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自我练习与提高要点的自问自答——硬件篇
作者(hannibal99 )
问:对于学习单簧管甚至所有乐器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硬件是什么?
答:节拍器
没错,对于学习单簧管来说,最重要的硬件并不是单簧管本身,而是节拍器,节拍器对于一个人对于节拍的掌握,速度的控制,练习当中快速乐曲乐段的练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要说什么”节拍是死的人是活的,乐谱是死的,人是活的。“ 对于”最初的练习“本身来说,节拍就是死的,乐谱就是死的,人也应当死搬硬套!倘若一个人不顾节拍,不顾乐谱任意妄为,那这个世界上的乐曲就乱套了。所谓的乐曲自由,音乐自由,是建立在技术达标,有个人风格的情况下的。所以,学习单簧管,甚至任何一样乐器,首先应该有的第一个硬件就是节拍器!
问:对于学习单簧管来说,影响音色的关键是什么?
答:按照影响音色的程度来说,从高到低我认为是——哨片-笛头-乐器,这仅仅是从硬件上来说的,技术上音色的练习,我在后面会讲到。
哨片
对于单簧管的学习来说,哨片是单簧管唯一的消耗品,也是最影响音色的硬件,一枚哨片的软硬,湿度,吹奏感,都直接影响最后音色的表现。对于我这个“ 音色不佳吾宁去死,没有特色吾宁去死”的音色控来说,往往一盒哨片(万德林灰盒为例)只有一两枚符合我的要求,其他的都被我送人或者直接闲置了。选择一枚合适的哨片,对于演奏的舒适度,演奏的音色效果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里要提出来的是,哨片并不是所谓的越硬音色越浑厚,越容易上高音(这是我的周围同龄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越软的哨片发音更容易,音色控制范围更加广泛,相对的控制难度就更高一些,所以在好的吹奏控制技巧的结合下,薄哨片既能发出浑厚的声音,也能吹奏单薄的,嘹亮的声音;既能吹奏稳固的低音,也能吹奏高音,适应度更宽泛,控制起来也更复杂。而厚哨片之所以让人有声音浑厚,高音发音容易的误区就在于,厚哨片只能发出浑厚有力度的声音。所以才会出现在我同龄人中,3号半,4号,甚至4号半5号哨片的使用者。追求厚哨片甚至成为一种趋势。(以上仅代表个人见解)
笛头
仅次于哨片之后的,对于影响音色来说,就应该是笛头了。笛头,封口有大有小,封口越大发音需要的气息也更强劲,比较适合(官方亦推荐)配合薄哨片演奏。封口越小发音所需要的气息也相对更少一些,比较适合配合稍厚的哨片吹奏。有的初学的朋友,乐器不是很好,但是又想要更好的音色,这个时候更换一个笛头,可以起到非常非常好的效果。毕竟单簧管的单纯发音是通过笛头来完成的。其他部分仅仅起到传导,和改变音高的作用。所以在学习单簧管时间并不长,并且仅仅业余学习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考级(七级以前?),音色而更换一支上万元的乐器(更不要说在无良老师的欺骗下花上万元更换一支几千元的乐器了(此段参见《真心教单簧管实在看不下去各种误人子弟》一文))。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更换一支比较高级的笛头,完全能够适应初中级考级的需求。
乐器
没错,对于音色的影响,放到最后的才是乐器。相对于哨片和笛头对于音色影响的重要性,乐器本身对于音色的影响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自己吹奏乐器时音色不好,和老师更换笛头由老师演奏学生乐器时,发出的音色一样的优美。从单簧管发音本身来说,音色的发出本身是有哨片的震动配合笛头来完成的。而乐器管体主要是提供音量的扩大,传输,以及音高的调整。诚然,乐器本身的材质震动,的的确确会影响音色。但是和哨片与笛头相比,乐器所占的比例略小。但是,由乐器所带来的音色提高,是最终的,也是最独特的,这是笛头和哨片不能改变的。乐器的材质决定了乐器震动时的平率和震动所产生的声音特点。因为世界上没有两棵一样的树,所以由木材制成的单簧管(包括其他木管乐器)理论上来说,世界上也不会存在音色特点相同的两支单簧管。而木材本身产生震动发出的音色,是胶管无法产生亦无法替代的。
