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许多技艺的表现,都深受所用工具的影响。以小提琴家的演奏为例,表演的效果绝对和表演者所用的小提琴有关。但什么才是最好的小提琴?一提到这个问题,不同的制造人依据不同的理论,往往吵得杀声震天。我们的社会经常出现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如杀虫剂、化学肥料、基因改造食物或人工甘味素,赞成与反对双方经常提高分贝吵得面红耳赤。但和小提琴的优劣争执相比,前面那些争论只像是小孩子在游戏间斗嘴而已,小提琴的优劣可是引发物理、化学与传统这三个领域,长久之间互相的情绪性争执。
在这些不同的阵营里,至少存在有一个共识——制琴师要夺取圣杯,就必须制出能与十八世纪意大利克里蒙纳(Cremona)地区的巧匠所制出来的名琴相匹的小提琴。其中最为著名的如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pari)和耶稣·瓜尔内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等大师制作的小提琴,这些名琴目前只有上百具存世,多数身价都高达数百万美元。据小提琴家描述,演奏斯特拉迪瓦里琴是一种神圣的经验,远非演奏现代的小提琴所能比拟。
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音色绝妙,至今无人能及。传说他在制作小提琴的时候,有天使降临助他一臂之力;有人说,他制琴的材料,取自教堂的横梁,也有人说他的木材浸过特殊的溶液,但这些都是没凭据的说法。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奥秘大家都苦思不解,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想破解其奥秘,谁将可能成功呢?
涂漆是关键的“化学派”
在许多学说见解中,大约可以归纳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派的见解认为答案在油漆上。1902 年,英国希尔(Hill)兄弟出版了一本书——《斯特拉迪瓦里的一生与工作》(Antonio Strapari: His Life and Work)。书中指出,名琴的秘密是在琴身涂漆的特殊配方,因为斯特拉迪瓦里琴身结构与木材来源,经过分析测量之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后人都可以仿造。剩下的部分只有漆料,可惜斯特拉迪瓦里漆料的配方并未留下资料,留给后人许多多探讨的空间。
但后来的研究显示,涂漆对小提琴的振动并没有什么帮助。1968年,物理学家史歇林(John C. Schelleng)指出,上漆对小提琴面板的振动,反而有不利的影响。他认为上漆只有保护及美观的效果,关键是越少越好。
然而有些斯特拉迪瓦里琴,表漆虽已大量脱落但音色依然脱俗,因此便有人认为表漆好像没什么影响,表漆下的底漆可能才是关键。底漆会渗入木材,有可能影响到木材的成分。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权威专家萨科尼(Simone Fernando Sacconi)在《斯特拉迪瓦里的秘密》(The “Secrets” of Strapari)书中表示,分析斯特拉迪瓦里琴面板材质之后,化学家发现面板涂有一层含硅及钙的底漆,这些元素会渗透进琴板里,填塞了木材组织间的空隙,具有硬化作用。木材的硬化可促进琴板的振荡,增加振荡灵敏度和音响的反应,使得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板又薄又坚固,并兼具防水功能,即使外层的面漆脱落,亦无损于琴音的音质。
萨科尼进一步的探讨,古意大利有在漆里添加葡萄藤灰的作法。而灰里含有硅及钙,可能就是漆内含此元素的原因。萨科尼是提琴维修专家,几乎见过所有存世的斯特拉迪瓦里琴,还修护过其中大部分的琴,因此他的研究应该是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退休教授纳吉瓦里(Joseph Nagyvary)也认为斯特拉迪瓦里名琴的奥秘应该是在于使用的木材与涂料的化学特性,而非另一批专家所认为的音箱物理特性。当然他也承认小提琴的音箱构造有其重要性,但绝非美妙琴音的关键因素,因为就算可以准确地依照原古老名琴的尺寸与重量,复制出几乎完全一样的新琴来,但却无法复制原琴的美妙琴音。
