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的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所谓的夏卢莫音区)的浓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悲惨的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斯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斯塔德勒从莫扎特的友情中得益更大,莫扎特不仅为斯塔德勒创作了古今整个单簧管曲目中最伟大的两部作品(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和这首单簧管协奏曲),还让斯塔德勒随意享用他一家的慷慨,莫扎特手头只要挤得出一点钱,总是借给斯塔德勒;没有钱吉济时,甚至借给他两只金表去典质.1791年12月莫扎特去世,葬在一个无名墓中时,根据官方统计的全部”资产”中有一笔斯塔德勒屡借不还的欠款五百弗罗林,折合三千余美元.
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后第二部作品,比这部协奏曲更迟的作品只有一部:<共济会>康塔塔K623(伟大的<安魂曲>K626则是他未完成的作品).他一定是在歌剧<魔笛>首演(1791年9月30日)后立即动手写这部协奏曲的.一个星期后,莫扎特写信给在巴登附近疗养的妻子说,他已于10月7日写好斯塔德勒回旋曲的全部配器.估计他在一两天内就写完总谱.
我们虽不知道首演的时期,但不会相距太久,因为按莫扎特的习惯,他总是要挨到演出日期逼近才动笔,紧巴巴地等到临演出前才交稿。该曲的手稿现已佚失,但据说是专为斯塔德勒的特制的单簧管写的,那支单簧管很特别,可以比一般单簧管低四个半音.不幸,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后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单簧管独奏声部”修改得符合标准的A调单簧管的音域.直到最近,经音乐学家考证,才找出这些修改的范围和性质.独奏部份有三十来处经过改动,小至个别的特征低音,大至九小节长的段落,多半为移高一个八度,这样协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并改变了旋律线.早期的编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不然这部杰作就无法在一般单簧管上演奏.近年来已制作成有斯塔德勒那样大的音域的A调单簧管,因此,演奏者就可以吹奏莫扎特写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人们熟悉并仍然喜爱的那个略经阉割的版本.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
谁能相信,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手法简朴,炉火纯青。
这一切欢乐和光彩中毫无肤浅之感,即使这个末乐章也有些悲哀的瞬间.我们也不需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作更深刻的挖掘:这里没有什么不久于世的预兆,没有任何与世长辞(哪怕是无意识)的表示.可这首单簧管协奏曲就是给许多人一个不可抗拒的印像:曲中有些地方实在太美了,美得太不一般了,乃至染上一层莫名其妙的悲哀.太完美的东西是不能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