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南秦巴山区城乡,无论是郊庙祭祀,还是婚葬嫁娶,年节娱乐,都少不了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组合的小型吹打乐队,都可以听到那清脆、明快、悦耳的唢呐声。
陕南唢呐历史悠久,传统曲牌在三百首以上。各地都有自己的唢呐吹打班,每逢节日、庙会、婚丧、祝寿、以至“做满月”“做岁”“贺新居”“合龙口”“开业”等等,都要请“吹鼓手”前来助兴,十分热闹,很吸引观众。办婚事时,长长的迎亲队伍,在高昂的《大摆队》《大开门》吹打鼓乐声中行进。走村过镇时,鼓乐班高奏《得胜回营》曲牌,主人充满自豪感、荣誉感,随后慢行。丰盛的婚宴,也往往在悠扬婉转的《满堂红》《红绣鞋》或《节节高》《三十里铺》乐曲中进行。婚礼更隆重者,第二天“圆饭”、“回门”,也要唢呐鼓乐远送。在举行丧礼时,各种仪式都在唢呐鼓乐吹奏中进行。丧礼专用曲牌《苦伶仃》《西风赞》和孝子们悲哀的哭泣声十分吻合。夜深人静,“祭灵”、“守灵”时,凄凉悲伤的唢呐鼓乐曲调环山回绕,人们不禁潸然泪下,悲切不已,勾起对死者的悼念。
陕南人有春节玩灯的习俗,传统的社火节目,如耍狮子,玩龙灯,跑竹马、采莲船,都离不开唢呐吹奏。元宵之夜,花灯下,十字街,或是庙会,都有唢呐吹打,以渲染节日气氛。那吹鼓手一人三件乐器(唢呐、哨子、筒子),把老人的乐、妇女的笑、孩子的闹,青年的嬉,都唤发出来,唢呐吹出了一幅中国新农村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欢庆丰年的风俗图画。这吹鼓手难就难在轮换三件乐器时,口形、口劲、运气、吹哨的不同,又得反应敏捷,符合音律节奏,合为一体,技巧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这一曲既满足了“外行看热闹”,又满足了“内行听技巧”,可谓雅俗共赏。
唢呐,簧管乐器,管口铜制,管身木制。盛行我国,南北各地皆有,闻名遐迩。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唢呐”即波斯原名surnā的音译。据称,约金元时传入中国,后经改造,有嗽叭、大吹、海笛、小青等类别。现今哨呐大小不一,常用者有八孔,发音响亮,是民间吹打乐器中的主要乐器。但从周代圣贤孔夫子曾操之为业中,可知我国北方早已有之。据明代人徐渭(1521—1593)在他的《南词叙录》中说:“……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地遗物矣。”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唢呐”的记载,最初是专为宫廷和达官贵人的加冕升迁、婚丧礼仪吹奏的。后来流入民间,为黎民百姓婚丧嫁娶奏乐。到了明代,唢呐这种乐器,不仅用于军乐队中,在人民的许多生活侧面也被广泛的采用。无论是庙祭、婚丧、节庆等,都少不了节奏欢快,音调清亮的唢呐这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