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的 “出圈”,是我一直很想分享的话题。
“出圈”,是饭圈里的高频用词。一般指某位偶像或明星知名度变高,不止被粉丝小圈子所关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变成真正的“公众人物”。后来,这个词引申到不限于人,事件和物品也可以“出圈”。
简而言之,“出圈”,就是人或事物知名度变高,不止被粉丝小圈子所关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图 | 马头琴©景一航
于马头琴,这是挺难的事情。但近些年来,它的确有实实在在的“出圈”现象。
如果说,马头琴受众有一个“马头琴饭圈”,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成:原有的“小圈子”主要是蒙古族群体、蒙古文化爱好者群体、马头琴琴友等。这个“小圈子”,说到底是对马头琴专业领域、蒙古族文化、草原元素等有过一些了解和关注。
除此,便是“马头琴饭圈”之外。
图 | 马头琴出圈示意图
如何理解马头琴的“出圈”?
比如,潮流文化圈的人关注马头琴,原来听欧美音乐、爵士音乐的人关注马头琴,设计圈&服装界关注马头琴、一大群法国人关注马头琴……出领域圈、出籍贯圈、出文化圈等,都是马头琴的“出圈”。
图 | 学习马头琴的法国人Steve Morel
那么,马头琴到底是如何做到“出圈”的?
从音乐的维度上讲,有很多歌手、明星在自己的作品里运用了马头琴的元素,也引发了一波自己所在的粉丝圈对马头琴的关注。这就属于一个比较具象的“出圈”现象。在此我也不一一细说,大家可阅读之前发布过的文章《这20首歌,都加入了马头琴》。
图 | 马头琴
作为一位马头琴媒体人、马头琴传播研究者和内容制造者,我十分关注出圈现象。我觉得,他们有学术之外、专业领域之外的非同小可的意义和价值,且这种意义和价值,需要大家去关注和理解。
传播,是很需要智慧的。如果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学术层面的讨论,一种事物的传播可能会很难“破圈”。传播本身就是一个议题,如果没有破圈,没有引发圈外人的关注,它的生命力是不足的。马头琴,亦是如此。
在我看来,这几年来有四个比较明显的、值得分享的马头琴出圈现象,它们都已经突破了原有的马头琴受众圈,而引发了一些外部的关注。每一种马头琴出圈的现象,真正细聊起来,可能都有迹可循。
01.
《安和桥》的马头琴间奏
有一次,我背着马头琴下小区的电梯。邻居看到了,仅仅凭借琴包的造型,就问我:“这是不是马头琴?”要知道,在广州,这种敏锐度其实非常难得。而更令我惊讶的是,当他得知是马头琴时,立马说出了一个关键词,不是“鸿雁”或者“天堂”,而是“安和桥”。
图 | 吉日嘎拉
安和桥,宋冬野 - 安和桥北
《安和桥》是宋冬野的代表作,马头琴solo部分是吉日嘎拉即兴录制完成。或者,“火”是一种巧合,却也相互成就——在一段时间内,“安和桥”成为马头琴的关键词。尽管如今并不是《安和桥》最火的时候,但它的传播后劲依旧十分巨大。
图 | 吉日嘎拉
吉日嘎拉 - 《安和桥》马头琴solo,广州马头琴部落,30秒
马头琴的出现,给《安和桥》注入了灵魂。原本来自蒙古草原的乐器,带着十足的标签,但这一次它并没有表达草原,却表达一种共鸣。这段旋律除了保留着马头琴特有的苍劲的音色,却可以诠释一种城市里生活的人的情绪需求。这种共情力,让很多聆听者都会产生感动。
02.
孙快快与马头琴直播
很多朋友对孙快快的印象,几乎都在手机的竖屏中。
图 | 孙快快直播画面
作为马头琴界最具有直播流量的大V,全网拥有100w+粉丝的她从来不会忌讳大家用“网红”这个词给她下标签。而随着《国乐大典》的参加以及一些纪录片节目的拍摄,孙快快也开始以另外一种“非直播”的、线下的状态跟大家会面。
▲ 孙快快纪录片《琴音恰自来》
我非常敬佩她的聪明和努力,以及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过去,我们很难想象马头琴在短时间内获取1000w以上的流量,但在孙快快这里实现了。对于马头琴行业来说,她的直播动作、视频内容,为传播做了极大贡献。
图 | 孙快快
颜值+女马头琴的元素,这些结合形成的视觉冲击是客观条件,它们综合起来打破了固有的标签——硬汉拉马头琴的场景。当然,她的“出圈”离不开她日复一日的内容输出,以及在长期接触网络中对推流的敏感。
图 | 孙快快
孙快快的出现,无疑大大缩短了大众群体对马头琴的认知时间,也减少了更多宣传的成本,实际上也为普罗大众触达马头琴提供了条件。每一个人都能做直播,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也不是每一个人的马头琴直播,都有孙快快的流量效果。
03.