吉瓦里从斯特拉迪瓦里名琴上,取了一些碎片去做电子显微镜摄影和X 射线光谱分析,发现在木材里有些真菌类的痕迹,而且似乎这些材料曾经浸泡在海水里一段很长的时间。推测可能在斯特拉迪瓦里时代,原木都是利用河道顺流而下抵达亚德里亚海,木材在泡水的过程当中,吸收了水里的微量矿物质,改变了特性。纳吉瓦里也在木材里发现了硼和铝,因此他假设可能是当年使用硼砂与明矾来为木材作防腐处理的结果。此外,他还发现斯特拉迪瓦里使用了某种植物成分来作表面涂料,可能是瓜尔胶再掺了玻璃与其他矿物质的粉末。因此,根据纳吉瓦里的说法,斯特拉迪瓦里名琴的美妙声音,关键在于为木材作防腐处理与上漆的无名化学家。
结构最重要的“物理派”
另一派则从小提琴的发声原理入手。小提琴的声音是这样产生的:琴弓摩擦琴弦,使琴弦产生振动,这股振动会透过琴桥与音柱,使小提琴的面板与背板一起震动而发出声音。
哈金斯(Carleen Maley Hutchins)本来是一位中学的科学教师,退休后她决定献身于制造小提琴这门古老的工艺技术。其实她最想要的还是发掘这门工艺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她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桑德斯(Frederick Saunders)合作了近20年,研究小提琴音箱产生的振动。
哈金斯把圣诞节装饰用的亮粉,洒在预备做小提琴音箱的表板和背板上,然后用电子发生器来使木板产生振动,研究亮粉的振动模式。她的结论是,悦耳琴音的关键在于音箱木板的质量与厚度,以及音箱内部“低音梁”与“音柱”的位置。不仅如此,根据哈金斯的研究,小提琴拉的次数越多,发出来的声音越好听。她认为经过数十年的振动后,音箱木头的结构会改变,改善共振质量,因此她尝试把做好的小提琴先放在音乐室里,暴露在古典音乐的乐音里约1500 小时后才销售。她认为这些小提琴使用百年左右,音色应该会接近斯特拉迪瓦里名琴。
说到木材的材质,还有一段插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柏克尔(Lioyd Burckle),和田纳西大学的树木年轮学家桂西诺梅耶(Henri Grissino Mayer),2003年在《树龄学期刊》(Dendrochronologia)上发表论文。他们发现斯特拉迪瓦里生于欧洲“小冰河期”的前一年,因此认为小冰河期与斯特拉迪瓦里的琴音可能大有关系。
欧洲这段小冰河期是从1645 年到1715年,在这70 年间,太阳上几乎没有出现黑子。由于太阳的活动力减弱,使得欧陆出现明显的低温,微弱的日照减缓了暖空气从大西洋上空飘移至西欧的速度,导致往后数十年的潮湿气候,也使阿尔卑斯山上的树木生长缓慢;再加上当地土壤的特质、湿度与坡地等环境,致使树木长出更强韧、更坚固的材质。高密度木材的细胞壁较厚,共鸣能力比细胞壁薄的木材好很多,音质也较佳。而这段小冰河期,正是意大利克里蒙纳地区制琴技术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大师如斯特拉迪瓦里、瓜尔内里、瓜达尼尼等人,从阿尔卑斯山区精选云杉来制作小提琴的面板,所制作的小提琴音色优美,迄今无人能及,可能就是小冰河期的功劳。
另类塑料小提琴
最后还有一项令传统小提琴众听了几乎要发狂,离经叛道的小提琴制作法。马加法利(Mario Maccaferri)本来是个传统的乐器制造商,制造吉他和小提琴。1939 年马加法利到纽约去看世界博览会,被会中出现的新颖塑料材质迷住了,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便设法弄来一套聚苯乙烯的射出成型设备。他先靠制作塑料衣夹赚了些钱,接着制作夏威夷的四弦琴“尤克蕾里”,正式进入塑料乐器行业。这种塑料制的四弦琴后来经由艺人戈弗雷(Arthur Godfrey)在电视节目里介绍,开始声名大噪,卖出好几百万把。
接下来,马加法利就开始制作塑料吉他和塑料小提琴。由于这种合成材料的小提琴,音质比不上传统小提琴,因此一流的演奏家很少使用。但这种全新材料已经进入小提琴的制造领域了,目前最新使用的为碳纤维材质。有些专家预言,由于合成材料能精密铸造,最后一定能做出非常杰出的乐器。
截至目前为止,在这场小提琴的制造竞赛中,似乎是由化学派的纳吉瓦里暂时取得领先。德州农工大学办过一场琴艺评选,邀请一位世界级的小提琴演奏家,分别用纳吉瓦里琴和斯特拉迪瓦里琴演奏,并把听众及演奏家用帘子隔开,而受邀的专家和听众,都觉得纳吉瓦里琴的乐音略胜一筹。所以看起来化学分析琴漆可能的确是名琴优美音色的关键,但两、三百年后,是否会有更多其他的学说,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