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铜管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技能,高音是音域扩张和作品表现的重要部分,掌握不好,铜管会缺失辉煌,这是每一个真正喜爱和钻研铜管的朋友所不愿看到的景象。
高音如何掌握?怎样才能轻巧的驾御?在这方面,我通过学习和用心的练习获得一些好的效果,以此愿将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愿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如若能理解和提高我将非常快乐。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想必这是我们都耳能熟详的古训。先把它摆在开头,目的就是告诫大家要获得好的高音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高音从声学的角度看来,它的产生是由于振动频率决定的,就像夏日睡觉时我们能听到蚊子靠近耳边发出的“嗡嗡”声,翅膀是振动器,虽然轻、薄、小,但在高频的振动下所发出的声音被我们听到时还是很刺耳的。我们吹奏也要有振动器,那就是两片嘴唇,吹奏要求找到振动点,老师可能都让大家做过吹嘴练习,当你能使双唇通过气流的冲击持续发出“布衣”声的时候,说明你的振动器在发挥作用,你的振动点就是能够持续发出“布衣”所聚集的那一小块唇肌。所以多做唇振练习,对寻找和固定振动点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音从系统支持来看,气息支持是关键,气息问题一定要学会和用好科学的胸腹式,这里不多赘述,大家可查阅。
高音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但人们还是有一些词语的表述:飘逸、穿透力、辉煌、明亮等等。其实达到以上表述的确不易,有的高音我们听来费劲、纤细、干瘪、笨拙等等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我在学习和体验中发现:嘴唇、气息和良好的吹奏习惯对以上变化有很大作用。
首先,练习高音要渐进,用级进(音阶)打基础,用跳进(琶音)构骨架,用定位(直接上某个高音)来封顶,此外,高中低音区交叉练,不要硬冲死上,没有益处,还有,要用气息支撑减少人为的号嘴顶嘴的压力,其次,振动点一旦确定不要来回移位,用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练习来打造属于自己的黄金振动点,其实,矛盾论的作用在练习中也是发挥极大的作用,很多人就是在控制矛盾的方面上差些,导致进展缓慢的,例如,我们说的“张力”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举个例子,一根皮筋是有韧性的,就是我们俗称的弹性,当你把一头固定,另一头向固定头反向拉拽时,你会有一个拉出和被拉回的感觉,当然,找的皮筋要足够有弹力,这种体会就越明显,拉出和被拉回就是一对矛盾,而在此时僵持的状态就产生了张力。我们在吹奏时腰腹还要控制撑住,这期间气息损耗和气息支撑间就产生张力效应,只有真正掌握好这种力的运用,才算是理解了老师讲得气息支撑这个概念。还有一个例子,上高音时,我们的唇部肌肉应向中央聚集,好似把喷水的软水管头一掐,水就射远的道理一样,高音自然好上,但不能过于聚集,那样就会把风口堵死,后果就是声音干瘪纤细或者干脆发不出声音,因此,聚集的同时号嘴箍所控制的肌肉要有打开或是外张的感觉,这样就可避免如上情况的发生。
高音练习从习惯上讲也有要求,比如练习要劳逸结合;对高音要有记忆(从音高和张力上进行);在音乐片段中练习(从旋律的整体考察高音的得失);不要一味的求高多从音乐实际出发(高音是音乐的部分,只有和其他音域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不要过分攀比(大师就是大师,更多我们是学习一种科学的音乐精神,而且高音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他们的非凡能力,否则大师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音域的拓展要有音乐的表现质量为标准,而这是音乐家一生的追求,只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我们称的大师,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