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百科>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民间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民间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兹后,筝常常因之而被称为“秦筝”了。
  筝的早期形制,据汉《风俗通》所引古音乐文献《礼倠记》的佚文,说是“五弦筑身也”,但其时五行学说盛行,究竟是记录的原始筝制还是臆测就不得而知了。现在一般认为,筝是由早期的五弦发展为汉代的十二弦筝,进而为隋唐的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五弦,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筝。
  近年江西贵溪春秋崖墓群出土了两张十三弦筝,这件珍贵的文物,弥补了早期文献记载的不足,它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且其形制业已发展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使我们明白了十三弦筝并非产生于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的筝制了,只不过早期的十三弦筝多用之于雅乐,称之为“颂琴”而已。
  汉代早期对于真秦之声的秦筝显然是有所讳忌的,官方记载的音乐史志均未见著录。但民间酒会却往往以弹筝击缶为全部的音乐活动,后世还盛传着邯郸女子秦罗敷弹筝作《陌上桑》之歌的故事,可见西汉时秦筝在民间已经流传很广了。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最初由徒歌,进而为但歌,逐步发展成为六、七种丝竹乐器更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相和歌”,在未歌之前和弄后有所谓“五部弦”、“六部弦”,就是弦乐合奏的前奏和间奏曲。而筝、笛则是其中的主奏乐器。汉代还有《筝笛录》的专书,记录有“胡笳”等曲目,这是筝曲器乐化的开始。而后,又由相和歌产生了纯器乐的“但曲”。 张永《元嘉正声伎录》(公元424——453)载有“但曲”七首:《广陵散》、《黄老弹》,《飞龙引》、《大胡笳鸣》、《小胡笳鸣》,《鹃鸡游弦》、《流楚窈窕》等,都是器乐合奏曲,同时也是筝独奏曲。就这些曲子来说,都不是秦声而是楚声;其结构规模,比起西汉“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的筝歌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筝的崛起乃是随着汉代晚期相和歌的兴盛而获得飞跃发展的。
  表演艺术和乐器构造性能的进步总是相互促进的。汉魏相和乐的筝,已基本定型,一个六尺长的上圆下平的琴身,上张十二条弦,高高的柱子,弦急声高,又多用骨甲代指,弹起来筝筝作响。比起声音细微的七弦琴和体积笨重的瑟来,筝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演奏已有了“大兴小附,重发轻随”的勾搭及撮弦、促柱等手法,和今天的弹筝技巧已没有多大差异了。这时演奏的曲目,既有前代的雅曲像《驺虞》、《鹿鸣》等,又有当代民间的新声,正如《古诗十九首>>所说的:“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秦筝以其清新美妙的音乐倾倒了无数的诗人骚客,现存古代的筝赋的作者如侯瑾、阮禹、傅玄、贾彬、顾恺之等都是汉末、魏、晋时人;弹筝的名手,除了郝索、陆太喜等民间筝手外,魏文帝、游楚、桓伊、谢仁祖、何承天等王公贵人也竞相习弹,蔚成风气。这一时期是古筝艺术史上空前兴盛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东晋、南北朝继相和乐而起的清商乐中,筝更广泛地用来演奏吴歌和荆楚西曲。有名的吴歌《上声歌》,就是由于筝使用了“上声促柱”的手法而得名;而《三洲》、《采莲》、《乌夜啼>>等西曲也是筝常演奏的代表性曲目。可知古筝艺术是不断吸收着民间音乐的营养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的。
  大约在梁陈之际十三弦筝逐渐兴起,到了隋代,十三弦筝在雅乐中的地位已完全确立,但十二弦筝的传统却随着清商乐而流入隋唐燕乐,直到唐末,才因清乐的衰微而为十三弦筝所取代,而其定弦的原则,却被十三弦筝继承下来了。如唐筝中的平调调弦法,其渊源无疑是来自魏晋的清商三调的。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普及的程度,甚至使有着深厚传统的七弦琴音乐受到冷落。弹筝名手辈出: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李从周,崔七等,她(他)们精妙的筝艺常为诗人们所称颂。燕乐的兴盛给秦筝艺术以更为广阔的天地,有名的大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伊州》、《凉州》等,也都曾被吸收为筝的独奏曲。开成中(公元839年)扬州崔氏女所弹的十首筝曲《迎君乐》、《槲林叹》、《秦王赏金歌》、《广陵散》、《行路难》、《上江虹》,《晋城仙》、《丝竹赏金歌》、《红璁影》、《思归乐》,都是二十八至四十几段的大曲;其调名有正商调、分丝调、小石调、双柱调等。《乐府杂录》说筝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用于二十八调,从上述十首曲的调名来看,民间筝乐的调弦法还不止于此数,由此可见高度发展的唐筝水平。
  唐代雅乐中也使用着筝(称为颂瑟),祖孝孙,张文收所考定的十二均旋宫之乐,使筝的旋宫性能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完善。《治筝类要》中所载旋宫十二均,就是转刊的唐代古筝的旋宫方法。
  唐筝丰富的宫调形式和宏大的曲子结构,堪称传统筝乐的顶峰。随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唐筝远传至边陲域外;其绪余下及宋代。影响所至,甚至北宋的琴瑟调品也在借用着筝的调弦方法而弹奏操弄的,这曾使得当时的雅乐家房庶为之感慨不已。南宋经五代、靖康战乱,唐代的许多传统音乐都已散亡,但宫廷燕乐中还有筝独弹,领奏、合奏等多种形式,只此可见唐筝影响之一斑。
  明代筝制已增至十四、五弦,音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只是由于复古思想的影响,筝被看作俗乐,乐人的地位低下,教坊乐户、歌伎伶人,每被官府传唤以筝歌侑觞,如江宁教坊的李节,善弹筝唱歌,受到作曲家和文人的赏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士大夫既不屑为之,弹筝艺人仅靠口授心传,又无力刊刻筝谱,在集诺之风最盛的明清五百余年间,竟无一部筝谱传世,由于没有这个桥梁,至使前代不少筝乐传统,日渐消亡,古曲目及多种定弦的方式,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元明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对筝乐有着很大的影响。明代中叶北方流行一种以筝、琵琶、三弦等乐器合奏与伴唱的“弦索”,其曲目有北词清弹六十余套。这种传统表演方式,后来一直沿传到近代。值得注意的是周亮工《书影》中详细记录了公元1506—1624年间三种不同的筝歌艺术:明武宗时教坊乐人梁三姑,弹筝独步一时,她的表演,唱词间夹有说白,更便于敷演故事情节。弹奏时“洪往舒归,鲸骇鸾续,更时时罕折柱状,已若风雾烟雨、共冷冷也”,她高超的技艺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量。稍晚些时的田玉环,不是梁氏一派,她的筝艺更多受到姑苏、太仓的琵琶和仪征、扬州的陈隋古调的影响,表演时演唱重于弹奏;刘弱弹筝则干脆唱起甘州、桐城诸歌,如北风凄劲、戌土秋怀,正是秦筝慷慨悲歌的遗意。而他的演奏“连丝并拨,雨霰惊飞”,也有着很高的水平。据周亮工的见闻,明代末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绝艺了。
  秦筝自早年传入中原,赵、郑、楚、吴相继流行,后来,随着客家人的三次大迁陟,秦筝又传至闽、粤。古筝艺术的花朵,遂遍及全国各地。流传至各地的筝乐,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民俗、方言等因素长期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音乐互相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在近代发展成为不同的流派。 最著名的有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等几大流派,其渊源都可以上溯到清代。这些流派不但具有着各不相同的代表性曲目,有着各具特色的音韵特点和演奏风格;有些在记谱上也有独具的谱式,如山东的花字工尺谱,潮州的二四谱,这使源远流长的古筝传统艺术更为绚丽多彩。
  这些流派的曲目由于历史的和整理记录的条件不同而多寡不一,如中州古调有六十余首,汉阜古谱有四十余首、齐鲁花字工尺谱二十首、武林筝曲十首等。这批珍贵的遗产,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筝艺术的结晶,它不但是我国古筝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关文章 推荐

