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笛子>笛子百科>

听《妆台秋思》有感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23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记

  一、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喜欢与向往的是清幽、僻静的处所,在雨丝细细的长帘中临窗赏景,忘却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怡然自得与清雅宁静便油然而生。

  与世无争的。

  如果再聆听一首首犹如天籁般的乐曲,那么心境便会淡泊清爽许多,泡一杯茉莉清茶,在这初秋时节就不会感觉有太多的清寒,把诸多的繁琐哲学遗忘,改善涉入世俗中不算从容的脚步,静静地坐下来,静观花开花落,静听鸟语秋风,静默诗赋词曲,再激浊昂扬也会慢慢渐变,一颗清心幽然而出。

  请君听一曲《妆台秋思》吧。承受这许多灵魂深处的悲喜,人生的相遇与分离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听《妆台秋思》有感

  二、

  《妆台秋思》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

  《塞上曲》最早收录在清代琵琶艺术大师浙江平湖派李芳园编定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而素材却是来源于江苏无锡派华秋苹等人编定的《琵琶谱》。《琵琶谱》中的《武林逸韵》中,收有陈牧夫传谱的西板四十九曲。李芳园依据此谱、借鉴民间联奏小曲的传统方法,把其中五首情绪一致,各为六十八板的小曲《宫院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联缀起来,取名为《塞上曲》。《塞上曲》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

  三、

  王昭君,汉元帝宫人。匈奴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以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入匈奴,号宁胡阏氏。死后葬于呼和浩特,四野枯黄时,此坟独青,所以被称为"青冢"。

  谈及昭君的故事。大都渲染的是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南朝江淹《恨赋》说:"……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篇都是把这种情绪抒发到极至的作品。

  琵琶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昭君携琵琶出塞,经常弹奏的当然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

  四、

  李芳园用琵琶曲来附会明君的故事是非常恰当的,而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

  箫是古老的东方乐器,采用的是“自然音阶”之律,如悠悠的秋水,淡淡的、冷冷的传送着一缕清香。用箫来演绎《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箫韵随着情绪的跌宕起伏便流淌出来,虽然间隔着历史的沧桑,但听这一段忧伤的曲子,心情也会乱乱的,如落红孑然地飘飞,不知哪儿是归宿。

  凝望着窗外霏霏雨丝,惆怅竟会无端地涌上心头,那莫名的两行清泪便也不自觉地扑簌而下,勾起一阵阵的感伤,抑制不了的苍茫与空旷侵袭而来。

  五、

  喜欢听女人吹箫,那一腔的忧怨与哀叹轻柔地渗透在乐曲中,不经意间展示着女性含蓄、娴静、雅致之美,将女子天生的敏感与温润,令人惊叹的才情渗入到吹奏的旋律之中,低音哀婉,伴随着隐疼,高音清远,零散着嗔怪,无一处不体现着女子的多愁善感。

  更喜欢听男人吹箫,那箫声有一股特有的深沉与了悟,有一种历经沧桑的云淡风轻,吸引你要把身心浸洇在这舒缓的箫音里。男人吹箫,一定会认为他是个侠士,来无影去无踪地,只让你听到箫声。不见其面只闻其声,如果是轻快的,表示侠士心情舒畅,倘若是急骤式的,想必侠士手下将不留情了。

  六、

  中秋月明时,与君举酒对天,不说玉环的悲惨,只说她与明皇的恩爱。江山与美人从来就是矛盾的,倘若能兼有,那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了。自古多是恩爱如昙花,二十四桥仍在,而故人何方?

  夜是如此的静寂,抬望眼,与明月遥遥相对,便又顾念着嫦娥的孤单,高不可攀地宿居于广寒宫,究竟是一个人一生的宿愿还是无法改变的宿命?遥遥无期是多么的凄婉,只需要的是一份期许,不求来生来世,只求今生时时相亲相爱。

  为了这一夜听箫的默契,竟也甘愿散尽芳华。而天明之前,这曲子,又能吹多少遍呢?天明之后,又如何面对曲终人散的黯然神伤?大千世界繁杂与琐碎,心中积郁的垒块如何消除,卿卿我我耳鬓厮磨竟也是一种奢望?

  有什么样的去处,能与君长相守,一箪食,一糊浆,也是极其奢侈的需求,可否两耳不闻窗外事,为君砚墨弹琴,或听君依竹吹箫,不管山外是哪朝。一辈子都与功名无缘,也无须为此劳碌奔波……

  七、

  人为什么会有分离?如果不得不分开,君会以一曲《妆台秋思》引领我频频回望吗?

