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琵琶>琵琶教程>

琵琶曲中的文曲/武曲/文武曲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一、传统琵琶乐曲分类与文曲、武曲、文武曲

  传统琵琶曲中,按分类依据的不同,有多种分类,如:根据乐曲的速度特点而分为慢板乐曲、快板乐曲。根据乐曲的结构特点而分为琵琶小曲、琵琶套曲,本文所指的文曲、武曲、文武曲,则是根据乐曲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特点的一种分类。在通常的分类中,一般分为文曲、武曲、大曲,但是笔者认为,大曲当与小曲相对应而言,乃是以乐曲规模、篇幅为依据的一种分类方法,与文曲、武曲并列,似乎不甚协调,因此,主张用文武曲代之,因为在大曲的含义之中,还包括这是属于兼具文曲、武曲特点的意思,所以,在此称之为文武曲。

  在中国传统琵琶乐曲中,文曲、武曲之由来似已相当久远。

琵琶曲中的文曲/武曲/文武曲介绍

  隋唐时期,琵琶盛行于宫廷、市井,无论是宫中行事,或者是民间习俗,都有琵琶相伴。此时,虽无文曲、武曲之正式称谓,但从诗人之吟咏,亦可体味各具文、武之不同格调。如:“霜刀破竹无残节”①,“断弦砉騞层冰裂”②,“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③。这些似当具武曲的气势。又如:“四弦千遍语,一曲力重情”④。“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⑤。似具文曲之深情。再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⑥。这里当是兼具文曲、武曲特点的文武曲。

  元代,出现了像《海青拿天鹅》这样的武曲,使诗人杨允孚深受感动,而留下了著名的赞叹诗句:“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⑦。

  明清以后,琵琶丰富多样演奏指法的出现,乐谱的刊行,艺术流派的形成,基本奠定了文曲、武曲两种不同特点的演奏基础。

  明代,河南张雄,善弹《海青拿天鹅》,具有“五楹大厅中,满厅皆鹅声”⑧的效果。汤应曾擅长弹奏《楚汉》一曲,激烈动听,如“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有金声、鼓声、剑声、弓声、人马辟易声”⑨。此时,在演奏曲目中,文曲有《塞上曲》《洞庭秋思》,武曲有《海青拿天鹅》《楚汉》等。清代干隆、嘉庆年间(1736—1820),北派琵琶家王君锡,善弹抒情柔美的文曲《平沙落雁》,雄壮奔放的武曲《野马跳涧》《十面埋伏》。南派琵琶家陈牧夫,擅长弹奏文曲《昭君怨》,武曲《步步高》《海青拿天鹅》,文武曲《月儿高》。在姚燮《今乐考证》中,记录了《燕京王君锡派琵琶曲目》,有文板5首,武板7首,大曲1首,另有杂曲1首⑩;同书载《浙江陈牧夫派琵琶曲目》,有小曲49首,大曲5首,其中,小曲多文板,大曲多武板⑾。

  ——

  注:①②⑤元稹《琵琶歌》(鼓庆生、曲令启选注《唐代乐舞书画诗选》第47、46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北京)。

  ③佚名《琵琶》(鼓庆生、曲令启选注《唐代乐舞书画诗选》第53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北京)。

  ④白居易《听琵琶*弹(略略)》(鼓庆生、曲令启选注《唐代乐舞书画诗选》第45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北京)。

  ⑥白居易《琵琶行》(鼓庆生、曲令启选注《唐代乐舞书画诗选》第19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北京)。

  ⑦参见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734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北京)。

  ⑧⑨参见樊愉《琵琶艺术的发展历史及近代琵琶流派简述》(上海音乐出版社编《中国琵琶名曲荟萃》第339页,1997年,上海)。

  ⑩⑾姚燮《今乐考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第6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北京)。

  19世纪以后,南派琵琶在江浙一带兴起,逐渐形成了主要以地域为界定的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上海派等近代琵琶演奏流派。它们对文曲、武曲和文武曲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无锡派琵琶艺术的创始人首推华秋苹(1784—1859),他和他的兄弟华映山、华子同等人,根据王君锡、陈牧夫的传谱,辑成《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三卷,其中,北派文板6首,武板7首,大曲1首,杂曲1首;南派文板18首,武板12首,随手八板5首,杂板14首,大曲4首。在其传谱和传人的演绎中,体现了南北兼蓄、刚柔并举的特点。

