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流传在全国乃至于世界音乐舞台、诞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典型的长调民歌,历经沧桑,风采依旧。
其旋律舒展动听,淳厚的蒙古族草原风格,呈现出广袤的蓝天白云下面,散布着零零星星的蒙古包,映衬着绿色的牧场上羊群尽情撒欢的辽阔、空旷景象。
作为民歌体裁的一个组成部分,牧歌在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之外,它属于山歌性质的一种曲式。通俗一点讲,是牧民们在放牧时演唱的歌曲。
主要流行在内蒙古多数地区以及西北部分少数游牧民族地区,歌词内容多与放牧或者从事的劳动和生活有关系。
有些像内蒙古地区的近似于长调风的牧歌,仅有虚词构成,没有明确的歌词含义。但是旋律却出奇的舒缓、悠长,犹如游牧民族天作被地当床的独特生活体现,节奏自由,气息宽广。
当您置身于纯净的大自然或者说一望无垠的草场时,这种感觉更像骑在骏马上,悠闲自得地漫游,时而飘过几团白云,仿佛情思悠然而去;时而饮马湖畔,那徐徐微风掠过,更像没有边际的想象……
1953年 ,从东蒙民歌改编而来的小提琴独奏曲《牧歌》与是年诞生,毫无疑问,这首曲子是最为脍炙人口的我国小提琴曲之一。
音乐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妥帖地体现了南北朝民间歌谣《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
这部作品诞生以后,受到了小提琴家和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贵阳合唱团曾演唱过无伴奏合唱《牧歌》令观众陶醉,沉浸于南北朝歌谣《敕勒歌》中“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中。
作为一首深受广大群众和专业艺术家喜爱的民歌,它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蒙古族民歌的代名词。
尽管只有上下两句歌词,而且是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语言,但是字里行间却浸透着蒙古族民族热爱草原,热爱生活的情愫。
近似于口语化的歌词,把游牧民族息息相关的牧场和羊群在其内心的重量和情感,通过悠扬深长而散缓舒展的旋律,表现得令人神往。
如果来到内蒙古草原,没有听到这首民歌,犹如身处黄山,却不知云雾之美的感觉一样。就像俏立在黄山枝头的迎客松,《牧歌》是蒙古族众多优秀民歌中独一无二的、独具魅力的、甚至于至高无上的的尊品。
蓝蓝的天空
上飘着白云
白云的下面
跑着雪白的羊群
羊群好像
是斑斑的白银
洒在草原上
多么爱煞人呦
蓝蓝的天空
上飘着白云
白云的下面
跑着雪白的羊群
羊群好像
是斑斑的白银
洒在草原上
多么爱煞人呦
多么爱煞人呦
多么的爱煞人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