  自知自己不是个细致关怀和注重细节的女人,只把更多的情爱日积月累于心,带有感恩与感激的祈愿,敏感细腻地接受着爱的滋润,既尝试了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又把浪漫与温馨发挥到极致,当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历程由浓烈的激情转为欣赏的专注,携手并肩相濡以沫,而终于明白了爱情保鲜是一门深奥的功课,需要用眼去观赏、用心去阅读。

  所庆幸的便是一路走来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与宽容,有那么多的恩爱与感慨深深地镂刻在内心,不曾忘记,也因此笃信冥冥之中有一根红线牵引着,不曾走出爱的范畴。

  八、

  妆台前,岁月磨蚀掉曾经的花容月貌,一个多么香艳的场景,多少纯洁的女儿遐想,朦胧的心事,刻骨的相思,至纯至美的婉约,至灵至性的妩媚,就在这妆台前冷清孤寂。

  妆台外,秋月霜华,广阔无垠。使多少女儿荡漾起无边的涟漪,清愁秋思:爱的持久更多是保留在一份宽容之中,信念的标杆不能偏移,换位思考是经营爱情的方法,不停地充当倾诉者与倾听者。唯有诉说才有倾听,唯有倾听才有理解,唯有理解才能让心灵之花绽放,交流思想才能深层投入地交流性爱,让暴戾之气、奢靡之气、狂妄之气淡散,传导文明与诚信,使爱升华为刻骨铭心的身心交融。

  九、

  依妆台推窗揽月,有熟悉的箫声随秋风清爽地传送。感慨的是当爱莅临,便虔诚以对。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恐怕前生用五万次的相逢,才能换来今世走进对方的心中。

  一旦走进去了,就隐晦自己的锋芒毕露吧,放任理解与扶持,收敛埋怨与责备,加固相看两不厌的基础,感受两情相悦的心跳。

  一旦走进去了,就自然而虔诚地融为一体,不管对方是病是痛也不离不弃,执手相看泪眼中依旧夕阳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章 推荐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人气:74
笛子入门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人气:396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人气:72
笛子曲谱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人气:252
笛子入门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人气:603
笛子维护保养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人气:154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人气:145
笛子曲谱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人气:269
笛子百科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人气:234
笛子教程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人气:419
笛子入门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人气:81
笛子教程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人气:179
笛子百科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大家都在看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最具本民族的特色的音乐形式。尤其是少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具有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笛子百科 100 阅读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近来,笛友论坛讨论笛箫的指法与调的文章颇多,这是很好的学术气氛。对笛子爱好者,尤其是新手很有益处。为此,山人不顾天气酷热,也来说几句,以期起到抛钻引玉的作用...

笛子百科 167 阅读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声在李白的诗裹吹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在秦关汉月下吹着。一段小小竹笛,清朗明亮,如鸟儿在明媚的春光裹展翅...

笛子百科 243 阅读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的话题是广大笛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吹笛对身体是否有益呢?我作为一名医生又是一位笛子爱好者,通过长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的结...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笛子的起源 笛西来说 中国笛起源的西来说,只代表一家之言。西来说的论据并不能说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说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井促使曾在中国本土上滋...

笛子百科 300 阅读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江南丝竹,顾名思义是流行在江南地区,主要用丝弦乐器与竹管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 笛箫在江南丝竹演奏中,往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上海的笛箫制造,起源于苏州。约在光...

笛子百科 208 阅读

骨笛简介

骨笛简介

什么是骨笛呢?骨笛根据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与河南省舞阳市挖掘的最后测定结果是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骨笛在古代用骨头制作而成,为了狩猎吹起号角...

笛子百科 404 阅读

中国笛子探秘

中国笛子探秘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最早的骨笛只有宫商角征羽,就是12356 ,是现在竹笛的最早祖先,同样可以制作出完美的曲子,比如大家熟悉的《沧海一声笑》就是经典的曲目。 中国古代汉族音律,五声音阶...

笛子百科 381 阅读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D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6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41毫米, 到膜孔为80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5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 22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8毫米,第四...

笛子百科 350 阅读

笛子知识介绍

笛子知识介绍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

笛子百科 262 阅读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已故的一代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毕生致力于竹笛的演奏、教学、乐器改革和笛曲创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他将南、北笛曲的风格融于一体,其演奏既体现出南派笛曲的典雅...

笛子百科 159 阅读

笛子的种类

笛子的种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单就汉族来说,也都有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现将几种不同的笛子及演奏特点简介如下: 一、北方的笛...

笛子百科 266 阅读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衡量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音乐五声音阶的形式。通过对河南舞是贾湖出土的骨笛所进行的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已有九千...

笛子百科 221 阅读

听《妆台秋思》有感

听《妆台秋思》有感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记 一、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喜欢与向往的是清幽、僻静的处所,在雨丝细细的长帘中...

笛子百科 18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