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五平(1958年9月5日-1993年6月2日),中国作曲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
莫五平1971年开始随其兄学习小提琴。学生时即体现出超常的创造力和强烈的创作冲动,一、二年级时所作艺术歌曲《水调歌头》(1984年,宋·苏轼词)曾获1987年《音乐创作》举办的全国艺术歌曲征稿评奖活动特别奖。室内乐《山歌》(1985年,长笛、女高音、中提琴、竖琴)深得德籍韩裔作曲家尹伊桑赞誉。弦乐四重奏《村祭》(1986年)使其在国内外乐坛一举成名;该作于1988年被中国文化部选送参加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亚洲作曲家联盟联合举办的“国际作曲比赛”,获第二名,后被国内及亚、欧、美著名弦乐四重奏团, 如Kronos Quartet 和Arditti Quartet广泛演奏,并成为1995年全国室内乐比赛复赛必选曲目。1990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随日裔作曲家Yoshihisa Taira深造。留法期间,莫五平以非凡的毅力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在艰苦的条件下创作了《凡Ⅰ》(1991年,人声及九件乐器)、《无伴奏小提琴独奏》(1991年)、《凹》(1992年,大管、竖琴、低音提琴、打击乐)、《凡Ⅱ》(1992年,十二件乐器)等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在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韩国等欧、亚国家频繁上演,其擅长民歌演唱的天赋也同与作品在舞台上得以展示。1992年《凡Ⅰ》获在日本举办的“1992·亚洲音乐节”作曲大奖和仙台市长奖。1993年年病逝于北京。
莫五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少数几位在国内、国际乐坛产生广泛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具有丰富的线条和新颖独特的旋律走向;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常将狂放、躁动与沉思、静谧融于一体;擅于应用人声与器乐的组合,极力挖掘人的真情实感。1994年在其逝世一周年时,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莫五平作品音乐会”,同时出版《莫五平作品集》。之后,荷兰新音乐团(Nieuw Ensemble)发行的中国现代音乐唱片《乐》(1994年,New Music from China)、荷兰电影导演菲利普斯(Eline Flipse)拍摄的关于中国现代作曲家的电影《惊雷》(1995年,Broken Silence)均收入莫五平作品。
生平
- 1958年9月5日出生于湖南衡阳市。
- 1971年随其兄学习小提琴。
- 1973年考入衡阳市京剧团,1976年考入衡阳市歌剧团,任中提琴演奏员,后成为指挥
- 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罗忠镕教授学习作曲,并师从李华德教授学习指挥。
- 1986年三年级时所作弦乐四重奏《村祭》使其在国内外乐坛一举成名。
- 1988年《村祭》被中国文化部选送参加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亚洲作曲家联盟联合举办的“国际作曲比赛”,获第二名。
- 198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 1990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随日裔作曲家平义久(Yoshihisa Taira)深造。
- 1991年加入法国作曲家及音乐词作者、出版者协会(SACEM)
- 1992年毕业,获高级作曲文凭,为是年该院该文凭的唯一获得者。
- 1992年《凡Ⅰ》获在日本举办的“1992·亚洲音乐节”作曲大奖和仙台市长奖。
- 1993年病逝于北京。
主要作品
- 艺术歌曲《声声慢》(宋,李清照词,1976年)
- 艺术歌曲《水调歌头》(宋,苏轼词,1984年)
- 室内乐《山歌》(长笛,女高音,中提琴,竖琴,1985年)
- 弦乐四重奏《村祭》(1986年)
- 管弦乐《序曲》(人声,管弦乐队,1988年)
- 室内乐《凡Ⅰ》(人声及九件乐器,1991年)
- 《无伴奏小提琴独奏》(1991年)
- 《凹》(大管,竖琴,低音提琴,打击乐,1992年)
- 室内乐《凡Ⅱ》(十二件乐器,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