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非曼丁音乐的普及,Balafon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在它出现的地方,最常被问起“它和马林巴Marimba是什么关系?”。
这次,我们尝试循着木琴发展的线索,探索Balafon和马林巴的关系。
本文所关注的“木琴”,更具体地说是木质键盘式打击乐器,指由木质平行音板组成、且通过敲击音板进行演奏的乐器。
二者同属木琴家族
开始溯源之旅前,先来看看Balafon和马林巴的基本介绍吧!
西非木琴Balafon,来自西非洲的古老乐器代表之一,最早关于Balafon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马里帝国。
摄于2014年,年轻的balafon演奏家Epina 正在家中演奏
一台传统Balafon,通常手工制作木头键盘,使用葫芦作为共鸣器。代表性的特征是每个葫芦上都开有孔洞,洞上有膜(传说中用蜘蛛卵囊制成)以产生乐器特有的颤音。用特殊的植物纤维缠绕做成的槌子,常见五音或七音琴。
摄于2016年,Epina家族的制琴师正在为balafon的葫芦贴膜
马林巴Marimba,狭义上指管弦乐团马林巴,旋律型打击乐器代表之一。通常认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马林巴是20世纪初,美国木琴制造商将欧洲木琴与中美洲马林巴二者的元素结合,设计生产而成。[1]
屏幕前的你大概率听过马林巴的琴音----苹果手机的经典铃声
一台现代马林巴,通常由木头制成的音板悬架于(常见金属的)共鸣管上而成,用一种橡胶或塑料槌芯、外裹线的琴槌演奏,有着钢琴一样的键盘排列,音域宽广,音色浑厚圆润。
小结
从结构可以看出,Balafon和马林巴都是由发音的木条和共鸣器组成,广义上它们都是木琴。
葫芦共鸣+键盘:
早期马林巴与Balafon的相通之处
16世纪以来,马林巴从“葫芦共鸣“的早期形态一跃而成“能古典能爵士能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形态,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过程有迹可循、变化之大令人感叹,一起来看看吧!
管弦乐团马林巴最近一步的前身,中外学界公认回溯到中美洲(主要是危地马拉)马林巴。
中美洲最早关于马林巴的记载出现在15-16世纪旧属危地马拉王国的高地上(现属墨西哥Chiapas州)。[2]乐器形态类似于非洲的木琴----“矩形的木制音板挂于框架中,悬于充当共鸣器的葫芦之上。”[3]
危地马拉高地的葫芦马林巴,图片来自wikipedia
危地马拉所见的葫芦马林巴,共鸣葫芦通常呈细长条状,与西非木琴常见的单瓢圆葫芦不同。但相同的是,葫芦上开有孔洞,洞上覆膜以增加低音区的音量。通常用由牛肠或猪肠制成这种振动膜,在当地语言中这个结构被称作“嚓哩欧”(Char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