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咏康(1929——)作曲家,浙江镇海人。从小热爱音乐,1948年入陶行知主办的育才学校音乐组,跟谭抒真、杨秉荪学习小提琴,并开始练习作曲。1950年发表第一首作品《送粮山歌》。同年三月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贺绿汀、丁善德、邓尔敬、桑桐等人。1955年毕业后去北京随苏联专家阿拉波夫学习,回上海后在母校作曲系任教,现为广州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职。作品除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外,还有管弦乐《第一交响曲——东方的曙光》、《圆号协奏曲——纪念》、《第一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白毛女》、大提琴独奏曲《回忆》《叙事曲》、钢琴独奏曲〈序曲〉及为电影《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配乐作曲等;论著有《管弦乐队乐器法》、《管弦乐队配器法》等。
简介
1949年秋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师从贺绿汀、丁善德、桑桐、六年学习生活结束后,于1955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教,接着被送去中央音乐学院跟苏联作曲专家勃里斯·阿拉波夫教授进修,一年后返回上海,这年暑假以上海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黄鹤的故事》演出获得好评),并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为会员。在上海音乐学院长期从事和声、曲式、配器及作曲教学,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配器教研室主任及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器乐组副组长。
1961年参加文化部艺教局在北京香山召开的“香山教材会议”,并被确定为编写管弦乐法教材,1963年破格提升为讲师,同年夏天参加中国音协创作组深入海南岛一月余(组长吴祖强),“文革”期间(1970年5月至1977年10月)曾借调到上海歌剧院歌剧《白毛女》剧组任专职作曲,1977年重回上海音乐学院任教,1979年开始担任研究生课程,是年冬天第二次率中国音协创作组(任组长)赴四川云南深入生活。
1983年12月调广州任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广州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广东省交响音乐学会会长,《音乐创作》特约编委,《冼星海全集》编委,曾多年担任广东省高等院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委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组长(1986至1993年)。
个人履历
曾任文化部首届交响乐比赛评委(1981)
文化部第三届艺术院校青少年学生小提琴比赛副主任评委(1988)
文化部艺术学科第四批申报硕士学位专家初审会评委(1989)
曾任上海国际音乐比赛预选评委(1987)
全国第一、二届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评委会主任(1989、1993)
由广州市府、市委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95中国星海音乐周”应邀任艺术委员会委员
1998年1月授广东省文联之聘任华南文艺成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1年曾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出席在香港召开的亚洲作曲家大会。
1984年应邀再次赴香港参加“香港艺术节”。
1988年赴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坎培拉音乐学院访问、讲学,次年以团长身分率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执行中捷文化协定)。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第一交响曲《东方的曙光》,圆号协奏曲《纪念》,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幻想叙事曲》,大提琴与乐队《回忆》,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与朱践耳合作,此曲专为尼克松首次访华上海文艺晚会而创作),大提琴与钢琴《渔乡曲》,《叙事曲》,钢琴独奏《序曲》,《简易变奏曲》,影片配乐《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等。以上曲目均已出版线谱、总谱或灌录唱片。技术理论专著《管弦乐队乐器法》2011年已第十一次印刷,印数达三万二千册,被许多音乐院校采纳作为“配器法”课教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于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交响乐比赛三等奖(铜质奖),曾为不少世界著名乐团在近二十个城市演出和广播,如莫斯科、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德累斯顿、柏林、波恩、科隆、温哥华、新加坡、香港、美国等,日本NHK电台常广播(1998年4月“雨果”已出版CD唱片),不少世界著名指挥家访华时指挥此曲,如前苏联的阿诺索夫、芬兰的汉尼克宁、德国的西·盖斯勒等,国内外报刊载有不少评价文章,被称为“中国交响乐的第一只春燕”。施教授在五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学有成就的作曲家、指挥家、教授、音乐院校业务领导。被《中国艺术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许多辞书收为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