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传自南朝梁代隐士丘明(公元494—59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文字琴曲谱,可见古人对于音乐理论及音乐旋律的领悟已非常高深。
01 音乐的起源
说起音乐的起源,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音乐其实在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说有了,大自然天然形成的有规律和节奏的声音其实就是音乐的一种,如海浪声、鸟叫声。关于音乐起源的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是音乐来源于劳动,人类通过体力劳动,如打独、采果子时,为了统一、配合的行动,利用各种声音,如呼喊声、敲打声来进行交流,当收获到胜利的果实,为了庆贺收成的喜悦,不由自主的自创出一种快乐的欢呼声,这其实也就是音乐最初的雏形。第二种说法是来源于语言和情感交流,当人类在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个人情感时,如激动,高兴、痛苦、悲伤时,都会自然流露出不出的声音来进行情感的宣泄,达到释放。第三种说法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声音的模仿,这个说法比较简单和也比较容易被接受,因为大自然的声音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本身就非常丰富。
2021年8月,为了调和之前的许多理论,音乐学家萨维奇和一群跨学科的共同研究者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他们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理论”。他们认为文化音乐和生物音乐性是在一种“基因-文化进化”中共同发展的。
他们的想法建立在塔夫茨大学认知神经学家阿尼鲁德·帕特尔的工作基础上。帕特尔认为,音乐最初是一种发明,但它被证明在社会联系中非常有用,从而开启了一个进化反馈回路。自然选择开始偏爱这种人类创造的新发现的音乐性,就像早期人类掌握了火之后,自然选择偏爱消化熟食的能力一样。
萨维奇和他的同事们还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社会关系,包括我们与同伴建立和维持关系的许多方式。他们认为,音乐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粘合剂”,但它也有助于安抚哭泣的婴儿和吸引异性,以及其他事情。
02 音乐的原理
1) 振动频率决定音高。
众所周知,声音的本质是传播媒介的振动,耳膜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位,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而对于人类所定义的每个音高,都有与之对应的客观频率,这与声音的另外两大特性——音量和音色毫无关系(振动幅度决定音量,波形和传播媒介决定音色)。因此,唯一决定音高的因素就是发生源的振动频率,以“Hz”(赫兹)为单位。赫兹(Hertz,Hz)是指每秒周期运动次数,通常在做乐器的调音时,都会用La(A)音做为基本音,所以,当我们说A=432Hz时,指的就是在中央C上方的La(A)音的声波每秒振动432次。
1939年9月,英国标准协会(BSI )在伦敦召开了一次正式会议,会议规定了中央C上的标准音高为A=440Hz。这一规定在1953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目前世界通用的国际音高标准。也就是说,从1953年开始,我们听到的“符合标准”的音乐,频率都是440Hz。
因此根据振动频率的不同,衍生出了音乐中的低音、中音与高音,简谱中点号在数字的下方代表低音,在数字的上方代表高音。
2)振动时长决定音长
在音乐中,音的长短是用音符来表示的,用“拍”来计算,唱的拍数越多,声音就越长;反之,声音就越短。
在数字下方代表减时线,声音越来越短;在数字右方(如1---)代表增时线,声音越来越长。
3)振幅大小决定音强
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 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通俗来说,音乐的力度就是音乐的强度。当你在欣赏乐曲时,总会感觉到有一些音节的力度相比较更强一些,有一些就相对偏弱一些,力度的变化通常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形式之一。
4)振动波形决定音色
具体的来说,音色的类型,是由振源的特性和共振峰的形状共同决定的。就振源来说,谐波强度衰减快,音色就很柔和,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声和弦乐器;谐波强度衰减慢,音色就很坚硬,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乐器(特别是双簧管和萨克斯管)。就共鸣腔来说,共振峰出现在较低的频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长笛;共振峰出现在较高的频率上,声音就明亮,例如小号。某些音色具有多种特性,例如人声的音色既柔软又暗淡,双簧管的音色既坚硬又明亮,圆号同时具有暗淡和明亮的音色。
音乐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最好的礼物,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又是决定音乐组成的基本要素,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声音的理论和音乐的特点,作为一位资深的音乐爱好者,希望本文能给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一点点作用,不仅仅要知道音乐该怎么玩,更要知道音乐为什么能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