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手形美观并便于演奏,对手形的要求尤为重要,应避免的这几种姿势。
①倒腕式
所谓倒腕式即手掌与手腕形成的角度使手腕塌陷,这会使手指按孔的动作变得笨拙。
其次从外观上来看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正确的手腕角度应接近180度,这样手指的扇动既美观又灵活。
②机翼式
所谓机翼式即双手按孔的姿势好似飞机的双翼,也就是手指和主管形式成一个不美观的角度。
经常还会伴随手指关节过平,手指没有正常弯曲,这样演奏起来,手指的动作会显得僵硬。
③孔雀开屏式
孔雀开屏式主要是形成于打开音孔以后的手指造型,手指离开音孔后,远离音孔。
这样会造成乐器不稳定,没有实在感。其次,由于手指离音孔太高,当关闭音孔时手指不能准确地落到所对应的音孔上。
“咕”音的避免
巴乌的发音非常特别,如气息较弱发出的音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咕”音。
初学者一般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试着慢慢的加力音即变为正常,也就是说巴乌的演奏气息需要一定的强度,特别是低音区的演奏力度要更强一些,发出的音才正常。
大多初学者当能吹出正常的音后都会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音头总是“咕”音先发出接着才发出正常音,二是当吹完一个音后,音尾总是会带出一个“咕”声。
首先解决音头的“咕”声,大多数初学者均用“呼”来吹奏音头,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一口气“呼”出来,气头是软的,力度很弱,发出的音便是“咕”声,尔后随着气流力度的增加,发音才正常。
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大家用“吐”音开头即可避免“咕”音出现。
为什么“吐”音可以避免呢?
因为我们发“吐”音时其实是一个爆发性的动作。爆发肯定带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使气流一出来就达到了发正常音所需要的力度,便可使乐器发出正常音。
所以只要我们用“吐”音开头,音头便清爽干净。
其次解决的是尾音的“咕”声,当吹完一个音后,特别是567三个音较为严重,随之便会出现“咕”声,听起来很不舒服。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咕”声呢?
因为当你吹完一个音后,其实口腔里还有余气,这部分余气释放时,几乎没有力度和强度,故这部分气发出的音便是“咕”声。
我们要避免它,只有吹完后,快速把嘴唇打开,把气流断掉,余气依然保留在口腔里,便可避免余音“咕”声的出现。
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在所有吹奏乐中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巴乌中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分配,是演奏好巴乌的重要环节。
巴乌的运气和其他吹奏乐器有明显的差别,一般的吹奏乐器当演奏到高音部分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强度,相对于低音的演奏要更用力。
而巴乌恰恰相反,越是高音气流就越弱,特别是高音5和6的吹奏,只需较缓的气流即可。
反之则会导致高音损坏,夹有气流声或根本就没有音乐,故初学者演奏高音时要注意气流一定要轻缓。
和其他乐器一样
想要弹好巴乌
必须经过长久的练习
不论是怎样的乐器
偷懒可是学不会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