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阮美文:弹中阮的男人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1-14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孤独的身影,
在尘世中前行。
弹中阮的男人,
坚毅如磐石!
一把中阮,
四根琴弦,
弹过春夏秋冬,
弹过人生冷暖。
高山仰止,
流水涓涓。
弹中阮的男人,
从不停下脚步。
巍峨雪山,
荒凉大漠,
茫茫草原,
有他的地方,
理想就在前方。

无论是江南水乡,
还是胡同巷口,
还是黄沙古道,
还是彩云之南。
弹中阮的男人,
用自己的对生活对自然的参悟,
留下那一卷卷,
美丽的篇章。
弹中阮的男人,
从不与人纷争。
他的琴声,
包含了他的喜怒哀乐。
月下花前,
北海风雪,
阳关折柳,
高山流水。
每一曲琴中蕴含无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弹中阮的男人,
一路向前!
人气:195
人气:213
人气:504
人气:719
人气:339
人气:296
人气:314
人气:518
人气:204
人气:132
人气:171
人气:1680
一、音乐感的培养。中阮是一种乐器,乐器自然属于音乐的范畴,儿童学习中阮,在不知不觉中就在丰富自己的音乐感,音乐感必须得从小开始接触,错过了儿童期,那么以后再接触,高度就...
中阮百科 283 阅读
音乐带给人的体验是很奇怪的,忽然间,简单的旋律,就将人带入其中,或者悲伤,或者喜悦,或者激情,或者唯美,好像自己突然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世界,自由的徜徉在其中,不能自拔。...
中阮百科 209 阅读
中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是古琵琶的一种,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阮由汉代琵琶衍变而来,其历史悠久,音响富于特色。...
中阮百科 158 阅读
时间还是在大唐治下,不过已经过了盛唐万国来贺的时候,安史之乱早已平息,但各地开始藩镇割据,好在大唐的余威还在,藩镇也还比较老实,中原及江南一带,还是比较稳定,经济繁荣,...
中阮百科 81 阅读
阮是民族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弹拨乐器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和需要,我公司与中央音乐学院薯名中阮演奏家、教育家徐阳教授,为了推动民族乐器的发展、充分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保...
中阮百科 162 阅读
艺术是伴随人的一生的,改变人对生活的认识,获得永久性精神享受的途径。中阮艺术是一门高尚的艺术,要从小开始接触和培养。首先,就得从中阮的感受力来培养,中阮感受力的培养有哪...
中阮百科 156 阅读
阮之名,竹林贤。秦一统,修长城。 有鼓焉,名弦鼗。每聚集,手持摇。 后添弦,成器乐。及至汉,和亲胡。 为解忧,命制器。依弦鼗,成琵琶。 传汉末,群雄起。有贤达,避世乱。 饮美酒...
中阮百科 238 阅读
01 介绍 阮起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中国,在汉时称为秦琵琶。魏晋名士阮咸将阮完成了改革,后人称之为阮咸琵琶。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据《新唐书元行冲》载,...
中阮百科 140 阅读
在学习中阮的过程中,很多琴友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弹的速度越快,水平越高,于是在求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固然,弹得快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很多乐曲中确实需要表达激烈亢奋的感情...
中阮百科 138 阅读
不管是什么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古人云:无规不成方圆。规则是让人更加有序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作为一个中阮人,什么样的才算合格呢? 一、爱护中阮。我想这一点,大家都很好理...
中阮百科 138 阅读
阮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乐器,据传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发明的,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后经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随着人们生...
中阮百科 199 阅读
阮的品种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形成一族系列乐器。各种阮的定弦及音域均不相同,在乐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大、中、小阮以五度关系定弦...
中阮百科 224 阅读
阮,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实践中创造出的传统乐器,也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乐器。吉他,是西方乐器的代表,世界著名三大乐器之一。阮和吉他,相隔千里,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二者的声音又是...
中阮百科 548 阅读
一种乐器,流行久了,便成了一种艺术,一种艺术,经历了时光的洗礼,便沉淀成为一种文化,拥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才能传播得更远,传承得更久。中阮出现还要追溯到秦汉时期,魏晋时期...
中阮百科 268 阅读
一、关于阮及其常规组合 阮,是一件四弦的民族弹拨类乐器,它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出现了。相传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巩固之外,还征调了大量的徵夫来...
中阮百科 25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