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用嘴、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堂音乐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的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容易产生迁移,他们大多对新鲜的东西乐此不疲。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与竖笛有了亲密接触。可以说,这个小巧简易的管子竟能吹出如此动听的音符和旋律,着实让他们感到惊奇与神奇。此刻,兴趣与爱好不约而同地对他们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自然学起来就劲头十足了。
教师的示范吹奏也相当重要: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吹奏。学生在学习一首乐曲之前,教师当堂边演奏、边讲解,他能直接正确地传达教师的教学意图,如:演奏姿势、气息控制、指法编配等。
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教师应以娴熟的演奏技巧、优美动听的竖笛音色,使学生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竖笛的学习。
曾经听一位音乐教师这样说:“竖笛有什么难教的,反正书上有现成的指法,叫学生自己照着练练不就完了嘛。说实话,我自己还吹不好呢!”
可以想象,真是这样的话,课堂上将会教师教学无法,学生反复操练,室内笛声刺耳。长此以往,当孩子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剩下的恐怕就只有枯燥与厌烦了。这样的竖笛教学不仅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上的独特作用,相反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教师的示范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有利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情趣,让他们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立标课评选时,高涛老师、张雪峰老师、史阳华老师的器乐基本功扎实,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确实值得我学习。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重视基础练习,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初教学生学习竖笛,要普遍重视并加强基础练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用示范法,手指练习法,实践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会音阶、七个音符的指法,反复练后,为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吹奏出音阶中的任何一个音,我们可以用打乱音阶的顺序进行单音吹奏练习,通过小组竞赛、个人抽查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吹奏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能应付自如的效果,为吹奏乐谱作下铺垫。
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不同音区口风的运用等等,教师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如不同音区口风的运用就存在普遍的问题。学生初学时气息不会控制,就影响了口风的运用,常出现低音吹“冒”,中音吹“燥”,高音吹“啸”的情况。通过比较口风的强弱,以及不同程度的口风在各音区运用所发出的声音,使学生懂得吹低音时应该把唇肌放松,用宽松缓慢的口风来吹,才能吹出饱满的低音,中音区的口风较低音区稍强一些,才能吹出圆润、华丽的声音,吹高音时,口风要急一些,唇肌微缩,让气流细细地吹出来,这样吹出来的高音才明亮悦耳。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单独开、闭某一音孔比较容易,连续不断地开闭若干音孔则常会引起紧张,或顾此失彼。这种情况是由于手形不好造成的。一是因为手形紧张;二是由于握笛姿势不正确。握笛时,手指应与笛声基本垂直,采用横按并用指肚去按音孔,学生往往用指尖去按孔,这样音孔不易按严,影响发音;三是指距与竖笛上的音孔距离不相吻合,为了使学生掌握吻合,我在课上让学生多作协调、纠正手形的练习:用右手抓住笛尾,左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孔,并沿笛声方向反复作上下牵拉的活动,使手的姿势和指距完全放松地吻合于这三个音孔上,反复体会并进而记住这一特定的手形感觉。或左右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匹孔及至更多的孔,再同时松开,如此反复练习并体会达到特定的手形感觉。
有的学生手指紧张,按孔不严,影响吹奏效果,更影响以后形成良好的手指动作技巧。为此,我在课上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反复的讲解、示范,提醒学生按孔时手不能紧张,用指肚去按孔时要找到按严孔和没按严孔的感觉,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一帮一”的办法,让学生做小老师相互检查、督促,逐渐养成良好的手指动作和按孔感觉。
总之,在学生初学竖笛时,一定要重视抓基础,才能保证日后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三、竖笛合奏教学与视唱教学相结合
以往的音乐课大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即:学视唱讲乐理在前,学唱、演唱歌曲在后。“新课伊始就挂出视唱曲,然后就给学生介绍‘这是四分音符’,‘这是八分音符’、这是‘1’,那是‘6’,就让学生开始划拍视唱了,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识别各种音乐符号,连范唱、伴奏都省了,这样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符号所表达的乐意一无所知,这种唱实为念,当然是不可能唱好歌的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看到的视唱曲往往是完全陌生的符号,符号教学成了视唱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完全遏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倦心理,害怕上音乐课。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音乐课的模式。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唱不准音高的现象,这时,竖笛就发挥了作用。将竖笛与视唱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把竖笛作为视唱的“拐棍”,学生在认识音符、准确打出节奏之后,用竖笛将旋律演奏出来,也就自然而然找到了音高,准确的视唱旋律。
在音乐课教学中竖笛合奏重视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而视唱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把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