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操》与陈抟
琴曲《仙翁操》最早见于《东皋琴谱》,现在我们弹奏的这首《仙翁操》是清末的抄本,配有唱词。此曲不仅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传统开指小曲,而且还可以作为按音调弦法来使用。因其散音按音相间弹奏出的音响效果颇像“仙翁”两字的读音,所以得名《仙翁操》。
要了解《仙翁操》这首琴曲,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唱词中所提到的仙翁陈抟。陈抟,字图南,赐号“希夷先生”,为宋初著名道教学者,他继承了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的清静无为和儒家的修身养性以及佛家的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传说中陈抟非常善睡,并将睡觉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华山清修,服气辟谷,每日仅饮酒数杯。华山道士见他的住处从来没有升起过炊烟,觉得非常奇怪,暗地里观察,见他终日无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有一次,道士几个月没见着他,以为他搬到别处去了,来到柴房搬柴,却见他在柴草底下呼呼大睡。又有一次,有个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里有一具尸骸,上面已经落满了尘埃。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坑将其掩埋。拖起来时,认得是陈抟先生。只见陈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说:“正睡的快活,为什么把我搅醒了?”
由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陈抟老祖是一位十分清静散淡的人,而我们弹奏这首《仙翁操》时也正有这种感觉。此曲曲调平和淡雅,曲意悠远恬静,十分符合上面故事中对于陈抟老祖的描写。
《仙翁操》的起、承、转、合
《仙翁操》此曲短小精悍,全曲共有十个乐句,每句用音不多,由四到七个音组成。乐句与乐句之间句读分明,层次感极强,有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之感。在这十个乐句中我们竟然可以感觉到起、承、转、合的意味。第一部分从6366起到635566止,为第一个层次,后一句是前一句的丰富与扩充,就像文章的起笔开篇一样,我们称之为“起”,以后的乐句以此为基础平缓展开。第二部分从523355起至261122止,为第二层次。乐句承接“起”的前意平稳地向前推进,我们称之为“承”。作曲者在这前半部分中,使用了犹如潺潺小溪一般由高至低的下行旋律,音乐语言逐渐丰富,并且有层层叠叠之感。第三部分从2233起到72366止,为第三层次。这一层曲调一转,用三个排比一般的语句,由低到高跨越了一个八度再加一个大二度,旋律上行将全曲推向了高潮,我们称之为“转”。第四部分从6555起至结尾,为第四层次。这一层次作为全曲的完结又将曲调回复到平和淡雅的风格上。这一部分一共只有十一个音,却出现了七个5,充分突出强调了该调主音,可以说结束感十分强烈,我们称之为“合”。(起、承、转、合的分析可参看文后“琴曲《仙翁操》旋律示意图”,通过此图可以较清晰地看出琴曲《仙翁操》的旋律走向。)
纵观《仙翁操》此曲的乐句,平和流畅,层层推进。在十个乐句之中,不仅起、承、转、合颇有法度,而且在音程关系上还含有一个大的起伏转折。虽为小曲,却完全具有大曲的体式,可见作曲者真是匠心独运啊!
《仙翁操》的应和与情趣
古琴作曲十分重视应和的运用,在琴曲《仙翁操》中,应和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此曲中,大量地使用同音高两个音之间的应和,这是它的一大特点。虽然是同音高两音应和,但是听起来却不显得单调。究其原因,在于它既有散音与按音之间的应和,还有散音与绰、注音之间的应和。虽然音高相同,但是由于散、按音色上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听起来感到变化十分丰富,并无单调之感。此外右手的散音和左手的绰注是音与韵的应和。左右两手的动作是一种手势与心神上的应和。琴语有云:“然必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乃得也。”这首小小的《仙翁操》可以说是尽得应和之真意也,初学者由此曲入门,可以较好地理解掌握应和的意义。
《仙翁操》的情趣在于它的应和之间,在于它的散淡与平和之间。闻《仙翁操》之名便知《仙翁操》之意,在演奏时,应以坚实稳重的手法表现出平和淡远的神情,应以豁达宽广的性情表达出散淡纯真的意味。若一味地追求技巧,纵指快弹,便失去其原本的意义了。
另外,琴语有云:“琴趣之妙,半在吟猱”。而《仙翁操》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吟猱的琴曲,这在琴曲中较为少见。虽然没有吟猱,但却不妨碍整曲的韵味,欣赏起来还是琴味十足。由此可见作曲者对于琴曲情趣的把握以及对古琴的理解已是十分精深,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仙翁操》弹奏要领
我们既然知道《仙翁操》的情趣在于应和,那么在演奏时就要着重注意这一点。左手取音不光要坚实有力,而且还要注意音准的控制。因为按音的前一声是散音,有散音在时时刻刻地校准着,所以按音的音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务必使按音与散音声声和谐。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我们在弹奏时不光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下指时要在音位的附近找出最为和谐的那一点来,这样才能够保证音准的准确与和谐。另外,在弹奏曲尾泛音时,一定要注意左右两手的同步,左手要对准徽位如蜻蜓点水一般浮点于弦上,右手要稍稍靠近岳山,这样才可以发出清健的音响。此外,还有一点也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在这样小的一首琴曲之中,竟然还有散板跌宕的出现,结尾的这段泛音,就是用散板的手法来弹奏的。弹奏时要注意张弛有度,以前紧后松的方法进行收结,从而完毕此曲。
纵观《仙翁操》此曲,可谓是以小见大的典型作品。曲子虽小,却张弛有法,起伏有度。在散淡之中见平和,平和之中见清奇,真可谓曲虽简洁而意境尽显。古人能够创作出如此生动传神的曲子,实在是不能不为之叹服!当我们静下心来研习《仙翁操》时,我们不仅得到了对琴曲的理解和感悟,而且更使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发出了由衷的钦佩与赞叹!
【大年谈琴】翁 那得道的仙翁——漫谈琴曲《仙翁操》
琴曲《仙翁操》旋律示意图
本文以及《秋风词》、《关山月》、《酒狂》、《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琴曲漫谈系列文章,均是以讲课时的教案为基础,再加上一些个人在习琴时对琴曲的理解与体会,针对初学者编纂整理而成,可供其参考,为进步之阶梯。因个人水平有限,其中会有不少疏漏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指正。
谨以此系列文章纪念古琴大师顾梅羹教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宋大年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