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环换气法
循环换气一般不常用,只是在吹奏某些持续的长音时才使用。它的方法是: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口。鼻子吸气时两肋鼓起,小腹往里收缩,使气息向上运行,也就是用小腹的压力把气息送到口腔内;然后根据需要量把两腮里的气息逐渐往外排出,随着吐气,小腹肌肉也逐渐放松。吸进第二口气时,再重复上述同样的过程。要注意在第一个过程最后,要不等控制在口腔里的气呼完之前就要用鼻子吸进第二口气,这样才使两个过程之间衔接得非常连贯,听不出一点换气的痕迹,很好地保持长音的持续。
在初练这种换气法的时候,可先准备一根芦苇和一碗水,然后将苇管插在碗里,并按照上述循环换气的方法往苇管里吹气,直练到水里能连续不断地冒气泡,方法就基本上对了。这样练好之后再在唢呐上进行练习,练时先吹第八孔音,然后再练习其他音。
2、气颤音
气颤音是一种吟音,在音符上加“——”表示。它的奏法是:吸足一口气,小腹用力支持气息并作有弹性的收缩,使吹出的音产生微微的波动,其效果有如弦乐上的揉弦。这种颤音可以根据乐曲的要求有快慢和强弱的区别。一般常用于长音,有时它的波动能表现不同民族或地方的风格。
3、齿颤音
齿颤音也是一种吟音,在音符号“——”上加“齿”字来表示。它的奏法是用下边牙齿轻轻地颤动哨根,使之发出颤动的音。这种齿颤多用于吹奏戏曲、曲艺和民间风格浓厚的乐曲中。它可以分为硬颤和软颤两种:硬颤是用牙齿直接接触哨根,软颤则把嘴唇垫在牙齿和哨根之间。齿颤音常用在一个音上,这时要注意颤动轻重的均匀。
4、指颤音
指颤音在民间也叫“指花”,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技巧。这种技巧经常用来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而在抒情一些的曲子里用来装饰某些音所表现的感情时,更是多种多样。在演奏上,它的特点是能够明显地听出两个邻近的音迅速交替出现。交替动作虽然很迅速,但棱角却要非常清楚,否则就会变成吟音的效果(例如二胡揉弦的效果),而失去颤音的特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5、小臂颤音
小臂颤音的效果听起来和指颤音仍有所区别。它的奏法不是用手指的动作去打音孔,而是用小臂迅速的抖动去带动手指。抖动的方向垂直于木杆,手指随着它就反复按闭和打开音孔而使发音颤动。这种颤音具有匀和密的特点,而且在时间上也更持久。在演奏中常用于富有激情的乐段,特别常见于上把音。
练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手指不要动,完全靠小臂的动作去带动手指。
②手指不能抬离音孔过高,只要稍稍离开一点即可。
③手指、手腕、小臂三者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