其他
穿衣镜
对于初学单簧管的朋友来说,在练习不用看谱的基本功时,配合穿衣镜可以很好的纠正演奏姿势,演奏表情,以及演奏口型。毕竟,单簧管是用来表演的。良好的姿势和表情是相当重要的。而对于口型的观察,可以从外部杜绝错误的口型习惯,和呼吸习惯(鼓腮)
谱架
合适的谱架高度,对于演奏和练习来说都非常重要,长期使用桌面和高度不够的谱架练习,会养成不好的演奏姿势(弓腰,垂头)。
挂绳
对于初学单簧管的朋友来说,挂绳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单簧管的重量,以使指法练习没有重量的困扰。但是切忌双手脱离管体,仅仅依靠挂绳悬挂单簧管。惨剧不断,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以上就是关于《单簧管练习与提高的自问自答》的硬件篇。对于单簧管的学习来说,硬件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刻苦的练习,再好的硬件也只能是摆设。练习中遇到困难,应该首先从练习上入手,而不是随时找硬件上的问题(硬件上的损坏除外)。这样只能耽误自己的练习与提高。同样,好而齐全的硬件配备,能让练习者更舒适(发音容易),吹奏更愉悦(音色优美),效果更准确(节拍稳固)。所以硬件和练习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单簧管练习与提高的自问自答》——基本功练习篇
对于任何一门技艺来说,基本功都是必不可少而且贯穿其技艺发展始终的。我在前面提到过,单簧管是一门艺术的技艺。所以,同样的单簧管的基本功练习和其他所有乐器技艺的学习一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课余时间越来越少,功课越来越忙,很难再找到如笔者当年那样一天能有几小时的练习时间。所以现在很多初学单簧管的学生基本功都得不到扎实有效的训练。一个个的学生几年下来,仅仅会吹几首乐曲,并且仅限于这几首乐曲。自己的练习能力,识谱能力,自我提高的能力一点都没有,完全像是一个发出声音的机器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并且高效的练习基本功就非常重要了。以下列举一些个人对基本功练习的一些看法,希望各位朋友提出意见。
写在之前——关于口型的个人理解
关于什么是正确的口型,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在此我也不就此做评论。口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比较同意只要吹奏效果好,口型的细微变化实际上取决于吹奏者个人情况,没有狭隘的对错之分。但是笔者对于口型当中,口腔上下唇与笛头的压力上有一点见解,并且在个人的学生中应用,效果比较理想——上牙轻轻“放在”笛头上,笛头轻轻“靠在”下唇上。从长音练习开始注意这句话的应用,从低音开始注意这句话的应用,在进入连音吐音部分,在进入高音部分时,着重注意这句话的应用。最终你会发现吹奏舒适感得到大大的提升,并且高音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以企及。
问:单簧管基本功练习包括哪些?
答:单簧管的基本功练习包括:长音练习、连音练习、吐音练习、音阶练习(进阶单簧管的练习中,音阶练习涵盖了连音与吐音练习)
问:长音练习是为了练习什么?是为了让一个音吹奏很长时间么?
答:有的朋友在QQ上与我交流,称其长音练习很长时间,现在能够一个音不换气吹奏40秒以上了,问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再练习长音。那么长音练习的目的是让单音吹奏时间延长么?
答案是否定的:长音的练习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一口气能够吹奏很长时间!
