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笛子>笛子百科>

武建全浅谈竹笛长音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2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第一章、何以三论

  我的“竹笛浅谈之四”是原计划中的且已经脱稿。可是竹笛浅谈之三《低音笛子对气指的提升作用》发表后(见2016年10月21日《天下笛箫》公众号微刊),其中第二部分《如何练习低音、贝低音笛子》第二节《长音是必修课》,还是引起了关注和讨论。有的认为我量化的长音练习上线达35-60秒没必要,甚至不可能;有的则提出为什么长音练习非要达35-60秒?目的是什么?等等 。因此,我先放下已脱稿的之四,让路现在的这个专论长音的《三论长音》。

  先简介一下我的论文关于长音练习的前两论。

  一论:是指我于2016年10月11日发表在公众号微刊《琴瑟笛箫》上的题目为《基本功如马拉松——武建全竹笛浅谈之二》,第三部分《基本功基本练习内容》(一)《长音练习》。

武建全浅谈竹笛长音

  这是我关于“长音”练习的首次简述。

  二论:是指我于2016年10月21日发表在公从号微刊《天下笛箫》上的题目为《低音笛子对气指的提升作用——武建全竹笛浅谈之三》,第二部分《如何练习低音、贝低音笛子》第二节《长音是必修课》。

  这里的“长音”论是在一论基础上,针对低音、贝低音笛子而进行重点概述的。

  由于上面两论都是其论文中一章里的小节,并没有专文专题专论。加之,长音本身是多元论,又是热议话题,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集中专一地来论述探讨,才有了本文的《三论长音》。尤其有人质疑我的关于长音的一些论点、论据和论证的依据出于何处?我才更有必要《三论长音》,予以交待与说明。

  第二章、专家之论

  (一)关于长音讨论。

  首先阐明,关于“长音”之讨论与探讨,争议与热点,多元与众说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更好地研究笛子之基本功,练就笛子之技艺;由此推广与传播中国竹笛文化。

  杨通八先生说:“艺术不同于自然科学,它的规律性往往很难用一种模式来概括,学习音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竞争才能发展。多种版本的教材如能相互参照使用,无论对教师或学生都大有益处。”(选自张维良、张健编著的《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笛子》中的《序言》2004年5月北京第一版,2004年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讨论是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

  (二)关于长音。

  著名笛子演奏家张学庆在他编著的《笛子入门基础教程》《前言》中说到:“作者向来认为,气息是吹笛之本,是动力之源,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足够的力量,一切无从谈起。”(2003年8月第1版,2007年5月第5次印刷。P2)

  长音是气息的一个基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长音气息的这个基础,“一切无从谈起”。

  著名青少年笛子教育家许国屏老师在他编著的《少年儿童笛子教程》(2000年2月第一版,2003年9月第七次印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三章《气息控制练习》中指出:“如何美化音色,使吹出来的笛音优美动听,音准达标,音色、音量要有变化,吹奏时连音与断音清晰富于表现力,很重要一条就是在吹奏时要注意气息控制,平时多练长音、连音、强、弱音变化音。”(P31)

  这里许老师强调了要“平时多练长音、连音、强、弱音变化音”。许国屏老师又说:“笛子的发音,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刚柔……都与吹奏的‘运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运气上的功夫,我们叫它‘气功’,意思就是说,要吹好笛子,必须在‘运气’方面下一番功夫。”(P31)

  长音为“运气”这种“气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由乐夫主编、周可奇编著的《笛子入门》、第二章《发音及气息练习》、第三节《长音练习》中指出:“基本功训练为学生每日必修,并且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基础训练的时间应该是训练时间的二分之一。实践证明,在基本功训练中,利用长音练习,有要求、有目的地对气息、音准、音色、音量、气流击点等方面进行训练,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扎实基本功训练的学生,再深入学习各种技巧及风格流派,就游刃有余了。”(P18)

  又指出:“一般来说长音练习有如下要求:1、每日在乐曲练习前必吹长音。2、每一秒为一拍,每个长音吹8至15拍。3、发音要求不虚不浮始终如一。4、音色平稳、结实、响亮、无沙音。5、发音准确、姿势正确。”(P18)

  最后再次强调:“长音训练主要有三个目的:1、掌握正确的呼吸;2、锻炼肺量,训练气息力度;3、训练嘴劲、口风与风门位置。”(P18)

