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达维多夫斯基(Mario Davidovsky,1934 - 2019),美籍阿根廷作曲家。1934年3月4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幼年时曾学小提琴,13岁开始作曲,随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学习作曲、音乐理论和音乐史。1960年移居美国,曾获普利策奖。他先后任教于密执根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迪特拉学院(the Di Tella Institute of Buenos Aires)和耶鲁大学。后任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副主任和纽约城市大学市立学院音乐教授。达维多夫斯基创作有芭蕾音乐、室内乐、戏剧和电影音乐,但是最著名的是他的电子音乐作品。在电子音乐创作中,他成功地把电子音响与普通乐器的演奏结合起来。他不断探索新的电子音响,并要求器乐演奏家发展扩大传统演奏技巧;以致能够与电子音响相协调。
同步第一号(Synchronisms No 1)电子音乐
达维多夫斯基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作品是他在1962年至1974年间创作的八首《同步》,其中以为长笛与电子音响而作的《同步第一号》、为大提琴与电子音响而作的《同步第三号》、为打击乐器与电子音响而作的《同步第五号》和为钢琴与电子音响而作的《同步第六号》最重要,它们生动而富于幻想性地代表了达维多夫斯基在传统乐器与电子音响相结合方面的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