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琵琶>琵琶名家>

民族音乐家《孙裕德》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1-1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孙裕德(1904年—1981年),祖籍宝山县月浦新兴镇,1904年11月23日出生于上海。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生前历任上海民族乐团第一副团长、中国音乐家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
  孙裕德自学徒时起就喜爱民族音乐,经常在午间和夜晚休息时,向民乐爱好者学习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1920年经同学介绍,参加了南市的“国乐研究社”,向研究社的辅导老师学习洞箫和琵琶,后成为该社的琵琶、洞箫骨干。
  1924年,孙裕德师从上海派琵琶宗师汪昱庭学习大套琵琶曲。汪昱庭的传授严格认真,他的学艺生涯十分认真刻苦,每次上课回来便埋头苦学。白天上班干活,夜晚才能挤时间练习乐器。有时怕太晚了吵醒家人,他便躲到晒台上去练习。下雪天十只手指从冰凉僵直练到手心发热出汗为止,初学时,琵琶上常常留下道道被琴弦勒出的血印。凭着他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攻克了一首又一首艰难的乐曲,演奏技巧迅速提高,日趋成熟,他的琵琶及洞箫演奏技巧三十年代已在上海民乐界享有盛名。1925年,以李廷松(琵琶)、孙裕德(洞箫)、李振家(二胡,去世后由苏祖扬顶替)、俞樾亭(扬琴)等4人为骨干的“霄乐团”(团长李廷松)活跃于上海的音乐舞台。他们的演奏活动十分频繁,于是名声日增,影响所及,连各国驻沪领事馆、苏联驻华大使馆也纷纷邀请他们去演奏,在当时国乐界有很大影响。
  1938年,孙裕德基于抗日救国的义愤,参加“中国文化剧团”,和卫仲乐、许光毅等人同赴美国演出,揭露和控诉日寇的侵华暴行,并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文化艺术,还录制了《箫声红树里》、《妆台秋思》两首箫独奏曲。他们的足迹遍及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和华盛顿等三十多个城市,受到美国听众的欢迎,美国报纸誉称孙裕德为近代中国的音乐大使。
  1939年5月回国后,孙裕德应邀担任“上海友声旅行团”国乐组的辅导工作。1941年国乐组取名“国乐研究会”,后改为“上海国乐研究会”,推选孙裕德为会长,并于1947年率部分成员再度赴美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音乐事业,孙裕德梦寐以求的振兴祖国民族音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51年,上海民乐界成立了“上海市国乐联谊会”,推举卫仲乐为主任委员,孙裕德、陈日英、金祖礼为副主任委员。联谊会把上海的国乐团体团结在一起,组织各种活动,使上海的民族音乐事业大大繁荣起来。除了频繁参加国内各种场合的演出外,他还曾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先后到印度、缅甸、印尼、苏联及东欧各国访问演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为祖国、民族争得了荣誉。
  1957年,上海民族乐团成立后,孙裕德出任第一副团长,从此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历任上海民族乐团第一副团长、中国音乐家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1981年11月28日病逝,终年77岁。

