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京锣
响铜制作,圆形扁平,分虎锣、苏锣及小武锣,上世纪40年代随京剧表演程式同时引进的乐器。
虎锣常用于文场戏,分低音、中音、高音。低音虎锣直径约36cm,中音虎锣直径约33cm,高音虎锣直径约31cm。
苏锣分大苏锣和小苏锣,其中大苏锣在文、武场戏中均有使用。大苏锣直径约30cm、小苏锣直径约28cm。
小武锣多数用于武场戏,其直径约26-27cm。不同的京锣需用相对应大小的布包木槌敲击。
在粤剧表演中,往往根据剧情需要及表演要求而决定所使用何种尺寸、种类的京锣,并配以大、中、小不同的铙钹或狮镲进行组合使用。
4.小锣
又称“勾锣”、“手锣”,上世纪40年代随京剧表演程式同时引进的乐器。响铜制作,圆形,形似京锣,直径约19-22cm不等,锣心直径约7-12cm,分低音、中音、高音。低音小锣的锣心直径约10-12cm,中音小锣的锣心直径约9-10cm,高音小锣的锣心直径约7-8cm。演奏时均用薄木片敲击。
5.贡贡锣
又称“肚脐锣”、“宫锣”、“公公锣”、“马务锣”。20世纪50年代随川剧表演程式同时引进的乐器。响铜制作,圆形,直径约40-50cm。由于锣心呈半球形秃起,敲击时发出“贡贡”之声因而得名。使用时多与川镲搭配,在粤剧中常用于吹打伴奏诙谐场面及特定人物上下场。
6.风锣
响铜制作,圆形,直径约50-60cm不等,形似文锣,偏薄、无锣边,且锣面、锣心、锣眼组成一体。用包布木槌敲击,其音色低沉、厚实、柔和,属色彩乐器。
7.单打锣
响铜制作,圆形,形似缩小版的高边锣,以音色和直径大小区分“公”“母”。“公”(高音)单打直径约13.5-14.5cm,“母”(低音)单打直径约16.5-17.5cm。使用时一“公”一“母”相配使用,用木槌或杉木节敲击。
南粤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