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
马林巴(英语:Marimba)为打击乐器的一种。是木琴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但琴键较木琴阔,音域较广,音色圆润,也有较多特殊打法。马林巴的键数有49键、52键、56键、61键、66键、69键。
马林巴传入拉丁美洲大约是在17、18世纪,后来成为印第安人的乐器。而且,演奏马林巴也已成为某些印第安部族的仪式的一部分。这些仪式祈求的是宇宙的和谐以及人们的幸福,危地马拉的圣马可斯德古纳地方演奏的马林巴乐曲与非洲加纳的西斯沙拉人的乐曲十分相似。
马林巴(marimba)是世界上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关于马林巴的起源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较明确的记载和考证,众说不一。据古希腊文史资料介绍,马林巴的诞生地是在危地马拉,但在东南亚和非洲黑等地都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中文名:马林巴
外文名:Marimba
种 类:打击乐器
键 数:49键、52键等
别 称:马林布拉
演奏方式:以琴槌击打
起 源:非洲
起源
马林巴传入拉丁美洲大约是在17、18世纪,后来成为印第安人的乐器。而且,演奏马林巴也已成为某些印第安部族的仪式的一部分。这些仪式祈求的是宇宙的和谐以及人们的幸福,危地马拉的圣马可斯德古纳地方演奏的马林巴乐曲与非洲加纳的西斯沙拉人的乐曲十分相似。1894年,危地马拉的音乐家塔多模仿钢琴琴键的排列,为马林巴加上了半音琴板,使之半音齐全,便于演奏新的作品。后来,墨西哥又创造了高音马林巴和大型马林巴。前一种有50块琴板,音域达五个八度,由三人演奏,后一种共78块琴板,音域达六个半八度,由四人演奏。主旋律演奏者左右手都各执两锤,其他人一手执一锤,音色美妙,音响效果很好。
马林巴最初被称之为马林布拉。最古老的马林巴只有几块音板,当时被称作大鼓。它是事先在地上挖个坑,把音板放在上面,演奏的人做在地面上用两支槌子在音板上敲打。这种最初的马林巴虽有一定的音高,但不能演奏音乐,只能用来打节奏。后来又出现了全音键的马林巴,它有完整的C大调音阶,由于这种马林巴没有半音,在调性变化时要根据乐曲的调式用蜡随时进行调整,从而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随着半音的出现,马林巴的发音就像钢琴一样完整无缺了,能够演奏各种不同调式的乐曲了。半音的出现是马林巴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古老的马林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葫芦马林巴,它比较完美体现了马林巴的音响,盛行期比较长,广泛为人所爱。所谓葫芦马林巴,就是在整体呈键盘状的发音板条下面挂上一个个大小不同的葫芦,并在葫芦上方开口处贴一结实的膜,据说这种膜是用蜘蛛卵制成的,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后来葫芦共鸣器被科学的木箱式共鸣器所取代,从而便产生了箱式马林巴。箱式马林巴的共鸣器是采用木制材料制作成类似金字塔形状,尖部在下,开口在上。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人对箱式马林巴又进行了改造,用金属管制作共鸣器,于是产生管式马林巴。
古老的马林巴分布比较广,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偏僻的山村、部落及城镇都有。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马林巴在形制上行行色色、异彩纷呈,除上面谈到的那几种外,还有象脚式马林巴、树干马林巴、桌子马林巴等。
早期的马林巴用于歌舞伴奏,在乡村、部落及宗教仪式上演奏。在非洲用于大众音乐、舞蹈音乐,有时也用它演奏古典音乐。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时首次在管弦乐中使用马林巴。在当时它也被被马戏和音乐厅作为独奏乐器使用。随着马林巴地位的不断上升和自身的不断完善,它的应用场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趋广泛。如今的马林巴主要用于音乐会的演奏,在管弦乐队、军乐队及各种乐队中都有马林巴的存在,有许多作曲家为马林巴谱曲,其中包括乐队协奏曲。更重要的是马林巴可以独奏,也可以由几个人组成重奏小组,还可以组成马林巴合奏团。另外与其它打击乐器的合作效果堪与大乐队媲美。世界上有无数个马林巴合奏团和打击乐团,可以说马林巴在打击乐领域里属领先地位。