  平湖派琵琶艺术以李氏一脉五代世传而闻名。李芳园(约1850—1901)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编订出版《南北派十三大套琵琶新谱》,收录文曲6首:《平沙落雁》《浔阳月夜》《陈隋古音》《塞上曲》《青莲乐府》《霓裳曲》;武曲5首:《满将军令》《郁轮袍》《淮阴平楚》《海青拿鹅》《汉将军令》;大曲2首:《阳春古曲》《普庵咒》。平湖派在弹奏文曲时,要求婉约轻扬,柔腕轻拨,如珠落玉盘般奏出舒展徐缓的旋律,并有余音缭绕之感。武曲演奏则追求表现雄健豪宕势不可挡的气概,讲究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处理。

  浦东派琵琶艺术的始祖当推上海南汇的鞠士林。其弟子有鞠茂堂、陈子敬和程春塘等。人称“陈善武套,程善文套”。陈子敬之再传弟子沈浩初编著《养正轩琵琶谱》,收录了《夕阳箫鼓》《武林逸韵》《月儿高》《陈隋》等文曲4首,《将军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水军操演》等武曲5首,《普庵咒》《阳春白雪》《灯月交辉》等大曲3首。浦东派对文曲、武曲、大曲的区分比较严格。演奏文曲时,要求柔婉细腻;演奏武曲时,讲究气势宏伟;演奏大曲则有强有弱,有刚有柔,文曲武曲的演奏手法兼而用之。

  崇明派琵琶艺术的代表人物有沈肇洲、刘天华、徐立荪等。沈肇洲编辑的《瀛洲古调》,收录慢板乐曲22首,快板乐曲17首,文板《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汉宫秋月》等5首,武板《十面埋伏》1首。其中以慢板曲、文板曲为特点,演奏时,弦的定音不高,速度缓慢,讲求细腻文静。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宜相间为用,则疏密得宜。”曲趣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而繁简得宜,盖易学柔中之道也。……花音非不可加,在得当耳,加之而善,可增曲趣,加之不善,即不脱拍,亦必走腔。”①

  上海汪昱庭派琵琶艺术代表人物是汪昱庭,他所编著的《汪昱庭琵琶谱》,收录文曲《青莲乐府》《塞上曲》《月儿高》《浔阳月夜》《汉宫秋月》《平沙落雁》等,武曲《将军令》《郁轮袍》《淮阴平楚》等,大曲《阳春古曲》《灯月交辉》《普庵咒》等。汪氏一生追求音乐的普及、改造和改良。他曾对《十面埋伏》进行删节,使乐曲结构精练集中,音乐更富于层次感,因而成为今人普遍采用的演奏版本。《阳春古曲》原有十段,汪氏将它删去三段,在结构上也做一些更动,人称汪本为《小阳春》,在音乐处理上将末段尾部旋律翻高,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使音乐跃人高潮。汪氏的这些加工,对文曲、武曲、文武曲的艺术性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正是在以上这些历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使琵琶的文曲、武曲、文武曲臻于完善。

  二、文 曲

  琵琶文曲,指的是以抒情优美、简朴动人的旋律,深刻表达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生动展示令人向往的意境的乐曲。如《浔阳月夜》《月儿高》《汉宫秋月》《塞上曲》《青莲乐府》《飞花点翠》等。

  琵琶文曲在乐曲格调上的特点是抒情性和写意性。抒情性,就是着力于内心思想感情的深入挖掘和表达;写意性,就是善于用概括性的手法展现深邃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地融化于音乐的艺术境界之中。在传统琵琶文曲中,有些乐曲偏重于景色的描绘,如《浔阳月夜》《飞花点翠》等;有些乐曲以人物内心感情的表达为主,如《塞上曲》等;也有既写景也写人的内心感受的情景交融的,如《青莲乐府》等。在对这些乐曲进行理解时,乐曲标题固然是一个重要依据,但是不能仅限于乐曲标题的狭小范围,而应当从宏观着眼,扩大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背景、环境;气氛、格调以至精神面貌。如《塞上曲》,如果只从各段小标题看,好像是在描绘王昭君于历史情节演变中不同阶段的苦闷、怨恨、悲切、忧伤、思念等思想感情,因此,有些琵琶演奏家刻意雕琢王昭君的如泣如诉的哀怨之情,全曲演奏得轻柔婉转。但是,如果进一步挖掘该乐曲的内涵的话,全曲除了充满令人深受感动的哀怨情绪外,还应表现时而抑郁、时而开朗的情调,哀怨中有激愤之情,忧伤中有思念祖国家乡之意,应当表达女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体现一种格调更高的情操。