唐诗与古筝艺术漫谈
人气:515
古筝百科
唐诗与古筝艺术漫谈
唐诗与古筝艺术漫谈
人气:172
古筝百科
唐诗与古筝艺术漫谈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人气:167
古筝百科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人气:160
古琴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人气:145
古琴百科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人气:105
古筝百科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人气:104
古筝百科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古筝艺术学习的定义
人气:92
古筝百科
古筝艺术学习的定义

大家都在看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jnf 进复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进复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于按位弹得声后,即上一位有声曰进,随即归本位有声曰复,共得三声。运指先扬后抑,取音连活圆...

古琴教程 69 阅读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曲谱 274 阅读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古琴视频教学 179 阅读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du 逗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逗字的减字体式。 弹法:或减作 左按右弹,两指相斗出声,也就是迎按位上之声,注下按位,以当本位之声为逗。与撞法不同,撞...

古琴教程 201 阅读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hǔshng 浒上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浒上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或单写 午 字。按弹得声少息,即上一位有音,速过别弦接弹,这一上的声音名曰浒。取音虽直而...

古琴教程 98 阅读

古琴的常用材质

古琴的常用材质

历代造琴都重视选材标称琴材为面桐(梧桐)底梓,所谓阴阳材,桐木为阳材,梓木为阴材,琴面板起传音和振动发声作用,故常选质轻而传音良好的桐木;琴底板起托音(匮音...

古琴百科 122 阅读

琴与萧的绝响

琴与萧的绝响

在我国古代吹管乐器中,箫是最具古典风味,最富文人气质的一种乐器。 早在几千年前,箫就在我国民间流传了。那时的箫均为单管的言箫。 汉代以后,出现一种等管形制的排...

古琴百科 231 阅读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李凤云(公元 1961 年 ),天津人,现代广陵派女琴家。 李凤云于公元 1976 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 1981 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主修琵琶,并随陈重学琴, 1985 年毕业并留校任...

古琴名家 301 阅读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虞山派 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这是一个充满变动更替的时代。朝政的紊乱,帝王的荒淫,政教的分离,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得士大夫的心态呈现出躁动和愤激...

古琴百科 371 阅读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sǎn 散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散音的散字的减体式。 弹法:左手不按徽位,仅以右手个指弹弦,名为散音。下指不刚不柔,宜在岳山与一徽的中间着弦弹拨,得出中和的音声。...

古琴教程 67 阅读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琴曲结构 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此外还有一些远古的琴曲,从其他音乐体裁移植过来的琴曲,以及专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们又有自己...

古琴教程 193 阅读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古琴赏析 117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 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 》 年 代: 明(1368-1644) 长 宽 厚: 长 126 宽(额 21,肩 22.5,尾 15)厚 5.5 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琴面呈小蛇腹间冰裂断纹,琴底为小蛇腹...

古琴赏析 86 阅读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206 阅读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历来论及古琴, 虞山派是必谈的话题,然综观当今琴坛,甚至延伸到上一辈琴家,只要将他们所弹琴曲和虞山派代表琴谱《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所载曲目加以对照,...

古琴百科 1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