马林巴发展
1894年危地马拉人S.胡尔塔多把马林巴发展成了双排键的就是带黑键的乐器。1920年是马林巴发展史上伟大的一年,美国人迪根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打击乐器公司,并制造了第一台带支架和金属共鸣管的马林巴,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马林巴琴。1986年日本马林巴演奏大师安倍圭子设计出了五个八度的马林巴用于音会独奏,从此马林巴开始成为打击乐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并成为成熟的全球化的独奏打击乐器。第一位世界级的马林巴演奏大师是美国人MUSSER,最早的一部马林巴作品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米约在1947年所做的《为马林巴和颤音琴而做的协奏曲》。[
基本构造
马林巴是一种非洲木琴。它的结构,音响与一般的欧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采用的琴板比红木的质地软,发音宽厚,音区低,余音较长,每块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这些共鸣体的大小,长短是与相应的琴板相适应的。在每个共鸣体上还开有1-2个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鸡蛋膜、薄纸或动物的尿泡。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和孔上的薄漠上,听起来嗡嗡作响,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
乐器分类
马林巴的形制是多种多样的,在非洲有三种主要样式,一种把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种把琴板排列在两根园木上,还有一种把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悬挂共鸣葫芦,演奏方式有坐在地上或挂在身上之分,一般多采用由头上包有橡胶的棍子敲击。
演奏技巧
基本演奏技法
马林巴的演奏技法非常复杂,技巧很高、难度很大、多槌进行演奏旋律、和声的乐器。“持槌”方面来讲,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两个槌的演奏方法,而且还要进行四槌甚至六槌演奏的训练。演奏技巧,包括单音的轮奏、滚奏,双音的击奏、滚奏,连续跑动性旋律音型、装饰音及和声的演奏等。随着造琴技术完善,音乐表现力提高,为其专门创作、改编的乐曲出现,以及作品和声织体的需要,四槌、六槌演奏法也就应运而生了。四槌演奏法又是马林巴作品中应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演奏技法。
最早的四槌演奏法谓之“传统演奏法”(Traditional)。其持槌方法为:每只手各持两根琴槌,交叉握手于手掌1 /2处,手形为水平姿势。外侧琴槌在内测琴槌下方,槌杆交叉处形成轴心。小指用第一部分,无名指用第二部分,握住外侧槌杆尾部3—4厘米槌杆交叉处,控制交叉点,形成胶链功能(琴槌扩张时无名指用第一部分)。无名指尖轻轻触抵大鱼际肌(拇指下方突出部位);中指弯曲关节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包住外侧槌杆;食指第三部
分外侧抵于外侧槌杆。手腕处于水平姿势,扣腕进行演奏。由于这种持槌方法两根琴槌琴杆交叉呈现为轴心状,所以也被叫做“交叉式持槌法”。传统演奏法进行演奏时,大约70%力量支撑来自无名指和小指;20%的力量来自于中指,10%的力量来自于拇指。不同度数音程的击奏主要是靠每只手拇指、中指和食指分别控制还和调节琴槌的张合来完成的。为了更清晰明了,现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音程,二度、五度、八度来阐述演奏手形。
二度音程是两根琴槌演奏时张合范围最小的度数。演奏时,拇指指心抵于内测杆的里侧,食指第二关节置于两槌杆之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绕住槌杆,手形呈抓物状。
五度音程的演奏手形是每只手两根琴槌演奏时张合比较自然舒适的度数。演奏时拇指略为弯曲,手指的第二部分置于内侧槌杆上方,控制和调节内侧琴槌的张合运动; 食指第二关节抵住外侧的槌杆,中指自然弯曲环包外槌杆,共同控制调节外侧琴槌的张合运动;小指和无名指弯曲控制两槌交叉处,指尖抵住掌心,仍承担琴槌张合及运动时的大部分力量,整个手形自然伸展。
