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的小提琴协奏曲共有四首。1872年写出的《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经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P. Sarasate,1844-1908)首演成功后,拉罗决定根据萨拉萨蒂的气质特点另写一首新的协奏曲,并题献给他,这就是取名为《西班牙》交响曲的第二首(1873年)。另外两首是《娜威》幻想曲(1880年)和《俄罗斯》协奏曲(1883年)。拉罗的协奏曲创作,除上述为小提琴而写的四首外,还有一首《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77年)和一首《c小调钢琴协奏曲》(1889年)。在他的全部协奏曲中,要算是《西班牙》交响曲最为闻名。
拉罗的第二首小提琴协奏曲之所以称为“西班牙”,显然是为的强调其中的音乐素材特具的西班牙色彩。这首作品的篇幅较长,比一般三乐章结构的协奏曲还多出两个乐章(共有五个乐章),而且,独奏小提琴声部的处理也不同于一般协奏曲(例如,没有华彩乐段等),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把它称为“交响曲”,但究其实质,更像是带有小提琴独奏声部的管弦乐组曲。1875年,这首作品由萨拉萨蒂首演时曾略去其中的第三乐章,因此后来的许多演出几乎都照此办理,个别小提琴演奏家也有保留第三乐章的做法,但对其他乐章则略有删削。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是全曲中情绪最饱满而强烈的一章。乐章的基本主题包含两支旋律,前一支旋律刚健有力,充满蓬勃的朝气。旋津中的基本动机是整个乐章的基础,先由乐队和独奏小提琴交替奏出,至于这一旋律的完整形貌只是在随后才接着呈现。后一支旋律从独奏小提琴的上行音阶开始,旋津中间插着三连音的抒情进行,还用弦乐器拨奏在伴奏中予以支撑:
乐章的第二主题由独奏小提琴从bb小调转入bB大调,这是歌曲性的抒情旋律,它丰富了前一主题第二支旋律所拥有的那些美质:
但是,这支美丽的旋律还未及发挥,第一主题的主导动机又回来了,这是发展部的开始。拉罗早年在弦乐器演奏技术方面苦练的基本功和参加弦乐四重奏的活动,使他透彻掌握弦乐器(特别是小提琴)的各种可能性和效果—所有这些,都在这一乐章中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驾驭乐队的令人惊羡的能力,他那丰富的想象,也都在这里大显身手。这里有华丽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处处给人一种精力弃沛的感觉,用以结束这一乐章的最后一段尾声表达出的那种生动而辉煌的效果,尤其是这样。
第二乐章是一首华丽的诙谐曲,采用三段体曲式写成。乐章从一小段引子开始,在这里,弦乐器用拨奏的方式轻声奏出的轻快旋律,以及全乐队时常在非节拍重音上着重强调的和弦穿插,已经为乐章先安排好一种富于西班牙色彩的欢愉背景。接着,西班牙民谣风格的第一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时,由于这一背景的衬托也显得越加绚烂,越加华丽:
乐章中段转入c小调,速度转换频繁,旋律的进行虽然抒情而甜美,有如小夜曲一般,但它那比较阴暗的感情却给原来第一毕焕发的光辉蒙上一层优郁的暗影。
不过,中段第二主题插入的时间并不久长,现在,独奏小提琴的一个旋转式音型,转化为一个上行的音阶,然后便是乐章基本主题的再现。先前的三连音音型又来了,音乐在情绪色彩和小提琴演奏技巧等方面所形成的对比,使这一美丽的乐章显得更有魅力。最后,这一乐章以独奏小提琴持续不断的颤奏与弦乐器平静的拨奏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是一首间奏曲,同样采用三段体曲式,它的西班牙情调在全曲中最为突出。在乐章一小段引子中,乐队用三连音和二连音的交替,预先提供乐章特定的节奏背景,而当独奏小提琴进入时,它起先依然承继引子的那种不祥的阴暗色彩,但随即逐渐变得情绪开朗起来。
乐奏中段感情奔放,它的主题似由基本主题变化而来,其伴奏中的节奏型更是如此;这新主题曾不断得到发屏,并在进入高潮时转入基本主题的再现。乐章的结束同前一乐章颇为近似。
第四乐章的基本主题随乐队徐缓而沉重的短小前奏之后,立即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它同样是一支缓慢和忧郁的旋律:带有极其孤独和感伤的色彩。在主题的反复陈述中,有一段时间情绪显得活跃一些,旋律的进行也较前壮丽,之后,独奏小提琴的半音阶进行又引回乐曲开始时那沉思般的乐句,这基本主题的再现篇幅有所压缩,但由于伴奏中附点节奏(定音鼓和低音弦乐器)的强调,忧郁的情绪只是有增无减。
最后乐章是一首快速度的辉煌回旋曲,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欢乐情绪,小提琴独奏的技巧有着最大限度的发挥。乐章的引子有一个类似萨尔塔列罗舞曲的持续不变的节奏型,先由大管奏出,然后中提琴、双簧管和法国号逐一加入,最后扩及全乐队,这个固定节奏型为
乐章预先创造了一种喧闹活跃的气氛。随后,就在这一背景上出现的回旋曲主题,原是西班牙一首民间歌曲《银匠》的旋律,它的进行轻捷泼辣,满是勃勃生气,既华丽又有魄力:
这是贯串全乐章的基本主,它以变化或者装饰的形貌屡次呈现,有时则变成感情奔放的经过句。同古典的回旋曲不一样,穿插在这一基本主题之间的对比性素材,具备独立个性的主题只有一个,这个副主题也完全是西班牙音乐的模拟,仍由独奏小提琴带出:
在此之后,速度突然加快,急冲向前的音阶和颤奏,引回乐章开头的舞曲性旋律,它的辉煌发展最后导致狂舞般的高潮以给束这一首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