那么练习长音是为了什么呢?为了音色?为了气息的控制?笔者认为,长音的练习是
思考的练习!是的,长音练习是整个单簧管练习中最简单最基础的练习,仅仅吹奏一个单音,仅仅吹奏12秒左右(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合适的最终练习时长,初学者可控制在6拍,或者8拍左右)。在这12秒中,你需要思考的是音量是否合适,音色是否悦耳,音高是否准确以及进阶的音量如何合适,音色如何悦耳,音高如何准确。
长音练习方法与画直线
有的朋友练习单簧管很多年,乐器,配件都达到了顶级,但是音色仍然不能让自己满意。这种情况,我认为就在于在练习中没有注意到自我修正,请记住这个概念,我将会在以后多次提到这个概念。从最开始的长音练习中,我们就需要注意在吹奏长音时,自己的气息对长音质量的影响,哪怕是微弱的影响。比方说,现在拿起你的乐器吹奏一个什么都不用按的长音so 。集中你的注意力,把你的长音想象成一条直线,并且伴随你的吹奏在脑海中把这条直线画出来,实际发音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抖动,音色的变化,气息强弱的变化,音高的变化都将导致这条直线像心电图一样抖动。现在,吹奏完毕这个长音,回顾一下,你的长音直线是否是接近笔直的一条线?而这样一个画线的过程,就是长音练习所需要的思考。
在你的每次长音练习的每个单音的练习中,都加入这个关于画直线的思考过程,并且实际的将你的音色,音准按照尽量的直线进行修正,就是我认为的长音练习中的自我修正。经过这样细致的练习,你并不会成为一个只会吹奏直线的呆板乐手,相反因为你长期的训练微弱变化的控制、调整,你恰恰会在各种风格、音色、音高的变化上得心应手。并且你音色会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趋于完美(至少朝你个人认为完美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长音练习就是在12秒左右音长的单音练习中,思考感知你的音色,音量,音准,并适时的做出正确的细微修正与调整,尽力使整个单音的抽象线条成一条直线。
问:连音练习是为了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连音和吐音皆包含进阶练习中的音阶练习中的连音吐音练习)
答:你完全可以这样认为:连音练习——就是动手指的长音画直线练习。
在这样的前提下,连音练习的目的和方法就很明显了。在经过长音练习以后,你已经熟练了在练习中思考,并自我调整,自我修正的方法。长音练习一边思考一边吹奏,仅仅只用吹奏一个单音,现在你需要加入你的手指,吹奏出一段或者一条音阶。
所以连音练习实际上就是在长音单纯对音的控制上,加入了手指协调的训练。但是很多初学者往往只注意到后者,而忽略了前者。在手指的协调练习进行的时候,你并不应该忽略对于音色音准音量的控制,反而因为加入了手指协调的综合练习,之前这些重点反而更难了。能犹如吹奏长音一样吹奏出完美音色的连音,才是符合质量的连音(包含日后的音阶练习中的连音)
在任何需要改变音高,有旋律,有节奏变化的基本功练习(包括乐曲的初期练习中)节拍器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连音练习中,你应当保证每次都开启你的节拍器。并且控制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要擅自打节拍,套用我的老师经常教育我的一句话——完全信任节拍器!连音练习时节拍器的速度节奏,具体要参考各自的情况,和老师的要求了。
以上便是关于连音练习种种
问:练习(包括吐音及连音)速度越快越好么?怎样有效的练习吐音,提高吐音速度?
答:在整个单簧管的学习与练习当中有一个关键的窍门便是所有最终表现出的结果是快速轻巧的,都应该通过不断慢练逐渐累积,逐渐加速,才能使最终效果扎实稳固并且轻巧灵动。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洛夫,钢琴技艺十分精湛。在他的每场演出前一天和演出开始前几小时,他都会做同样一件事——把将要演出的乐曲慢速过一次,越是快速的乐段越是慢速的不慌不忙的稳稳过一次。另外一个例子是笔者切身经历,在我学习单簧管最初几年,练习十分刻苦(现在回想真是不及当年三分之一),但是并不得方法。那时候练习半音阶,从最低音的mi一直吹奏到泛音区的mi(连音非吐音)。节拍器速度推得特别快,自我感觉也异常良好。甚至最终速度可以达到200每分钟每拍并一拍四个音,听起来的效果那是溜溜的。但是,当我拿着这个自己万分得意的练习成果去老师面前炫耀的时候,老师一个举动直接让我傻眼。老师听完我200速度的飞驰以后,默默的把节拍器调到60每分钟每拍,伸手示意我再吹奏一遍半音阶。不可思议的是,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吹奏,甚至最初的一个八度都不能完成。
当你一开始,或者没有经过扎实的慢练就将速度强行推到一个层次的时候,其实练习的效果已经没有了,你只是在不断的机械化的做条件反射运动。单就连音来说,过分的快速实际上掩盖了细节上的缺失和一些指法不协调造成的带音,实际上这些错误仍然存在,只是速度掩盖了它使你不容易察觉到而已。所以,任何需要速度的练习片段或者目的,都需要扎实稳固的由慢速循序渐进的推进到高速。同时你也可以理解为,任何高速的乐段乐曲、练习目的都不过是慢速练习最终必然能够达到的效果。在速度和指法难度上,全宇宙都没有真正可以说难的曲子,或许对于初学者来说《野蜂飞舞》难得不可想象,但是如果你把它放慢1000倍练习,还有任何难度可言么?你有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时间看清楚下一个音符并且找准其位置,当你能够完美演奏—1000倍速度,那么—999—997循序渐进的推进到正1,这首曲子也就不过如此。这个比方或许夸张,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充分的理解到慢练的真正有效性和正确性。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告诉你,快速的曲子不难,慢速的曲子才是最难得,这就是为什么莫扎特K622的二乐章被称为最难的单簧管乐曲之一。因为再快的曲子你都可以通过慢速练习来克服它,但是本身慢速的曲子需要你注意的东西完全不在速度上,也没有速度可以掩饰音色节奏指法协调上的细微甚至极其细微的瑕疵。
慢练在吐音练习中的应用
我把慢练的重要性放在连音和吐音之间,其目的就是要让刚刚开始学习单簧管的朋友能够意识到——在练习吐音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不要盲目的推速度(如果你甚至不适用节拍器推速度,那么请看硬件篇第一节)。在你漫长的单簧管学习历程中,最终吐音(单吐)能够达到的速度只能在120——150之间,超过这一值便已经接近大部分人的生理极限了。所以,数一数你现在练习的速度到120,130,140差多少?充其量不过十几个间隔(以机械节拍器间隔为准)。所以你有什么可以着急的呢?