八度或八度以上的音程是马林巴四槌演奏中每只手两根琴槌伸张的最大音程数,手形与演奏二度、五度音程有较大区别;拇指伸直,指外侧置于内侧槌杆的上方;食指伸直,第二关节外侧抵于槌杆,并向外扩撑,中指弯曲环绕包外侧槌杆,和食指共同来控制外侧琴槌;小指和无名指仍弯曲控制槌杆交叉处。八度及八度以上音程演奏时,每只手的拇指、食指及虎口的都要伸展达到最大限度,手形呈扩张状。
马林巴斯蒂文司演奏法
20世纪中后期,美国马林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斯蒂文司,在总结马赛尔演奏法优点的基础上,改进完善了这一演奏法,并成为至今世界上特别是欧美最为流行的演奏法——“斯蒂文司”演奏法。
斯蒂文司演奏法也是分开式持槌。每只手中的两根琴槌分别独立持于手掌中。内侧琴槌由拇指、中指和食指控制;外侧的琴槌由小指和无名指控制,槌杆末端不伸出手掌之外。小指和无名指提供给外侧琴槌持握力量,其中小指承担约为55%,无名指承担约35%,中指分担约为10%;内侧琴槌的持握力量主要靠拇指和中指提供。演奏时,手心朝内侧,手背向外侧旋转为90度,手腕上下垂直运动,这也是四槌演奏法中独一无二的直腕动作。手腕形态的改变,构成小臂一个垂直延伸部分,对两槌的伸张起到积极作用。斯蒂文司演奏法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手腕的姿势及动作上,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变革,就是两槌的伸张不是同时外扩,而主要由拇指和食指控制内侧琴槌旋转运动来进行,这一革新是对音程距离变化时,击奏音程(无论分解或和声)准确性非常有把握。
演奏二度音程时候,小指和无名指完全弯曲环绕包裹外侧槌杆,指尖触抵掌心;中指弯曲向下与无名指并拢,用第一部分的下侧夹住外侧的尾部,加强外槌稳定;中指第一部分上侧托住内侧槌杆尾部,指尖将内侧槌杆末端抵向拇指大鱼肌;食指弯曲呈勾状,第二关节处托住内侧槌杆;拇指自然平方,虎口并拢,向下用第二部分协助食指共同持握住内侧槌杆,整个手形类似拳状。
演奏五度音程时,小指和无名指完全弯曲,环绕包裹住外槌杆,小指第3部分及指尖将外槌杆末端抵向掌心;中指弯曲向下与无名指并拢,用第 1 部分下侧夹住外侧槌杆使其稳定;中指第2关节处上侧托住内侧槌杆尾部,第1部分及指尖将内侧槌杆末端抵向掌心;食指略微伸直,第3部分上侧置于内侧槌杆下方,支撑琴槌;拇指与虎口分开并伸直,用第2部分里侧协奏食指共同持握住内侧槌杆。整个手形不再呈拳状。
演奏八度( 八度以上) 音程时,小指和无名指仍然环绕包裹住外侧槌杆,指尖将槌杆末端抵于手掌小鱼肌;中指伸展略弯,用第 1 部分下侧压向外侧槌杆,完全脱离内侧槌杆;食指接近伸直,拇指伸直,共同捏住内侧槌杆。槌杆末端抵向掌心指根部位。整个手形类似鹰嘴状。这种姿势两槌伸张的距离约为 62 厘米。
乐器保养
马林巴的保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存放位置要在比较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禁止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爆晒。在用褪方面一定要讲究,绝对禁止用木琴褪来演奏马林巴,特别是低音区那将是毁灭性的敲击。要 根据自己马林巴的型号,尽量选用稍微柔软包线的褪。在搬运时注意音板不要挤压,最好有单独的 箱子,与其他部件分开。整体搬运和运输对马林巴框架的损坏比较大,一定要拆卸装箱运输,在拆装过程中注 意每个部件的位置,一但错误会造成损坏。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尘时最好用干燥的软布或棉布打理,金属部分,不易生锈的可以用湿布打理。
代表作品
安倍圭子的《樱花》《竹林》《儿歌》
社会影响
马林巴的制作被认为是乐器制造中最难的一项,它不仅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且非常了解选材的知识。制作马林巴需要优质红木,在木材的选择上十分苛刻,全世界能够制作马林巴的树木很少,分布范围也很窄。马林巴的普及,便使马林巴的制作也成了一些国家的一种产业,并涌现出许多马林巴制作大师。在危地马拉有一个制作马林巴的家族,从1911年到1935年间共制作了大小马林巴338台,平均每年制作14——15台,并出口到美、德、法等国家。在当时,危地马拉制作的马林巴很有名望,为其它国家制作马林巴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