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民,中国吉他学会会长,西班牙皇家理塞坞音乐学院毕业。致力于开展吉他文化的推广、演奏、教学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动,为规范吉他各专业标准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王友民(1962-)
1962年出生,1975年开始学习吉他,1979年师从我国吉他泰斗张士光、崔敏。198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86、87年分别参加美国吉他演奏家阿时比博士和塔楠邦先生在中国举办的吉他大师班,以出色的演奏和音乐表现力,获得专家好评。1982年开始多年担任中直团体专业吉他演奏员,获得全国十一省市吉他比赛第一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吉他演奏家,在吉他演奏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也培养了一批职业吉他手。他擅长演奏八弦吉他。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卓越的演奏技术,将古典吉他的传世之美,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
九十年代就读于西班牙皇家理塞坞音乐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获得由西班牙索菲娅王后签发的毕业证书,导师恩里克斯教授称赞其为“真正理解欧洲和西班牙音乐的东方人”。毕业后又在西班牙格拉诺叶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吉他教学及理论,获得格拉诺叶国立音乐学院颁发的大学吉他教授资格证书,是我国首位获得吉他专业双学位的专家。
归国后,致力于开展吉他文化的推广、演奏、教学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动。2000年底团结我国各个地区的专家,成立了中国音协吉他学会,并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吉他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吉他教授、研究生导师。亲自参与策划诸多吉他文化品牌,如:“中国吉他文化节”、“全国吉他师资培训大师班”、“吉他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项目,并担任《吉他》杂志出品人。
王友民著有由文化部审定的《中国古典吉他专业等级认证标准》《中国电吉他专业等级认证标准》《中国电贝司专业等级认证标准》《中国民谣吉他弹奏专业等级认证标准》《中国民谣吉他弹唱专业等级认证标准》等多部吉他音乐专业用书,为规范吉他各专业标准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创作、改编上百首吉他作品,录制吉他CD专辑《王友民吉他专辑》《不惑的浪漫》等;首演由我国著名音乐家石夫先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吉他协奏曲《我在罗马》,同德国吉他家奥拉夫先生合作首演石夫先生第二部双吉他协奏曲《西班牙印象》,均获得巨大成功。
2001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艺术使者”荣誉称号;2005年担任《吉他》杂志主编;2007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2013年被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授予“创新先锋人物奖”荣誉称号。
(以上摘编自百度百科、网络资料)
吉他考级的成绩标准是怎样的?答案在这里...(摘自王友民微博)
优秀评定标准
一、熟练程度:演奏熟练、完整,无错音,节奏准确,律动性强,完全达到乐曲指定的速度要求。
二、演奏技巧:声音饱满,音色优美,基本功扎实,技术水准能够精彩呈现。演唱技巧:音准、节拍准确,吐字清晰,歌唱性强,伴奏与歌唱配合熟练。
三、音乐表达:分句正确,表情术语陈述完整,能够表达音乐作品的风格,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
良好评定标准
一、熟练程度:演奏熟练程度中等,个别地方有错音或失误(2处以下),个别节奏不准确(2处以下),能达到乐曲速度的基本要求。
二、演奏技巧:力度稍弱,音色尚可,有一定的节奏感,基本功一般。 演唱技巧:演唱音准基本准确,节拍较为稳定,吐字较为清晰,能够基本完成弹与唱的配合。
三、音乐表达:能够表达出乐曲的基本风貌,音乐表现力一般。
合格评定标准
一、熟练程度:演奏熟练程度较差,有较多错音(3处以下),节奏不准确(3处以下),演奏缺乏完整性,未达到乐曲速度要求,但能整体完成。
二、演奏技巧:音色欠佳,力度不够,技术较为吃力,节奏感不强,基本功较差。演唱技巧:歌曲,跑掉严重,吐字含糊,弹与唱配合失调,伴奏声部。
三、音乐表达:掌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及体裁特征较为吃力,乐感较差,缺乏律动性。
不通过评定标准
一、报错级别:未按照考级要求申报适当的级别,虚报、错报考级级别。
二、熟练程度:演奏不熟练,不完整,多处错音,节奏不准确,拖拍、错音严重。
三、演奏技巧:基本功差,技术远未达标,弹奏方法错误。演唱技巧:歌曲面目全非,跑掉严重,吐字含糊,弹与唱配合失调,伴奏声部未能展现。
四、音乐表达:不能掌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及体裁特征,没有最基本的音乐表达,节拍混乱,未能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