我前文写到,长音是思考的练习,连音是加入手指协调训练的长音练习。那么接下来,是的,你猜对了——吐音就是加入舌头与手指协调的长音练习。在长音—连音—吐音直至以后的乐曲练习的过度中,你大脑所需要思考和注意的参数越来越多,需要协调的部门越来越多。那么从逻辑上来说,难度越来越大,你推进的速度理当越来越慢,而不是越来越急功近利。笔者学习单簧管15年,但是吐音的速度仍然在120左右徘徊。这个速度我10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达到,但是那时候的质量和现今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我承认这个速度不快,甚至达不到很多同龄人甚至学弟学妹的日常练习速度,但是个人认为这个速度已经够用了(不要着急,下文中我会阐述原因)。
有的朋友,吐音可以达到130 140甚至更高,但吐音力度极其重,甚至音色略显浑浊。在吹奏轻巧,柔美的乐曲时使用起来非常的突兀。他的吐音或许练习了很多年,都是这样又重又浑浊,速度的增长很快,但是轻巧却一直难以做到。其原因,个人认为就是练习的时候仅仅关注速度的提升,而忽略了长音—连音—吐音一体的协调。仅仅注重速度的提升,使得舌头的爆发力和肌肉力度得到很大的训练和提升,但是控制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相反一直不停的加码加速的训练反而一直不停的为舌头增加负担,当吐音速度最终定型的时候,再要反过来练习轻巧的控制能力却发现已经无能为力了。这就和我的200速度的半音阶无法吹奏60速度是一个道理。吐音吹奏已经进入完全不用思考,舌头纯机械化运动的麻木状态。就好像健美先生肌肉强劲,却不可能跳体操一样。
吐音练习的第一步:将吐音练习速度降到很低,放松所有的肌肉,不需要上下颌很紧的咬合,不需要舌头肌肉紧张的待命,不需要手指的紧张。你将要开始的练习对你来说应该是非常非常简单非常非常没有压力的(至少从速度上来说)
吐音练习的第二步:在低速练习的前提下,把你思考的重心,从提速转移到音色的细微变化和吐音循环中整个音量的不正常变化上来,也就是关注长音练习的部分。同时在低速的情况下,尽量轻巧的用舌头施展你的吐音技巧,在没有速度的压力下你才能够专注于舌头的轻巧,而不是舌头纯粹莽撞的肌肉爆发力上。只有熟练掌握的“轻”的技艺,你才能够在轻和重之间游刃有余,在乐曲的发挥上各取所需。你需要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音色的细微瑕疵,音量在吐音轻重影响下的不正常变化的细微瑕疵,都应该引起你足够的重视,并且得到反复的练习——在慢速的情况下。
吐音练习的第三步:在做好并且完全习惯前两步的情况下,协调你手指和气息(连音练习)以及舌头的运动速度,缓慢并且耐心的提速。在一个速度等级练习至完美(是的,起码要你自己认为完美),才推进到下一个速度等级。我再次提醒你——在你漫长的单簧管学习历程中.......数一数你的节拍器上才有多少格?所以,不要着急!