那老师与他的全国马头琴学生
无论作为马头琴制作人,还是马头琴老师,包安定先生(那老师)都是比较“出圈”的。
很多马头琴初学者,都曾经被他的马头琴视频刷屏。大家几乎都知道,内蒙古有一位“那老师”。他的马头琴学生,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图 | 包安定(那老师)
除了曾经长期做线上的沟通,也源于我直接参与了他策划的一个全国群友的马头琴项目,也真切感受到他这几年针对区外(内蒙古之外)的推广力度之大。
图 | 那老师的马头琴视频画面
连续不断的视频输出,源自于积极动脑、敢于突破常规的内容制造能力、策划能力,其实非常难得。作为马头琴制作人,包安定先生几乎会定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自己的马头琴MV,且比较注重视觉输出。而对区外市场的关注和研究,他的“出圈”在所难免。
,时长04:43
▲ 包安定马头琴MV《故乡》
因为“那老师”与“蒙韵”的IP,他突破的更多的是地域上的限制。而他线上的马头琴学生数量可能是全国NO.1,这无疑是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传播矩阵。
04.
哈拉木吉与《明日之子》
在哈拉木吉还在录制《明日之子》的时候,我就曾经跟他沟通,并写了一篇《哈拉木吉 | 马头琴,如何成为明日的关键词》。
▲ 哈拉木吉《成吉思汗赞》
这里的“明日”,既包括他让马头琴亮相了这个年轻群体十分关注的综艺节目,也包括基于时间维度的“明日”对马头琴传播的思考。
图 | 哈拉木吉
哈拉木吉的形象,可以说刷新了大家对马头琴的认知。“俊美”来描绘这位99年出生的中央民大蒙古族小伙子,实在不为过。不一定是络腮胡,不一定是大胖子,哈拉木吉这样的“欧巴版帅哥”,也可以西装革履演奏一首《成吉思汗赞》。
图 | 哈拉木吉
去年,我在广州一场活动上见到了哈拉木吉。我发现,有很多很前卫的广州青年,都是他的粉丝。大家去关注哈拉木吉和马头琴,并不是因为有多么了解蒙古族音乐,却因为他更加随和的状态,让大家觉得马头琴不再那么遥远。哈拉木吉说,希望大家觉得马头琴也可以很潮流、很酷。
图 | 哈拉木吉
这种用马头琴与当下的时代沟通,去与自己的同龄人——包括那群在此之前并不了解马头琴的年轻人做实实在在的交流,着实就是一个经典的“出圈”动作。
安和桥、孙快快、那老师、哈拉木吉,各有擅长之处,各自来自于不同的版块,他们都是“马头琴出圈”中的经典案例。
图 | 马头琴出圈现象
他们吸引的粉丝,几乎大部分都不是原来的“马头琴小圈子”的受众群。
当然,因为出圈引发的一些流量,受众自然有不同的声音。他们都不只是局限在马头琴本身,都是相应有一些跨界的结合。这四个“出圈”现象,无疑在马头琴媒体传播史上有重大的价值。
图 | 马头琴©阿桐宝力代
“出圈”的行为,都是敢于打破常规,撕掉固有标签。其中所存在的跨界,不是刻意拼合,尽管本身依旧具备一定的偶然性,但一定离不开“出圈”主体的积累和努力。大部分人只看到偶然性,却不一定能看到背后的汗水和思考。
传统与创新本身是不违背的。出圈,向年轻人靠拢,不一定是让传统丢东西。说到底,火起来,才可能活起来。
图 | 大批年轻人在关注哈拉木吉的马头琴(阿桐 实拍)
马头琴的出圈,必定具备或多或少的传播价值。
可想而知,在没有互联网的过去,马头琴“出圈”的成本是有多高,甚至可能性几乎为0。出圈以后,如何去把控——严谨而不过分保守,跨界创新而不失衡。那或者,是一种态度,也是未来持续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