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乐器的演奏发声,总离不开与其相对应的结构形式“共鸣腔体”对其音量、音色的加工调制。如弦乐器的音筒、音箱,键盘乐器的外壳,吹管乐器的管腔等,无一例外。这一机制的建立,是由振动体直接传导到乐器的共鸣部位,引起共振而产生的。
应该指出,有些乐器仅依靠其本身的腔体结构,即可一次性完成其共鸣作用;而另有些乐器,则必须通过其附属腔体反复共振方可完成。如吹管乐器,它的发声共鸣,除由管腔直接接收空气柱的振动产生共鸣外,还必须借助人体这个大容量的腔体反复共振,其音量才能得以扩大,音色才能得以调制。这就是吹管乐器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乐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吹管乐器的发声过程是这样的:如边棱音乐器——笛子,当人体腔中的气流经口腔唇缝喷注笛子的吹孔边棱时,气流散开,并发生涡旋式运动,造成空气的疏密程度——边棱音,边棱音的振动同时激发笛管腔中的空气柱也随之振动(共振现象),从而发出音响,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正常笛声。试想,假设不用体腔气流作为喷注吹孔的动力而改用别的方式,如大气中的气流,那将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不妨做一实验:将笛子握于手中(最好握在膜孔以下的部位),用手掌后部(厚肉处)将一个或几个音孔遮盖严实(不许漏气)使吹孔朝上并略向内侧(或外侧)倾斜少许,用臂力前后平移来回甩动,这时笛子便发出轻微的“呜呜"声响。这说明,利用别的激发方式(不用体腔气流),也可使笛管腔气柱产生振动,发出笛声。但其声效极差,不仅音量微小,而且缺乏共鸣色彩。这样的声音,显然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可见,同样是以气流为动力源激发管腔气柱的振动,但由于激发方式的不同,其声音效果却如此的不同。可见体腔的共鸣作用,对于扩大笛声的音量和调制笛声的音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