  ①转引自李民雄《琵琶音乐述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上海卷》上册第72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北京)。

  又如《青莲乐府》,在展示月白风清、松动泉流的一幅诗意般的画面的同时,还应着力于乐曲的典雅古朴、诗意盎然,表现幽静高雅的气氛和飘然欲仙的超凡意境。

  琵琶文曲在演奏上,常用推、拉、吟、揉、擞、打、带、轮指、泛音等技法,并将虚音与实音作恰切的配合进行。在琵琶演奏中,擞、打、带等技法只*左手指触弦发音,称为“虚音”;而双手配合弹奏的吟、揉、推、拉、泛音、轮指等指法则称为“实音”。如《浔阳月夜》就是充分发挥了琵琶文曲的演奏特点,巧妙地运用了推、拉、吟、揉等技法,而使音乐意境优美而富有诗意,如同展现了一幅清丽的中国写意风景画,给人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特别在第一段“江楼钟鼓”中,先以弹挑及半轮接挑,由慢渐快来模拟鼓声、箫声,描绘夕阳映江面,晚风拂涟漪的景色,随后运用推、拉、吟、揉、绰、擞、泛音等技法,奏出优美如歌的音乐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意境深远;第八段“桡鸣远濑”和第九段“欸乃归舟”,运用弹轮挑弹和摭弹,间以推、拉、擞、打等技法,奏出复线式递降递升的旋律,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渐强,表现了归舟、浪花、橹声由远而近的意境;第十段“尾声”,在低音区(一把位)以舒缓的速度,自由的节奏,<

相关文章 推荐

琵琶曲中的文曲/武曲/文武曲介绍
人气:209
琵琶教程
琵琶曲中的文曲/武曲/文武曲介绍

大家都在看

传统琵琶作品三大类介绍

传统琵琶作品三大类介绍

弹琵琶 分为: 1.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等) 2.文曲(夕阳箫鼓,昭君出塞,汉宫秋月 月儿高,青莲乐府 ,塞上曲等) 3.文武曲(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龙船等)...

琵琶教程 147 阅读

琵琶演奏的左手指法全方位介绍

琵琶演奏的左手指法全方位介绍

按音 按音类包括断音、虚按。 按音是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几乎在每到乐曲,每个乐段, 每名乐名中都要用到按音.琵琶上的各只相与品, 都是表示每个音的位置,当我们需要得到某音时...

琵琶指法 212 阅读

琵琶有哪些分类?琵琶的类别详解

琵琶有哪些分类?琵琶的类别详解

一、五弦琵琶 二、南音琵琶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四、水晶琵琶 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

琵琶教程 2027 阅读

描写琵琶的诗句汇总

描写琵琶的诗句汇总

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 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今屑文, 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

琵琶百科 60 阅读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其形...

琵琶百科 116 阅读

琵琶演奏中技巧的运用与情感体现

琵琶演奏中技巧的运用与情感体现

音符与节奏节拍的组合既可以发出美妙的乐音和旋律,还可以体现不同而真实的情感,如圣一桑所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的确,音乐表达的情感有时远远...

琵琶百科 137 阅读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副标题 副标题...

琵琶曲谱 214 阅读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曲谱 495 阅读

琵琶的结构教学

琵琶的结构教学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

琵琶教程 173 阅读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曲谱 199 阅读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曲谱 147 阅读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副标题...

琵琶曲谱 194 阅读

学琵琶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琵琶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要学会一件乐器(不仅指琵琶),首先应学会识谱。这是学习乐器必备的技能。识谱包括五线谱和简谱,我国民乐大多数都是用简谱记谱。因此,学会琵琶只要掌握简谱识谱就可以了,此外还...

琵琶入门 336 阅读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曲谱 132 阅读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琵琶视频教学 27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