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铙,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形体巨大。湖南曾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铙,通高103.5厘米,重两百多公斤。到梯形,铙身为大兽面纹,体下置一柄。
乐器简介
铙是使用时口朝天,柄置干座上,敲击其侧,声音雄浑空阔,悠扬久远。它不仅用于祭祀还用于军事,击铙于祭坛,则可通过朝天大口,上达苍穹,呼应天地,以祈神明保佑,国泰民安;击铙于山顶,可号召军队,指挥军阵,振奋军心,威慑敌人。
博物馆藏
兽面纹大铙,故宫博物院所藏兽面纹大铙为商代遗物。保存基本完好,大铙的柄底口略有残缺。铙腔体断面呈椭圆形,两铣尖角外侈,口沿略凹呈弧形。舞平,柄呈圆筒形,中空与腔体相通。器体纹饰精美,鼓部及舞部饰云雷纹,腹部饰以深凸雕云纹构成的大兽面纹,柄部光素无纹。通高67.1、甬长25.0厘米。重82.5千克。
体鸣乐器
大铙,壮、黎、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桂、粤、海南、闽、浙等省区。
形制结构
响铜制,钵形,铙体大而薄,铙面呈弧形,边缘翘起,中心突起的平顶帽较小。铙面直径50厘米——70厘米,帽径8厘米——8.5厘米,帽高6厘米——8厘米。铙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演奏方法
演奏时,两手各持一面,将铙顶所系绸布缠于手指或用手掌握住帽突,两铙相击而发音,音色低沉洪亮,音量大而余音长。京剧中或用以状巨浪声,如《泗州城》、《雁荡山》等水战时用之;或用以状风声。常用于壮剧、桂剧、邕剧等地方戏剧乐队,师公、道公乐队和民间吹打乐队中,在民间群众性娱乐活动舞狮、舞龙中,大铙是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它常与狮子锣一起敲击出不同的节奏,为欢乐的舞蹈者助兴。
永城大铙
永城大铙,又名“落子”、“荷叶吊板”,因伴奏乐器为大铙镲而得名,属徒歌形说唱曲种。清朝光绪年间,大铙在鲁西南一带初具雏形,后流入永城,才得以发展而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