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埙入门>

快速认识埙的前世今生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0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顶端为吹口。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骨制以及竹制等。埙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在“八音”之中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

  按科学观点推断,埙应当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

快速认识埙的前世今生

  先用以狩猎,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

  古代埙的样子很多,有梨形、鱼形、球形、笔筒形等,但其中为数最多是卵形的。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据史料记载,西汉出现过木制埙,《后汉书·历志》载:“笙以木刻而不匏,埙亦木为之。 ”但唯有陶埙一直延用到今天,现在的埙多是陶埙,声音十分纯正悦耳。

  在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句子,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在古代,埙是雅乐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雅乐是中国古代用于宗教、政治、风俗的各种仪式典礼中的音乐。盛行于周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衰落消失。埙在东汉有过一段盛行的历史,但汉代以后,雅乐的主要乐器编钟、编磬、埙、篪、瑟等已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等所取代,乐器领域发生了大规模更新,雅乐的许多乐器逐渐趋于消失。所以尽管很多古籍都有关于在雅乐中使用埙的记载,但埙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却很少出现,只有极少数文人对埙有一定了解。

  我国古代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说:“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独特的音乐品质。埙的音色特殊,一吹起来就能听出是“远古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而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可以说,埙体现了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诗经》中提到的“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表明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春秋时代,以“和”为美曾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审美观,“埙唱而篪和”,是儒家“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音乐上的集中反映。和是指内容舒缓平和,有助于教化,体现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正是声音谐和。《古诗》中也说:“天之诱民,如埙如篪”。是说上天诱导下民,犹如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用来比喻古代文人之间高尚纯洁、牢不可破的友谊…

相关文章 推荐

埙谱网[暖暖]简谱
人气:260
埙曲谱
埙谱网[暖暖]简谱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人气:456
埙曲谱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人气:178
埙曲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人气:155
埙教程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人气:314
埙指法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人气:266
埙入门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埙简谱[星月神话]
人气:151
埙曲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人气:207
埙曲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人气:147
埙百科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埙简谱[楚歌]
人气:188
埙曲谱
埙简谱[楚歌]
埙简谱[康美之恋]
人气:230
埙曲谱
埙简谱[康美之恋]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人气:6837
埙指法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大家都在看

埙初级教程

埙初级教程

埙演奏姿势及持埙手型 演奏姿势及持埙手型 任何一件吹奏乐器的演奏姿势,对于演奏时的发音、乐曲表现都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演奏的高层次讲究得其意而忘其形,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养...

埙入门 113 阅读

埙的指法/八音孔指法图示,以右起埙为准

埙的指法/八音孔指法图示,以右起埙为准

埙的指法/八音孔指法图示,以右起埙为准...

埙入门 980 阅读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指法训练》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指法训练》

指法 筒音做低音5或中音1较为常用,下图为十孔埙交叉指法动画图,非常直观,此指法适用于空谷、冯氏、阴氏等品牌埙。 较常用的指法之一(全按作5的指法),此时音域为低音5到高音2(不...

埙入门 401 阅读

陶埙入门《埙的基础知识》

陶埙入门《埙的基础知识》

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

埙入门 628 阅读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技巧训练》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技巧训练》

指类技巧 颤音:是用手指在音孔上作全孔迅速开闭动作,使声音产生波动效果。颤音最常用的有大、小二度,三度、四度颤音,可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风格灵活运用。颤音练习是手指运动技...

埙入门 160 阅读

快速认识埙的前世今生

快速认识埙的前世今生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顶端为吹口。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骨制以及竹制等。埙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在八音之中独占土音,在整个...

埙入门 414 阅读

新手吹埙经验

新手吹埙经验

一、吹响 这点确实要有些悟性的。要点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要点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要点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

埙入门 167 阅读

埙的材质

埙的材质

埙的材质...

埙入门 266 阅读

埙的历史详解

埙的历史详解

埙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亦称陶埙。《乐书》中记载: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中也有辛公造埙之论;《拾遗记卷》中记载疱牺灼土为埙。这些记录都认为埙...

埙入门 471 阅读

刘宽忍埙演奏法

刘宽忍埙演奏法

刘宽忍,陕西蒲城人,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第一位民族管乐器硕士学位获得者,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埙文化学会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七岁随父亲学习二胡...

埙入门 389 阅读

零基础洞箫入门教程

零基础洞箫入门教程

上下唇的前后位置 (什么孔都不按,只是拿起箫管,比对位置和角度,初学口型需要定型,可以对着镜子比对调整) 口形:将双唇闭合,口内像人有倦意轻打呵欠似的,下颌稍后收,舌平伏于口底...

埙入门 151 阅读

初学者吹响埙的要领

初学者吹响埙的要领

要点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 要点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 要点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吹进孔里,一部分吹到了外面;...

埙入门 333 阅读

埙常用技巧大全

埙常用技巧大全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气震音(标记)又叫腹震...

埙入门 155 阅读

吹埙时呼吸方法有哪些?埙的演奏应采用丹田呼吸法

吹埙时呼吸方法有哪些?埙的演奏应采用丹田呼吸法

呼吸方法 埙的演奏,应采用丹田呼吸法。 我们所采用的丹田呼吸法也称腹式呼吸法,经过三步调息功法的训练,已经能够做到每次呼气都能气沉丹田,吸气时,意念停留在丹田,这样借助胸膈...

埙入门 169 阅读

埙初学必读:陶笛、埙、满口埙,你分得清楚吗?

埙初学必读:陶笛、埙、满口埙,你分得清楚吗?

很多初学的埙友经常会把陶笛、埙、满口埙混为一谈,以为埙就是陶笛,或者陶笛就是埙,或者为了更快学会吹埙,直接选择满口埙。 那么陶笛、埙、满口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陶笛 现代...

埙入门 29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