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唢呐演奏家。他演奏(自己创编)的《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婚礼曲》、《驻云飞》等等许多唢呐名曲,更令听众赞叹不已,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正是任同祥,率先使我国的民族乐器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为民族器乐增添了光彩。
1953年,在北京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台上,有一位唢呐好手以一曲“百鸟朝凤”得到首都音乐界的高度评价,这就是来自山东的任同祥。
随后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后又多次到东欧及东南亚各国演出,获得过缅甸国家金质奖章。他的唢呐演奏从容自如,干净利索,音色柔和圆滑,善于运用滑音、舌根吐音、双吐音等技巧。
他自幼随伯父保盼一一嘉祥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学唢呐和各种民间打击乐器,参加当地的鼓乐班的演出,并拜各地的行家为师。
经他整理的唢呐曲“一支花”、“风阳歌绞八板”和创作的“庆丰年”等曲子, 是唢呐的保留曲目, 并录制了唱片在国内发行。1954年,他在上海歌剧院任演奏员,并兼任上海音乐学院的唢呐教师。
结束流浪生活
1953年,任同祥通过县、省层层比赛而被遴选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 便开始了他艺术生涯的新篇章----从民间乐班的乐手晋升到专业的上海歌舞剧院独奏演员,从而结束了二十余年的鼓乐班的流浪生活。
同年,任同祥代表国家,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民间器乐比赛。他以炽热奔放的激情,娴熟精湛的技艺,质朴浓艳的风韵,俏丽多姿的格调,成功地演奏了他的代表作《百鸟朝凤》等唢呐佳作,一举获得了银质奖章。
世界舞台
1954年任同祥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博得高度评价,并又获得缅甸国家授予的金质奖章。此后,任同祥又陆续访问过前苏联、波兰、朝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极度赞赏。从而使居于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之首的唢呐,不单跻身于世界舞台,而且蜚声于寰宇乐坛。展示了它无以伦比的异采和神韵,进而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和蓬勃的生机。
佼佼者
。任同祥1927年出生在山东嘉祥县,该县吹奏唢呐甚为普遍,故而被誉为唢呐之乡。任同祥家里的男性都是当地鼓乐班的乐手,尤其是他的伯父,笙、笛、唢呐、鼓板,无一不精,是鼓乐班里的名乐手。因此,任同祥自幼即受到鼓乐班的影响及民间音乐的熏陶。六岁时,已学会打节奏,便参加了鼓乐班打鼓板,并听会了不少民间曲牌。十岁开始从伯父学吹唢呐,继而又学习笙、笛。由于他聪慧灵敏,奋发图强,虚心好学,技艺突飞猛进。 十三岁时,已全面掌握了上述三种乐器,并开始在鼓乐班里领奏,同时继续攻学唢呐和笛子。十六岁时,他唢呐、竹笛、笙的技艺,已逾越鼓乐班里的老乐手,跃于乐班的首位, 他时而担任唢呐领奏,成为鼓乐班里最活跃的人物,已无人能与他媲美,是鼓乐班里的佼佼者。
竹笛
然而,他并未满足,更无使用傲意。反而觉得更应奋力上进。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竹笛功底还不够厚实,于是他在继续研习唢呐艺术的同时,继而悉心攻学竹笛。乃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充实曲目,以此扩展竹笛艺术的境界;二是探索唢呐的某些技巧运用到竹笛上,丰富竹笛的技法。他利用鼓乐班四处奔走的时机,每到一地,便寻师求艺,悉心钻研。
