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铃,满语西沙(Xisha)又称萨满铃。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西萨。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铃体铜制,呈圆球形,直径4厘米——5厘米。铃的下端开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长3厘米、宽0.5厘米,铃内装几粒沙石或铁珠,铃的上端设有圆环,用丝弦或细皮条串联三至五枚小铃,系缚于一根长约100厘米的圆木棍上端。
简介
在满洲萨满的跳神仪典中,“鼓与腰铃并用”,是其在乐器使用上的典型特征。
譬如黑龙江《呼兰府志》所载的满洲萨满跳神祭器:哈马刀(神刀)、轰勿(晃铃)、抬鼓、单环鼓、扎板、腰铃、裙子等。而在清宫萨满跳神中,仍然也保留了腰铃。众所周知,清代仪典,多沿用明礼,实为汉制,而“惟祭天于堂子祭神于坤宁宫犹能保存故俗”,这“故俗”,即萨满跳神。清宫萨满跳神所用乐器已加进了琵琶、三弦等,但仍未丢掉神鼓和腰铃。满洲贵族溥佳曾描述过宫廷萨满使用腰铃跳神的情形:“不一会,进来两个‘萨满太太’,身穿绣花长袍,头戴钿子,足蹬花厚底鞋,一个弹起三弦,另一个腰间系上成串的铜铃铛……”。这些系于腰间“成串的铜铃”,即腰铃无疑。几个版本的《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均绘有腰铃的形制图,并标有明确的尺寸。表演时,将腰铃系于表演者之腰际,舞时腰胯左右摇摆,腰铃随之“啷啷”做响。腰铃摆动时发出节律式的声响,与变化多端的神鼓鼓声相和,是萨满舞蹈时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主要技巧有甩、摆、顿、颤等。 腰铃原为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乐器,后来民间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表演时,手持萨满鼓,腰系腰铃,或身穿缀有铜镜或腰铃的服饰,边击、边唱、边舞。舞蹈时以甩、摆、颤、晃、摇、撞等各种动作,使小铃互相碰击发音,音色清脆响亮。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较大表演场面还加用哈马刀、察拉齐、圆鼓、三弦和琵琶等乐器伴奏。今日的萨满鼓和腰铃多用于民间歌舞和演唱伴奏,有时萨满鼓还用于器乐合奏。
简介
西沙,汉译“腰铃”,以其围于腰间演奏而名之。它是满族萨满乐器中的另一种重要乐器,亦称“摇铃”(以扭腰摇晃演奏而名之)。我国东北许多地方史志中都有关于西沙的记载,譬如《呼兰府志》、《安东县志》、《吉林新志》、《瑷珲县志》、《依兰县志》、《东丰县志》、《望奎县志》等等。在清代宫廷的萨满跳神活动中,西沙也是必备之器,这在清干隆皇帝敕撰的《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已有比较详细记载。清宫萨满所用乐器已加进了琵琶、三弦等,但仍未丢掉腰铃。《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绘有西沙的形制图,并标有比较明确的尺寸,分为大、小两种西沙在不同的祭祀程序中使用。大西沙在表演时,将西沙系于表演者之腰际,舞时腰胯左右摇摆,西沙随之“啷啷”做响。小西沙则仅仅用于“背灯祭”中,拿在手中演奏。
形制
西沙,由腰带、衬裙、锥铃、系环等主要部件组成。也有一种不带衬裙的西沙,这种形制的西沙是把锥铃直接拴结在腰带上系于腰间演奏的。清代宫廷萨满所用的西沙分为大小两种形制。
1.腰带与衬裙
腰带与衬裙连接在一起,为皮制。选料或猪、或牛、或驴皮均可。《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所载西沙,其腰带长约115.2cm(清尺3尺6寸);衬裙长51.2 cm(清尺1尺6寸),宽25.6 cm(清尺8寸),半围腰间。
2.锥铃和系环
西沙上铃铛为锥形、筒状、铁或铜制,故称“锥铃”,长约20cm,直径约3cm。西沙上的锥铃少则十几枚,多则几十余枚不等。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徐氏西沙的锥铃长17-21cm,直径2.5-2.8cm,共24枚。黑龙江宁安县富察哈拉藏西沙的锥铃长19-21.5cm,直径为2.6 -3cm,共40枚。锥铃直接用皮绳穿在衬裙的系环上,系环为一缝制在衬裙上部的铁圆环;一环拴1铃,或一环拴2-3铃。环与环的距离讲究疏密得当,否则影响西沙的演奏和发音。
背景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而萨满则为人们与神鬼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施行巫术,为族人消灾求福。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北方民族的先民曾在贝加尔湖沿岸、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等处的岩壁上,刻画了萨满巫师手执萨满鼓舞蹈的形象。到了元代,萨满歌舞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步入巅峰时期。从元代至今,这种使用神鼓表演萨满歌舞的带娱乐性质的祭祀活动,一直在上述各民族中盛行。旧时满族各地优秀萨满歌舞表演者,每年都有被召进宫为皇帝表演之俗。 萨满教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这和北方天气寒冷,过去以原始渔猎为主要生活来源有关。如鄂伦春族传说中熊和人有着血缘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熊的后裔,并称公熊为“雅亚”(祖父),称母熊为“太帖”(祖母)猎得熊归来和吃熊肉时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形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