  (三)关于长音与音色。

  俞逊发、许国屏、周大成编著的《笛子考级训练问答》第7《如何正确吹奏长音》第8《怎样吹奏好<长音练习曲>?》(P6、P7)中练好长音是基础,但长音练习目的是音色美、音准好。(见下图)。

  (四)关于我界定长音的“长”的标准的下线或下限八拍的依据。

  我在我的“二论”中提出了一个关于长音的“长”的考量与界定的观点。

  我的长音下线的界定为吹奏一个音符一口气达到4/4节拍的八拍,其依据:

  1、赵越超、陈晓光主编的《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竹笛考级教材》第一单元《初级学习阶段指南》中《第一、二、三级考试对考生的要求》(P1——见下图)

  2、唐俊乔编著的《唐俊乔教竹笛》第三章《传统练习曲》第一部分《气功练习》(一)长音练习(二)长音强弱练习(P15——见下图)

  3、俞逊发、许国屏、周大成编著《中国笛子考级曲级》《初级一级:长音音阶练习》(P1-2——见下图)

  4、刘凤山著《笛子演奏教程(技巧与练习)》、《第十六课:长音练习》、《1、长音练习》(P65-66——见下图)

  5、由乐夫主编、周可奇编著《笛子入门》第二章《发音及气息练习中的长音练习》(P16-17——见下图)

  这里的《气息练习二》就已超八拍的一倍达十六拍了。

  6、杨明编著《跟我学笛子》、《第三部分笛子常用技巧的基本功练习和运用》、《二、长音与气震音练习》练习1和练习2(P12-13——见下图)

  7、我们再来看下少年儿童的长音练习。许国屏老师编著《少年儿童笛子教程》、《三、气息控制练习》、《(一)长音练习》中:长音练习曲一至四(P32-34)——见下图)

  许老师的少年儿童练习长音中,规定也是4/4节拍的每八拍一唤气。

  综上例证,我界定的4/4节拍八拍为一口气吹一个长音的“下线”是有出处和依据的。

  (五)关于我界定长音的“长”的标准上线的依据。

  其实,我本无心想界定也无资格界定所谓的长音上下线或上下限,只是认为:一是实践中自己也有过疑问;二是教学中学生也提出过疑问;三是与笛友交流中也都提出过此问题;四是在论述长音时也觉得应该有个量化的考量。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硬头皮斗胆“界定”。同时,既有了下线,也应该有个上线。因此,我提出了一口气吹一个长音的“长”的上线:一是挑战人的生理呼吸自我极限这样概念化的;二是考虑人的生理条件不一,学笛子年限不一,男女老幼不一,笛子音调音高级别不一等等,才界定了一个量化的“35-60”秒之间。而且笛子统一为筒音作5的第三孔中音1音为准的。

  1、著名笛子演奏家李镇编著《李镇笛子曲选集》、《笛艺谈——李镇》、《1、劳筋疲骨学笛录》(P2-P3)中,李老师写道:“黄老师(黄尚元——武建全注)说我有笛子演奏家的天资,却无演奏家本事,欲具此等本事,须先脱胎换骨涤除毛病再劳筋疲骨练硬功。按黄老师要求中,我把用指肚按孔、六指僵指执笛的旧姿势,改为六指自然弯曲,指尖按孔的新姿势。黄老师指导我学吹了长笛、单簧管、双簧管、钢琴等器乐练习曲和许多笛曲。又让我须黎明即起,每天清晨站身室外去吹长音,一口气吹一音,笛声要又响又直两头中间一般粗,每音时值不得少于50秒!黄老师亲自示范也只吹30秒,我初试就达到35秒,他却对我大加训斥,说他的师兄简广易能一音50秒,我就必须吹出50秒,说他师兄简广易每天练功8小时,我就得每天吹上8小时。我就暗自下定决心要超越他的师兄,以免被小觑。我开始苦练笛。”

  为了能够学习李镇老师、简广易老师、黄尚元老师等对笛子的酷爱与执着,我们在了解了从李镇在黄尚元老师指导下苦练笛子,苦练长音中,间接地得知了简广易大师一口气一个音“又响又直两头中间一般粗”可达50秒外,我们有必要继续听完李镇老师的这一整段落的介绍。