民族音乐家《孙裕德》简介
  艺术成就
  孙裕德的洞箫演奏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吹箫技艺细腻生动,口风控制极佳,音色浑厚清越,被人誉为“箫王”。 他对洞箫的演奏,要求高雅朴实,最忌花俗虚浮的吹法,既保留了传统的优良部分,又不断改进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别是他用九孔箫与吴景略、张子谦合奏的《普安咒》、《梅花三弄》、《潇洒水云》等琴曲,配合默契,扣人心弦。清雅的箫声如行云流水融合于铮铮的琴声之中,意境深邃,令人遐想联翩。他与张子谦的琴箫合奏,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保留节目,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洞箫演奏艺术的著作《洞箫吹奏法》。
  他擅长在洞箫上用扪工调(1=bB)来演奏,有别具一格的效果。从手指按孔、丹田运气到特殊的舌唇、口腔控制,使得他吹奏的箫声文静优雅,低音淳厚,高音含蓄。同样一首《中花六板》,经他处理后,用扪工调吹奏,听了使人耳目一新。1964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他与陈永禄演奏的箫与二胡合奏《中花六板》,技艺精湛,风格浓郁。合奏时,你繁我简,你让我进,疏密相间,高低错落,成为一首很典型的中国式的复调音乐作品。
  孙裕德的琵琶演奏则继承了汪昱庭的风格,刚柔相济,推拉技法别有韵味。他博采众长,把向张子谦、吴景略等人所学古琴上的吟、揉、绰、注等手法及虚、实相衬的特点,吸收融化,运用在琵琶演奏上,使琵琶演奏得更加细腻、幽静而富有韵味。他弹的大套琵琶曲文中有刚,武中有柔。他尤其擅弹《塞上曲》、《浔阳夜月》、《青莲乐府》等文曲。乐曲经他处理,风格独具,特别是右手急而细密的轮子,配以左手深厚的推拉、揉弦功夫,使乐曲具有起伏跌宕、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他非常强调技法为情境和意境服务。一般琵琶演奏者大多是用食指起板,视大指起板为不正规,而他主张两者不能偏废,应根据不同乐曲灵活运用,如《倒垂帘》、《阳春白雪》、《三六》和《老六板》中的某些乐句,用大指起板效果更佳。在大指起板的演奏技巧上,他还创造了三指轮的指法,使旋律更生动细腻。
  孙裕德运用传统手法,改编和创作了反映现实和热情歌颂新人新事的《欢乐的歌声》、《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老六板变奏曲》、《凤阳花鼓》等琵琶曲,并编写了《琵琶演奏法》。多年来,孙裕德灌制的琵琶、洞箫、琴箫等独奏、合奏的唱片和录音,以及留下的演奏方面的著作,都是民族音乐事业的珍贵遗产。

相关文章 推荐

洞箫名家《孙裕德》简介
人气:514
洞箫名家
洞箫名家《孙裕德》简介
古筝乐谱《月儿高/孙裕德传谱版》简谱
人气:152
古筝曲谱
古筝乐谱《月儿高/孙裕德传谱版》简谱
民族音乐家《孙裕德》简介
人气:133
琵琶名家
民族音乐家《孙裕德》简介

大家都在看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曲谱 199 阅读

描写琵琶的诗句汇总

描写琵琶的诗句汇总

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 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今屑文, 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

琵琶百科 60 阅读

琵琶有哪些分类?琵琶的类别详解

琵琶有哪些分类?琵琶的类别详解

一、五弦琵琶 二、南音琵琶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四、水晶琵琶 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

琵琶教程 2027 阅读

学琵琶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琵琶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要学会一件乐器(不仅指琵琶),首先应学会识谱。这是学习乐器必备的技能。识谱包括五线谱和简谱,我国民乐大多数都是用简谱记谱。因此,学会琵琶只要掌握简谱识谱就可以了,此外还...

琵琶入门 336 阅读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琵琶视频教学 278 阅读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副标题...

琵琶曲谱 194 阅读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副标题 副标题...

琵琶曲谱 214 阅读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其形...

琵琶百科 116 阅读

琵琶演奏中技巧的运用与情感体现

琵琶演奏中技巧的运用与情感体现

音符与节奏节拍的组合既可以发出美妙的乐音和旋律,还可以体现不同而真实的情感,如圣一桑所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的确,音乐表达的情感有时远远...

琵琶百科 137 阅读

琵琶演奏的左手指法全方位介绍

琵琶演奏的左手指法全方位介绍

按音 按音类包括断音、虚按。 按音是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几乎在每到乐曲,每个乐段, 每名乐名中都要用到按音.琵琶上的各只相与品, 都是表示每个音的位置,当我们需要得到某音时...

琵琶指法 212 阅读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曲谱 147 阅读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曲谱 495 阅读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曲谱 132 阅读

传统琵琶作品三大类介绍

传统琵琶作品三大类介绍

弹琵琶 分为: 1.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等) 2.文曲(夕阳箫鼓,昭君出塞,汉宫秋月 月儿高,青莲乐府 ,塞上曲等) 3.文武曲(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龙船等)...

琵琶教程 147 阅读

琵琶的结构教学

琵琶的结构教学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

琵琶教程 17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