个人推荐的基础吐音练习音阶
吐音练习的具体音阶,每个老师或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习惯,但就基础吐音练习来说。个人习惯的音阶是一个8度的循环前面再加上8个单音。(例如1111 1111 12345671 17654321 —— 2222 2222 23456712 21765432这样以此类推直到八度的最高音达到所需要的最高音,再从最高音向下的8度循环下来。)个人认为这样练习是非常科学的。大家或许都有发现,在实际乐曲演奏中的吐音即使快于自己平时专门练习的速度很多,也可以比较轻松的演奏出来。其原因在于,乐曲中的吐音集中乐段(指连续吐音乐段)是突然出现的,并且都不会太长。在演奏这些乐段时,舌头实际上是使用的爆发力来吹奏,而不是平时吐音练习时的稳固耐力,所以吐音速度能达到很高的峰值。更不用说非连续吐音的乐段中,每两到三个音中间会混杂连音,或者只在连音开头吹奏一次吐音,这些吐音都对舌头的耐力没有消耗,所以舌头可以依靠爆发力在乐曲演奏中达到很高的速度,也就使得吐音在实际应用中的速度会大大的高于平时的练习速度。(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文中提到就我个人来说120左右其实基本够用了,在实际演奏中这个速度的峰值可以达到130——140这个区间)我们反过来看加入8个单音的吐音8度音阶度循环练习,前面这8个音的目的就在于,使舌头由稳固而单调的吐音吹奏开始过度到8度音阶循环中,避免舌头使用纯粹的爆发力来练习吐音。如果你一直使用这个吐音练习方法,那么现在去掉这8个音,再来做8度音阶循环练习,你会发现轻松很多,并且速度可以在之前的极限上推高一个层次。
《单簧管练习与提高的自问自答》——进阶篇
音阶乃众曲之母
有一些学过几年单簧管,并且考级多次的朋友问我一个问题:我已经考过3、4、5、6、7、8、9、10级了,现在我需要吹什么曲子来练习我的单簧管技术呢?我现在的水平适合吹什么样的曲子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是同一个回答:练好24个大小调的音阶,你想吹什么样的曲子吹什么样的曲子。
有的朋友只学了三四年,却已经考级过了7级9级甚至10级。但是每当在亲戚朋友中说起自己会吹单簧管,亲戚朋友要你表演一段的时候,自己却发现无曲可吹。遂回想自己学艺数载,居然只会吹奏每年考级的那一首曲子,学了三年便只会吹奏三首乐曲,也许加上练习曲中国乐曲什么的勉强算是会吹10首曲子?
这样学了三四年,意义何在呢?始终只会照猫画虎的模仿乐曲,而不能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来练习,花一整年的时间模仿出一整首考级用的乐曲然后去参加考级,过后这首曲子基本也再不会拿出来吹了。纵使你学三十年单簧管?难道就为了会吹三十首乐曲?
造成这样结果的问题关键,就在于错误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应试教学/学习。纯粹为了考级而学习单簧管,就只需要学习考级需要的曲目而忽略了基本功的练习,最关键的忽略了音阶的练习。这样的结果也是导致大量学习单簧管的小孩子最终失去的兴趣的根本原因。很多父母家长希望孩子学习一门乐器的初衷口口声声都是“培养一门兴趣”,但是往往在考级、择校诸多因素面前就变成了升学的工具。纵使世界上最优美的乐曲,让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练习,恐怕也不会剩下多少乐趣,相反只会条件反射的对这首乐曲产生反感。被这样的教学方法折磨了几年的学生(我中途接到),往往对单簧管不但兴趣全无,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都主动的鼓励学生和家长,不要再学单簧管了。
对一些动机不纯的单簧管教学者来说,迅速的考级是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你该换某配件了,你该换笛头了,你该换乐器了)。在不明所以的家长看来,迅速的考级好像也证明了孩子迅速的进步,于是就得到了一个表面上大家都欢喜的局面。然后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是牺牲了大量的基础练习,音阶练习,循序渐进的稳固学习过程为代价的。抛开在这样畸形学习方法下所“学会”的九级十级乐曲,随便拿一首二级水平的乐曲,这些可怜的人都不见得可以立即演奏。
再者说,在这样照猫画虎的学习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考级,学生自己对乐曲是没有理解的。纯粹依靠的是拙劣的模仿,并且带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往往考级的结果也非常不理想。
那么这些可怜的单簧管学习者缺少了什么呢?