  李镇老师继续写道:“黄老师说,器乐的演奏须靠手指运动,手指无力则不能承负此项艰苦运动,手指的运动关键在于向下力度的大小。于是令我在桌上敲打手指,练节奏、速度等。他又说舌的功力在于长时间锤炼,就指定我按他规定的练习曲,不许休歇的吹双吐音一小时或两小时,直待我吹得头昏脑胀嘴麻木,精疲力竭拖腿踱出琴房。他毫不体谅地对我说,练长跑把腿练酸了就是进步,不酸了就是要入门了,要是不跑,不就难爱,才叫入门。黄老师说,笛子的四大功:气功、舌功、唇功、指功,数唇功最难,唇功决定音色和吹爬高音。他让我练吹超高长音,一音一口气,要音弱如箫如蚊鸣。在黄老师严格要求下,我千辛万苦学吹了昆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诸多笛曲。一首丝竹《行街》连贯吹下来,呼和浩特寒冬零下20度也不觉得寒冷;一曲昆曲曲牌《五福降龙天》经25分钟才可奏完,我只感到自己一身筋骨遭人拆卸了一般。对我那疲惫模样,黄老师微笑说,中华武术中有把人腿绑铁砂练腿功一说。我咬紧牙关苦练两年,总算挺了过来。10年后,一次我与上海笛子同仁相聚,聪慧而敏感的上海同行只需听我吹上几句笛,就已勘察出我的笛声有纯正的江南音色。同行们对我追根溯源,我说我虽是塞外大漠汉子,可我的授业老师黄尚元是昆曲和丝竹音乐之高手,万事具备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是早已自知刘兴汉老师对我无私慷慨授予笛子技艺的恩泽有如父母,但对黄尚元老师从不知体谅学生一味只知严苛训练,我是迟于十几年后的音乐界领导、同事们对我吹笛进行赞赏,才知晓黄老师对我的笛子呕心沥血。”

相关文章 推荐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人气:74
笛子入门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人气:81
笛子教程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人气:252
笛子入门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人气:269
笛子百科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人气:72
笛子曲谱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人气:154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人气:419
笛子入门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人气:234
笛子教程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人气:396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人气:603
笛子维护保养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人气:145
笛子曲谱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人气:179
笛子百科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大家都在看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最具本民族的特色的音乐形式。尤其是少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具有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笛子百科 100 阅读

中国笛子探秘

中国笛子探秘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近来,笛友论坛讨论笛箫的指法与调的文章颇多,这是很好的学术气氛。对笛子爱好者,尤其是新手很有益处。为此,山人不顾天气酷热,也来说几句,以期起到抛钻引玉的作用...

笛子百科 167 阅读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D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6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41毫米, 到膜孔为80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5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 22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8毫米,第四...

笛子百科 350 阅读

骨笛简介

骨笛简介

什么是骨笛呢?骨笛根据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与河南省舞阳市挖掘的最后测定结果是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骨笛在古代用骨头制作而成,为了狩猎吹起号角...

笛子百科 404 阅读

笛子的种类

笛子的种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单就汉族来说,也都有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现将几种不同的笛子及演奏特点简介如下: 一、北方的笛...

笛子百科 266 阅读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笛子的起源 笛西来说 中国笛起源的西来说,只代表一家之言。西来说的论据并不能说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说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井促使曾在中国本土上滋...

笛子百科 300 阅读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衡量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音乐五声音阶的形式。通过对河南舞是贾湖出土的骨笛所进行的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已有九千...

笛子百科 221 阅读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最早的骨笛只有宫商角征羽,就是12356 ,是现在竹笛的最早祖先,同样可以制作出完美的曲子,比如大家熟悉的《沧海一声笑》就是经典的曲目。 中国古代汉族音律,五声音阶...

笛子百科 381 阅读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江南丝竹,顾名思义是流行在江南地区,主要用丝弦乐器与竹管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 笛箫在江南丝竹演奏中,往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上海的笛箫制造,起源于苏州。约在光...

笛子百科 208 阅读

听《妆台秋思》有感

听《妆台秋思》有感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记 一、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喜欢与向往的是清幽、僻静的处所,在雨丝细细的长帘中...

笛子百科 184 阅读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的话题是广大笛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吹笛对身体是否有益呢?我作为一名医生又是一位笛子爱好者,通过长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的结...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声在李白的诗裹吹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在秦关汉月下吹着。一段小小竹笛,清朗明亮,如鸟儿在明媚的春光裹展翅...

笛子百科 243 阅读

笛子知识介绍

笛子知识介绍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

笛子百科 262 阅读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已故的一代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毕生致力于竹笛的演奏、教学、乐器改革和笛曲创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他将南、北笛曲的风格融于一体,其演奏既体现出南派笛曲的典雅...

笛子百科 159 阅读