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笛子论坛上关于笛子质量、销售等等的话题太多,也掺杂了过多的广告成分,这已经有些违背华音网的宗旨和规定了,我不惜在此再度冒着砖林沙雨把自己吹笛子的口型和口风详细解释,希望大家尽量回归到讨论笛子技术的道路上来。
说真的,很多人嫌我罗嗦,但假如不罗嗦,我的表达水平便无法详细陈述观点,大家多担待吧,我罗嗦下去。
口型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口风的需要。关于口风,争议最多,不一一赘举。我认为口风气流之前需要在口腔内进行充分的扰动混合,形成密度和状态比较均匀的流体,然后从风门呼出。风门处很容易造成气流状态剧烈分化。其中一个重要的道理我好象在《圆风门之谬》一文中说过,管道流体压力最大的地方在于管壁附近。喷出风门后,气流束外围压力突然变小,气流会剧烈膨胀发散,而且外围膨胀发散的气流会进一步吸引气流束中心气流,显然很不利。
放松的风门可以缓解这种不利影响。风门很松,柔软的唇肉就会被气流冲击往前伸,形成一种类似管的“唇管”,并且是锥管,它的锥形结构可以反射气流。反射回去的气流与冲出的气流相遇,肯定能形成扰动将原来的气流混合得更均匀,而且大大降低了唇管壁附近的气压,使从风门喷出的气流更均匀更集中。这也就是我希望消除嘴劲的原因。绷紧的双唇似乎可以造出一个完美的椭圆风门,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那仅仅是我们在镜子里看见的结果。实际上它是一个两端大中间收缩的“唇管”,象个空竹那种玩具的形状,或者说哑铃形的“唇管”内腔,这种结构对于发散气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呵呵。
那么怎样消除嘴劲或者说怎样最大限度地消除嘴劲呢?必须考虑双唇的互制作用。下唇的控制特别关键。上唇比下唇柔软而且更薄,下唇的作用是支撑住上唇两边向下闭合。如果下唇对上唇的支撑力度足够,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控制上唇的“嘴劲”。要想获得大的支撑力度,下唇往前伸就可以了。往前伸的下唇再被笛子一挡,一个很好的锥管形“唇管”就获得了所有的形成条件。
下唇前伸带来的变化需要调整笛子吹口的放置位置。我把吹口放在下唇中位线处,笛子比用平口型风门时稍往内转。但是要注意不可以用力压下唇,要保证笛子吹口流开面积合适。
这是我个人的口型和认识,如果你使用了,那么你吹《秦川抒怀》或者《大漠》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笛声也变了,变得相当圆润够劲。但是大家不要就此拿各位演奏家来比较,各人有各人的特色,没有水平高低可比性。
前面说了,我冒着砖林沙雨而来,如果白净而归,恐怕也太幸运了;如果没那么幸运,那么我只好欣赏各位拍砖的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