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管五重奏是如今室内乐常见的形式之一,但和各种size提琴齐聚的弦乐重奏、金灿灿数件套的铜管重奏相比,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的组合从视觉上多少给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
木管五重奏
Wind Quintet
*往期活动/音乐会照片
事实上,这种木管与铜管的混搭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历经漫长探索得出的最优解。木管声部在整支乐队中以音色多样著称,进可激化弦乐,退可缓和铜管,是令乐队中各声部融洽统一的功臣。
长 笛
双簧管
单簧管
大 管
可当材质、形制、音色、音高完全不同的它们独立于乐队组合在一起,长笛清亮明丽、双簧柔和悠扬、单簧明朗纯净、大管饱满浑厚,却总显得“各自为营”。
直到有音乐家尝试着将音色与木管乐器最相近的圆号加入这个纯木管班底,竟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作用,令整个组合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于是看似奇妙的木管五重奏组合,就这样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地固定了下来。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很好地展现了
木管乐器各自的音色特点
更高的要求也随之而来,个性鲜明的五件乐器如何在组合中即和谐统一又不失本身的色彩?这就是对演奏者的个人技术与协作能力以及彼此间默契配合的考验了。也因此,木管五重奏是室内乐组合中公认的“高难度”,甚至一度被称为“不应存在的室内乐组合形式”。
而至此木管五重奏的
“逆袭剧本”不过刚开了头 ▼
第一回 "热闹是他们的"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其实,木管五重奏与室内乐中最受欢迎的弦乐四重奏,几乎诞生于同一时期——古典乐派兴盛的18、19世纪之交。可后者就像是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大师们争相创作了为其大量作品,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多是音乐史中响当当的名字。
反观木管五重奏,在那个时期倒也不是无人问津,可惜无论名声、还是数量实在不是同一量级。如今被誉为“木管五重奏之父”的捷克作曲家安东·雷哈,在当时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认识、研究这五件乐器,他为木管五重奏创作的24部作品真正将这一形式推向了当时音乐界的视野。同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坎比尼、德国作曲家弗朗兹·但齐的作品如今也都在稀缺的木管五重奏曲库中占据重要席位。
安东·雷哈 Anton Reicha
1770-1836
第二回 "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
时间:19世纪
如果说前一阶段尚有作品留存,那么浪漫主义主导的19世纪对于木管五重奏而言几近一片空白。“室内乐似乎并不符合许多浪漫派作曲家的天性”,这个时期追求创作自由而激情的作曲家们,似乎更热衷于恢弘的交响与情感充沛的戏剧音乐,加之“音乐活动已从少数人欣赏的家庭、宫廷和教堂音乐会逐渐转移到面向大众的音乐厅和剧场”,室内乐这种形式多少受到了冷落。
更不论乐器设计、制造工艺在当时相对落后的木管乐器,难以控制的音准、狭窄的音域、小幅度的音量这些原有的小缺陷在更大的舞台上被放大、显露,进一步桎梏了作曲家的发挥。一内一外两个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木管五重奏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直接令其陷入停滞的危机。
第三回 "科技带来涅槃"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木管带来了新生,乐器制造技艺的空前发展,进而实现演奏技术、艺术表现力的多维度飞跃提升。其中,德国长笛演奏家波姆设计的一种名为“波姆体系”的多键联动按键结构功不可没,为木管五重奏的“涅槃”打下扎实的基础。
波姆体系按键由长笛及木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音乐有了丰富的展示场景与传播方式,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多元化的音乐表现,木管五重奏也由此重新获得了作曲家和听众的青睐:有人曾做过简单统计,在数千部已出版的木管五重奏作品中,绝大多数诞生于20世纪以后。如今无论是音乐会舞台,还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木管五重奏都已然占据了重要地位。
从最初“不应存在”,历经无人问津产出寥寥,再到如今一派欣欣向荣,木管五重奏的“逆袭剧本”用实力证明了其欣赏价值所在。
4月7日,上海爱乐乐团携手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呈现『木管新声——木管五重奏专场音乐会』。听长笛首席周诗楠、双簧管首席薛轶、单簧管首席张傲、圆号首席徐辉、大管首席陈曲默契上演各发展阶段的著名木管五重奏作品,感受木管五重奏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