这,就是八旬高龄的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的人生座右铭。昨晚,在艺海遨游已五十五载的他率领天津交响乐团,在天津音乐厅成功上演“乐海回响”中外名家名曲系列音乐会,令观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再度看到了我国老一辈指挥家的风采。昨天演出开始前,卞祖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谈到天津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也发表了对当前音乐创作的独到看法。
“我与天津交响乐团合作已经很多年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十一年前,天交建团二十周年的音乐会。”卞祖善开门见山地向记者讲起他与天津的缘分。他表示,每一次指挥天交都能感受到新变化,现在的天交是一支编制与装备都非常完善的乐团,这在地方交响乐团中是很难得的。他特别提到,早在2003年天交就曾走到海外,在日本参加了“亚洲交响乐团音乐周”,这说明乐团具备了国际水准。近年来随着天津市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持续建设,以及现任总监汤沐海的努力,天交在艺术水准上有了更大的进步,还推出了“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这样了不起的系列。他祝愿天交这位“老朋友”越来越好,也希望乐团有机会多到欧美地区演出,这样可以令乐团有更大收获。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的指挥家,卞祖善亲历并参与了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他谦称自己在艺术造诣和艺术贡献上还是个“小字辈”,说自己是一个“过渡式”的指挥家;另一方面,他始终十分关注中国音乐的创作,对行业中的许多现象都敢于直言,赢得许多乐迷的钦佩。在采访中他特别向记者提到,当前我国的音乐创作是高原多、高峰少,这首先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都需要过程。其次,我们当前还缺乏真正的大师,现在一些音乐创作是“鹦鹉学舌”,人家做过的事情还要去做,这是没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的大师是真正立足于本土文化、能写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的大师,要能展示文化的自信。卞祖善说,这些都要从业者持续的拼搏,但他坚信中国的音乐事业会有光明的前景。
除了为观众熟悉的指挥家身份,卞祖善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音乐评论家与音乐活动家,他1996年起连续多年担任央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解说嘉宾,并在期刊报纸上发表过大量音乐评论。作为评论家的卞祖善对许多音乐家生平和作品资料都了如指掌,也时常发表中肯而犀利的批评。他对记者说,他在年轻时很注意音乐知识的积累,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读书时还习惯做眉批,这给了他的艺术事业很大帮助。他还表示,专业人士作评论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音乐评论中来,把音乐评论的权利交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