答案恰恰是看起来最枯燥的——音阶练习,请记住本章的标题——音阶乃众曲之母,是的练好了音阶,所有的乐曲都不在画下,乐曲中所有的片段,所有的小节,都可以在音阶当中找到对应的练习。
如何有效的练习音阶?
现在请回顾基本功练习篇中长音练习——连音练习——吐音练习的过度。长音练习中加入手指协调性和音准变化的训练便是连音练习,再加入舌与手指协调的练习便是吐音练习。那么现在遵循这一路线,把长音、连音、吐音练习的关键都带入音阶练习当中来。从最简单的C大调音阶开始,配合你的节拍器,由慢至快的练习。其间你需要注意的是节奏的稳固(推荐打分拍练习,一拍两个音),音准的高低(进入高音泛音阶段要有意识的放松并且兼顾音准),以及旋律的优美。是的——旋律的优美,你需要把音阶练习当成是一首乐曲,或者哪怕是乐曲中的一个片段,尽量将它表现的优美动听,但同时你需要兼顾一条音阶的整体性(不要有渐慢和过分的强弱变化)。在音阶练习的过程中以下重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1.严格使用节拍器 由慢至快(尽量使用分拍一拍两个音来练习)。音阶练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脱离节拍器。在某一速度达到完美(指法,音色,音准)前,不要急功近利的推进到下一速度。
2.慢练这是非常关键的,音阶练习不需要至少一开始不需要你能够达到很快的速度,慢练对巩固加强你手指的协调性和在乐曲中运用时的舒适和放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把120/每分钟的速度下,每拍吹奏两个音视为日常练习合适的速度。当然并不是要你一开始就以此速度练习,你应当根据自己的水平从更慢的速度开始练习并逐渐达到这个速度。120/每分钟的速度下,一拍吹奏四个音视为快速练习——当你单簧管技术有一定基础以后应当尝试逐渐达到此速度。但是仍然要保持日常练习速度(一拍两个音),否则容易进入只能吹奏快速不能吹奏慢速的误区。
3.看谱音阶练习或许循规蹈矩并且非常简单,但是你不应当在不熟练的情况下脱离乐谱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看谱练习对于识谱能力和对音阶片段的敏感认识(在乐曲中遇到复杂片段能够敏感的对应到已经练习过的音阶当中)是非常有帮助的。长期脱离乐谱快速练习也非常容易进入完全条件反射试的无用吹奏当中,当面对乐谱或者乐曲中已有音阶练习时反而感觉无从下手。
4.唱谱在吹奏音阶的同时,你的内心应该唱出每一个音。这对于帮助对音高的认识,曲调的认识非常有帮助。(不要惊讶,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照猫画虎”教学法的教学下,从来没有唱谱的习惯)在很多情况下吹奏的同时内心的演唱也是对于练习当中错误发现和纠正的最好办法。唱谱练习应当贯穿到你所有的练习当中。
5.阶段性的回顾或部分回顾已经练习过的音阶音阶的练习应该是贯穿一个单簧管学习者一生的练习(笔者甚至笔者的老师们至今仍然需要练习音阶)当你第一次完整练完24个大小调的全部种类音阶以后(这或许花费你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并不代表你就完成了音阶的练习。在你漫长的单簧管学习历程中应当时常的有计划的做回顾练习,翻来覆去的,就像和尚撞钟念经一样的反复必修课。
在音阶练习中注意以上五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音阶练习的顺序上,我建议完整练完一个调的所有音阶类型(自然音阶、三度、琶音等等)再进入下一个调的练习。当你练习任何一个新的乐曲时,你都应该根据该乐曲中各种变调找出对应的音阶来回顾练习。如此你会发现练习新的乐曲变得非常容易和愉快。对了,我想大家都知道吧——所有的音阶练习都是一次连音一次吐音!
我把音阶练习独立出基本功练习篇的原因在于,音阶练习是单簧管练习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它充分的结合了基本功练习中所有的要点,并且为日后的乐曲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音阶练习,你的基本功和乐曲练习中就会有一个长长的代沟。这样的代沟如果事后再来弥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希望任何一个刚学,或者已经在没有系统练习音阶的情况下学过一段时间的朋友们能够重视或者说重新重视音阶的练习。不要觉得你在倒回来做简单的事情。音阶想要演奏完美(至少在我对学生的要求,和我老师对我的要求中)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世界级的大师尚且不敢放下音阶的练习,你又能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