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级大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E和弦(更多用E7),可以在大部分时候替代没有旋律音sol的三级小和弦(Em)。
2. 六级大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A和弦(更多用A7),可以偶尔替代没有旋律音do的六级小和弦(Am)。
3. 二级大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D和弦(更多用D7),可以偶尔替代二级小三和弦和弦出现在五级大三和弦之前(2(7)-5(7)-1这种进行非常常见)。
4.降七级大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bB和弦,两种用法。
第一,它是四级和弦的下属和弦,所以常用在引出四级和弦,比如1-5/7-b7-4,与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五级小和弦第一转位(b7 2 5);
第二,用在五级大和弦之前,很多歌会用2m-4-b7-5的进行给人一种不断向前推进的感觉。
5.四级小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Fm,四种用法。
第一,构成4-4m-1的终止; 第二,构成4m-5的半终止;第三,构成4m-1的变格终止;第四,4-5-3m-6m,这种用烂的进行可以改成4-4m-3m-6m(原理上其实与第一种用法一致)。
6.降六级大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bA,两种用法。
第一,构成b6-b7-1的恢弘终止;
第二,构成b6-5的半终止。
7.一级七和弦:就是C调中的C7,用法与bB原理差不多,但基本都用于1(7)-F的进行。
8.升四级半减七和弦:就是C调中的#Fm7-5,又一个看上去牛逼,但已经被流行音乐用滥的和弦。唯一用法,构成6m(7)-5-#4m7-5的进行。
9.五级小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Gm,也用Gm7,构成5m-1(7)-4的进行,常用于4536进行的半终止位置。也属于一个用滥的。
再说几种不常见的:
1.降三级和弦:就是C调中的bE,出现在长时间的Sol音上,比如《想你的夜》,“我们的爱”这句。其实它更多用于转调用。
2.降二级和弦:就是C调中的bD,拿波里和弦,可以用在主和弦前面构成终止,然而本人不怎么会用。我更多用转调。比如C调为例,bB-E7-A形成了C调到A调的转调,bB就相当于A调的拿波里和弦。
3.一级小和弦:就是C调中的Cm,也用Cm7,最近刚学会的和弦,比如《突然好想你》,”突然锋利的回忆“,进行是4-5/4-3m-1m7。
4.七级小和弦:就是C调中的Bm,也用Bm7,用于三级和弦前,常常代替7m7-5,构成小调歌曲中7m-3的进行。
5.五级增三和弦:就是C调中的Gaug,比较传统的和弦,5aug代替5(或在5后面)作为半终止,未完待续感,
6.二级小大七和弦:就是C调中的DmM7,最后补上这个和弦,流行音乐中也很常用,2m7-2mM7-4这样的进行。
高叠和弦:出现了11音,13音等,往往是离调的,常用于爵士乐中,此处不提。
经过和弦:这是我自己起的名,这种和弦本身难以立住脚,因为很不稳定,但可以用在短短一拍时值上,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1dim7,常用于连接1和2m和弦之间。同理还有#4dim7连接5,#5dim7连接6m等等等等。A7b9和弦连接Am(7)与Dm(7),流行音乐常用的。级进中常用的3m-b3m-2m。
当然还有以上和弦的各种转位,可以根据听觉感受自己发现一些不常见的和弦,不过原理上都大致相同。
补充一个传统和声学的解释。 1.关系小调属七 2.二级的副属 3.重属和弦 4.降三级上的副属(调式交替+离调)或调式交替的导和弦。 5.调式交替四级(旋律大调或同名小调) 6.降二级上的副属(bA-bD-C离调那不勒斯进行)或同名小调调式交替 7.四级上的副属 8.重属导七和弦 9.可做四级的副下属(Gm-C7-F)也可做同名小调调式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