民间的传艺方式是口授,即先学唱曲,要把每首乐曲的曲情、音韵、风格、音调完全唱出来后,再学吹奏。任同祥苦学七年,学得笛曲百首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柳子戏曲牌,是民间艺术家经长期的演奏实践,不断加工整理,使这些戏曲曲牌脱颖而出,升华为一首首完美的竹笛独奏曲。
任同祥通过这长期的学习,开阔了眼界,不但使竹笛技法更加纯熟,更突出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对乐曲的表现能力。
在学曲的同时,任同祥又不断探索唢呐的某些技法运用到竹笛上。他先是把唢呐的重要技法循环换气,巧妙地运用到竹笛上,继而又将唢呐的长、短花舌,各种吐奏等等技法,同竹笛的同一技法相结合,并加以交融,使竹笛的技法更臻完美、丰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七年的奋力苦学,任同祥的竹笛艺术飞跃提升,终于达到了博大精深的境地。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建树了自己的演奏特点。这就是:质朴奔放、生动传神、 音韵纯美、俏丽多姿、风味浓艳、个性鲜明。 由于他竹笛的功底雄厚,因而他气力充足饱满,气息运用科学,按指敏捷精确,所以无论在何种天气,何种环境条件,他的竹笛演奏始终都保持良好的音准,而且音质纯净丰满,音色晶莹秀美,吐音灵巧清晰,犹如颗颗明珠落盘。尤其他的花舌技巧,更是出色,他吹奏的长花舌一口气可以延续几个小节,而不松气,并且往往都是与滑音、历音结合一起吹奏, 俏丽生动,富有活力。概而言之,他的滑、打、抹、颤、唇、舌等种种技巧,都极为灵活, 而且变化多端、卓而不群。
综观任同祥的竹笛艺术。以本站介绍的几位笛艺名家而论,每一位名家都是由于熟悉某一个艺术品种,而又长期受到其影响和熏染为主要因素,从而崛起并建树了自己的艺术 风格。如有的是以熟悉某地区一种戏曲音乐或者是某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主要因素。显然, 任同祥则是长期受到山东鼓吹乐的熏染和柳子戏音乐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及种种特征的,因此,他同样应立于名家行列,而且是独树一帜的。
笛艺十分高妙
1955年,任同祥在北京结识了笛艺名家刘管乐先生,并向请教竹笛技艺。刘管乐便演奏了自己的代表作《荫中鸟》等名曲。任同祥随即也用竹笛绘声绘色地吹奏了许多鸟鸣, 又演奏了自己的代表作《一江风》等佳曲。刘管乐先生听后异常惊讶,并赞佩任同祥的笛艺十分高妙、格调独特、不同凡响。
告别之作
1956年,任同祥先生与笛艺名家赵松庭先生应上海唱片厂之约,联合录制了一张唱片, 赵先生演奏其代表作《三五七》(根据浙江婺剧改编),任先生演奏其代表作《一江风》(根据山东柳子戏曲牌改编),这张唱片传播甚广,影响甚远。1993年8月,二位先生又同时 应台湾有关部门邀约,在赴台湾教学演奏时,赵先生意味深长地向任先生提及这张颇有历史意义的唱片,并引以为悦。任先生自灌制这张唱片后,他再未登台独奏过,这张唱片成了他竹笛独奏的告别之作。
可歌可尊
人们不禁要问,任同祥既然有如此深湛的竹笛技艺,又学有许多竹笛佳曲,为何不再独奏呢?笔者怀着同样的不解,曾当面问及他本人,而他的回答,却有点出乎意料。他说他的竹笛功底厚实,技巧全面,曲目也很多,完全能胜任独奏,并且相信能同唢呐一样会受到听众的欢迎。但正因为如此,更不应表露,因为他一踏入上海歌剧院就一直担任唢呐独奏,并得到多方珍视,若再兼任竹笛独奏,那么其他人很难再登上这个显赫的位置……于是任 同祥的竹笛自1956处灌制了那张唱片以后,再未独奏过,而是伴随着他的笙(任同祥学笙也下过一番苦功夫,因而他的笙的技巧娴熟全面,技艺精湛,尤其他即兴演奏的本事更为超绝。一首简单的戏曲小曲牌,经他添枝增叶的演奏,即刻升涨为一首精美的独奏曲。)一直参加乐队伴奏延持至今。但从任同祥这句句朴实的话语里,却充分显示了他那憨厚、严谨、谦和、尽让、气度开豁的种种高尚品格,令人叹服而敬佩,他不愧为是一位可歌可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