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乌独奏名曲《渔歌》,几十年来响彻大江南北、五洲四海,以它特有的音乐魅力,博得国内外广泛的赞誉。近半个世纪以来,著名巴乌演奏家、改革家、作曲家严铁明先生以他的辛勤和汗水,锲而不舍地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在学术研究、乐器改革、音乐创作和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巴乌的成功研制,名曲的创作、演奏不仅奠定了现代巴乌的样板,也使其普及、发展成为必然,这在巴乌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纵观严铁明先生的经典作品,音乐形象生动、鲜明,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民族风格浓郁,更饱含着对各族人民的深情。
巴乌的发音原理及其声学性质(节选)
严铁明
1979夏. 沈阳
巴乌(原名“把乌”)是流行在我国西南地区哈尼等民族中的民间乐器,名称各异,对外统称“把乌”。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声源体-“簧片”和共振器-“竹制管体”两部分组成。吹奏时,气流激发簧片上的簧舌振动,引发管内空气柱共振,形成驻波而发音。这种声音出于特殊管体内空气柱流动而发音的乐器,按霍恩波特和萨克斯的乐器分类H-S系统,谓“气鸣乐器”。由于激发空气柱振动的方式不同,又分为边棱、唇振动等类别,以簧振动作为声源引发空气柱振动的乐器,称之为“簧管乐器,巴乌属气呜乐器中的簧管乐器类。
声音是弹性体振动的结果,在一般的共振公式中,声源振动的固有频率,对共振体带有绝对的权威性,共振体只能抛开自身的固有频率随声源的固有频率共振,而簧管乐器则不同,当带有周期力的声源引发管内空气柱共振时,空气柱的固有频率反过来又对声源固有频率施加影响,两者不相符时,声源的固有频率將被调整,这种共振现象,在音响学上称之谓“簧管配合系”,音乐声学又叫“耦合现象”,即簧、管固有频率耦合成新频率,这种共振性质为簧管耦合共振性质,巴乌的研究应在簧管乐器发音的规律中,以耦合共振理论为基础来進行。
簧振动
巴乌簧由簧框和簧舌构成,簧框粘合在管体吹口上,簧舌是根部与簧框连为一体,呈長三角形的声源体,吹奏时,由于气压的作用,使簧舌作拍打式的“自由振动,並引发管内空气柱共振,在共振范围内,气流被簧舌调幅,空气量受到簧阀的控制,其振幅大小取决于气压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声强级。
发音中,簧舌不仅是激发器,也是带有周期的声源体,其固有频率的取得、振幅大小、与管内空气柱共振范围以及音品等,都取决于簧舌的质量(弹性、韧性、抗張强度、合金材料成份等),以及簧舌自身的長短、薄厚比例。实践证明,簧舌越長,越宽固有频率越低,反之亦然。在乐器制作上,减薄根部,其固有频率易与管内宝气柱低频区共振;减薄其尖部其固有频率易与管内空气柱高频区共振,平衡两端的薄厚比例也是至关重要的。
青年时代严铁明先生演奏巴乌
管内空气柱振动
巴乌管壁將管内空气朿成空气柱,吹奏时,簧舌振动引发空气柱“受迫振动,产生了纵方向和横方向共振,因为空气是流体弹性物质,其振动以纵振动为主。
巴乌是一管多音的簧管乐器,其各音级的获得是利用管能在其谐频上受到激发的特性,通过在管体上开孔,取得不同的有效管長,以其相应的空气柱与簧舌耦合共振,产生诸多新的频率,构成各音级,组成音列。
簧管耦合共振
吹奏巴乌时,簧舌在气流作用下开始振动,同时将其周期施于管内空气柱,使其“受迫振动”,形成驻波,经媒质传抪形成声音。管体发音在于声源体激发,发音高低在于管長和空气柱受激发的谐频序号,发音中,管是主控系统,决定音孔位置和共振效果,发音质量则取决于簧舌的质量和对管的屈从性,也称顺应性,这个顺应性表现在声学上,就是频率响应问题,一个好的簧片其频率响应曲线的平直部分越長越好。
演奏方法
由于巴乌结构的特殊性和簧管耦合共振特点,在演奏上,以“超吹”方法为主,它使簧舌在一定力度的作用,部分振动形成泛音,即减少了部分不协合分音,使音色更为纯净、独特。另外,也採用“平吹”奏法,主要用于低音,其音孔基本不与超吹音音孔重叠,音色另有一番雅緻,无论用“超吹”或“平吹”方法演奏,都不干涉或改变簧舌振动,平吹与超吹方法结合起来演奏,其音域可达两个半八度以上,这种乐器结构以及相应地声学理论,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它是我国兄弟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独特贡献!
后 语
1979年夏,筆者又自行设计、自制了音域为两个半八度的巴乌,相应创作並演奏了音域为两个半八度的独奏曲-“景颇山上” (中国唱片BM-21056).在此基础上,撰发了本文,並载入中国……论文集,今天翻出,其内容实属“小儿科”,也可能还有谬误,主要想以此引起业界朋友兴趣,抛砖引玉,利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